“双11”这场“BUG营销秀”,元气森林能否修复品牌BUG?

“双11”这场“BUG营销秀”,元气森林能否修复品牌BUG?
2021年11月11日 18:38 品牌联盟

一年一度的“双11”全民购物狂欢节又来了,各大品牌攒足了劲儿进行品牌营销。现象级的饮料品牌元气森林,却是毫不费力就登上了热搜榜。

事件起因于10月26日凌晨,有网友发现在淘宝上元气森林官方店放出优惠活动,原价79元一箱的气泡水,最低可至3.5元一箱。闻者纷纷下单,从晒出的“薅羊毛”战果来看,其中不乏购买1000箱以上的大订单,最大的订单足有41000箱。

第二天,该淘宝店铺下架了店内全部商品,并贴出公告表示,运营同学的操作失误导致了大量超低价订单,远远超出了店铺的承受能力,恳请已经下单的消费者申请退款

10月28日,元气森林再次就“淘宝店铺运营事故”向用户道歉,并表示:共有14.05万用户下单购买“超低价产品”,如按现有订单完成交易,元气森林的损失将达到数千万元。

一时间,关于这次元气森林的运营事故是不是一场“BUG营销”的讨论甚嚣尘上。

品牌联盟不想评判是与非,只想探讨:

1. 元气森林的公关应对是否合格?

2. 元气森林该如何修复品牌BUG?

元气森林的公关应对是否合格?

每当品牌方出现被薅羊毛的情况,总是免不了“BUG营销”、故意炒作的质疑。如果是“被动营销”,或者玩脱玩大了,品牌方往往会陷入两难困境。

若取消订单、拒绝发货,将造成品牌形象和信誉的负面影响;若全部正常发货,则不但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在大众眼里那也将坐实“BUG营销”的名声,大概只有薅到“羊毛”的人才会称赞品牌方有契约精神。

这次的薅羊毛事件,对于元气森林品牌来说,无疑是一次棘手的舆论危机。而元气森林的应对方式是:“将为14.05万下单用户每人寄一箱白桃气泡水”。

我们需要肯定的是:

1. 元气森林虽应对不够及时,总算对用户有所交代。

元气森林有权利要求用户退款。《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称:“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也就是说,如果元气森林被认为因为有重大误解可以申请撤销合同,而“重大误解”就是明显价格低于正常促销、错误设置的情况,核心在于商家是否及时告知消费者。

2. 元气森林对下单用户有所补偿,挽回了部分声誉。

另一个关键在于,如何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权威律师表示,遭遇薅羊毛的元气森林店铺,可依据法律法规撤销订单,但需给予正常下单的消费者一定补偿。

相对于一些品牌干脆不发货,单方面为消费者取消订单的粗暴行径,元气森林既承认了“团队的失误”,又给予了实物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诚意。

但元气森林这样做,真的合格了吗?恐怕没有。

首先,元气森林错过了危机公关的“黄金48小时”。

现代企业时时刻刻被危机困扰着,不是在一次危机的处理中,就是在下一次危机的路上。作为一个信仰“互联网精神”的品牌,元气森林在BUG出现初期,仅仅在店铺首页发布公告恳求退款,而任由舆论发酵运营小哥的“求饶信”,最后的补偿姗姗来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秘书长、品牌联盟智库副主席郑砚农曾指出:

“你绝对不可以改变事实,但可以改变公众对你的态度。让公众对真相尽可能了解、对危机发生的成因抱有理解,或许就是企业度过危机的开端。”

在普遍的舆论反应中,最近千亿估值的元气森林不该这么小气;而当被“求饶信”疯传时,元气森林没有及时澄清,有卖惨卖乖之嫌。

其次,舆论见惯元气森林的“道歉信”,且总捆绑着私货。

在此次公告中,元气森林又将自己放在弱势一方,又是道歉又是送礼,看似退步,实则充满进击意味。

毕竟,即便14.05万笔订单不是自导自演的刷单游戏,也并未实际发货。对于元气森林来说,只有纸面损失,还赚了新的流量,这波赚大了,大可不必继续“卖惨”。

且在“薅羊毛”事件未平息之时,元气森林便又被曝出新一轮2亿美元融资、估值150亿美元的消息。此情此景下,舆论很难不把两件事放一起联想。不少人认为,这是元气森林利用“薅羊毛”的营销热度,为融资宣传增加曝光量。

无独有偶。今年4月,元气森林的“卖惨信”和就曾和融资消息撞到一起。

当时,元气森林发布了一则名为《一个迟来的升级》的公告。开头就是道歉:“所有喜欢元气森林乳茶的朋友们,对不起。”接着自我揭短:“在乳茶产品的产品标志和宣传中,没有说清楚0蔗糖与糖的区别,容易引发误解。”公告发出瞬间冲上微博话题热搜榜首。

近年来,元气森林凭借着0糖0卡0脂的营销噱头早已植入人心,却故作弱者姿态轻描淡写地致歉,自然引得不少网友怒斥:“骗钱就算了,还骗我长胖。”

公告里还表示,将对乳茶产品做“修正升级”,包装从原来的“0蔗糖、低脂肪”改为“低糖、低脂肪”。对此新华网点评道:“文字游戏一时爽,翻车塌房难收场。”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该改公告发布前夜,元气森林完成了约5亿美元的融资。无怪乎有网友吐槽:还是同样的配方,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了。

元气森林的“卖惨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间。去年,元气森林的小乳茶产品在主图中没有标注详细规格,也曾发出致歉信:这一次我们做得很不好很不好,向您道歉,希望得到您的原谅。

在早期,这种卖惨换来消费者“大度”,元气森林也赚得盆满钵满。销售额从2018年的1.6亿元已增至2020年的25亿元,连续三年高速增长。今年的目标售额直接升为线下75亿元、线上8亿元。

但是,想要靠一招吃遍天下怕是不易。别说元气森林这种主动“卖惨”的,就是“被惨”的品牌都难长久。

试举一例。

今年7月,鸿星尔克驰援河南洪灾,被网友评为“快破产了还捐款”“惨到心酸”。一时间,全民“野性消费”来支持,其抖音账号涨粉达到1500万,成为主播涨粉榜第一。

对此,鸿星尔克的态度是“不主动,也不拒绝”。然而,鸿星尔克高光时刻过去100天后的今天,情况如何呢?#每天约1万人取关鸿星尔克#登上微博热搜,当初一哄而上的热情早已不再,门店也恢复了往日的清静。

元气森林若一直在“卖惨”的路子走下去,恐怕也难逃舆论反噬。既然把自己对标成“中国的可口可乐”,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做品牌,而不净靠小聪明博眼球。

元气森林“BUG营销”能否转“危”为安?

也难怪元气森林会被质疑,“BUG营销”这种套路太常见了。

为何常见?因为屡试不爽啊。

那么何为“BUG营销”?BUG营销,本质上就是活动营销+事件营销的结合体。

通常,品牌将“优惠”行为包装成规则漏洞等BUG形式,利用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来吸引关注与参与。然后,消费者也会将BUG主动传播给亲友与社交平台,品牌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

当然,太阳底下无新事,“BUG营销”也并非新兴事物。同属于快消品,肯德基的案例堪称经典。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其他品牌的身上也能受到启迪。

2017年8月,有网友爆料肯德基官方app出现大bug,将账号生日改成20160828,即可在五分钟内获赠一张六人全家桶半价券。消息传出,大量用户蜂拥而至,纷纷下载app,肯德基app一度飙升至各大应用商店排行榜前50。

其实,经常关注肯德基的人就会知道,类似的半价优惠活动时有发生。因为单品原价并不低,实际上半价优惠的成本并不高,至少比进行渠道投放的成本要少得多。

而双十一本身,就是一出大型的“BUG营销秀”。电商平台通过制造一个狂欢节来刺激流量,用户占便宜的非理性心理也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出口。商家们把商品原价作为价格锚点——很多商品可能根本就没按原价卖过,通过“今天秒杀”“满减更优惠”等方式刺激下单,让人觉得买到就是占便宜,再不买就吃大亏了。

消费者在交易时,不仅要买商品本身,也看重购物时占到便宜的感觉。这种“多获得”或“少付出”的占便宜心理,也叫做“合算偏见”。便宜很重要,但让用户觉得占到便宜更重要;让用户觉得,是他自己最终战胜了商家从而占到便宜,最重要。

诸如此类的“BUG营销”事件不胜枚举。

2017年3月,摩拜单车支付漏洞,充1元送110元;2013年6月,百度云网盘大放水,0.5元购买500元套餐;竞争对手迅雷也出现过类似的BUG,1分钱可以购买180元的白金年卡……

事情的后续是:摩拜单车承认“乌龙”但不要求退款,在与ofo小黄车的白热化竞争中圈了一大波好感;百度云用户量突破了7千万,并以每天20万的速度增长,还顺势推出了C2C支付平台——百付宝;迅雷APP也获得了客观的流量曝光与用户增长……

不管是故意BUG,还是无意BUG,大品牌通过合理得宜的“BUG营销”,的确收获了双赢的效果:用户争先恐后买单,觉得是占了大便宜;企业也获得了相对低成本的品牌曝光,以及用户和销量的增长。

有人道:“最聪明的猎人,往往以猎物的姿态出现。善用“BUG营销”的品牌商家们,就是通过主动示弱和表面吃亏的方式,取得“扮猪吃老虎”的最终胜利。羊毛党沾沾自喜时,高级玩家们已然身处大气层俯瞰众生。

然而,这届消费者见过的营销套路多了,“BUG营销”也不那么容易奏效了。这就需要出奇制胜了。

这几天,俞敏洪也登上了热搜榜,捐出了数千万的课桌,引来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在教培行业被叫衰,新东方官宣转型的时候,这一次品牌营销,也是绝美的动作,新东方的品牌和其个人品牌的好感度猛增。这是“危”中有“机”的绝好例证。

元气森林的“BUG营销”能否完胜,下一次品牌动作能否出奇制胜?恐怕需要高手加持,让我们拭目以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