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必修课:识人三看,用人三放

管理者必修课:识人三看,用人三放
2023年11月27日 10:34 商业评论

企业里的失败,一大半是人的原因。”

好文2407字 | 5分钟阅读

来源:CGLConsulting

演讲:Pierre Zhuang,CGL创始人

本文整理自老P在CGL五周年系列活动成都站主题分享

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曾说过:创始人就三件事,搞人搞钱搞产品,其中搞人最难。大部分企业家都很擅长产品、技术和市场,他们最看不清的,乃至最后碰到麻烦的,往往是人和组织。宁高宁也认为:把人选出,基本上80%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作为外部人才顾问,我们也看到企业里很多失败一大半是人的原因。关于人的失败,我们总结为两个方面:找不到“好人”;找到人了,但是落不了地。

十几年前,高达80%的空降高管以离职告终,现在成功率依然不高,根据CGL的数据,仍然有三分之一的空降高管在最初18个月内离职。

今年高管招聘市场情况更加严峻,我们观察到两个比较大的变化:第一,流程变慢,企业比往年更加谨慎,从数据来看,安排面试平均耗时延长了17.9%,发offer平均耗时延长了47.3%。

第二,企业预算有限,无法用高薪作为筹码。在薪资上,高端人才跳槽薪资涨幅50%以上占比10.5%,涨幅30%~50%占比5.8%,涨幅30%以下(包括平薪及降薪)占比83.7%。

面对这些挑战,如何配合我们的业务战略招好人,用好人?我们总结了“识人三看,用人三放”识人用人心法。

01

识人三看:

别只盯着牛人,选人要双向奔赴

在识人上,“三看”分别是看长板,看未来,看生活态度。

第一,看长板。

很多企业家招人的时候总是要求对人要有全面的评估,包括这个人的优点是什么,缺点在哪里。这种二分法,实际上会缩小企业家选择人才的余地。因为人是有两面性的,有优势,可能就会有其他方面的不足。

招人,其实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候选人的长板能匹配岗位的核心要求,往往就是可以胜任的。对于企业家来说,用长板理论去招人,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匹配阶段性人才,阶段性的人才提供阶段性的价值。别总想着超配,也别总想着全才,要看到人才的长板,因为匹配的,才是最好的。

充分利用人才的长板,发挥人才优势,最大化人才价值,是企业在人才管理上最重要的能力。

第二,看未来。

不少人在招聘时倾向于对标行业里的头部企业,希望能挖到这些企业里的牛人。招人时直接经验固然重要,但这些经验能不能迁移同样重要。在招聘中看到这种迁移,会让我们有更大的人才选择余地。

在做人才战略,人才画像时,要擅于发现这种迁移,而不是一味拘泥于行业最厉害的玩家里那批人。能招牛人当然最好,但是如果找不到,或者付不起高额成本,迁移替换,同样可以获取优秀人才。

招人时,别总盯着人才的过去,也要看到人才的未来。最理想的状态是人才有机会和企业一起成长,而不是三顾茅庐把人请过来,单纯让人才去帮助企业成长。

外聘高管最好的融入,就是人才帮助了企业,企业也帮助了人才成长,这才是双向奔赴。

第三,看生活态度。

企业在面试的时候都会考察人选的价值观,在我看来,价值观其实就是生活态度。因为生活态度某种意义上是价值驱动的,生活中有所追求,积极向上,乐观自律的人,在职场上也会秉持同样的态度。

我经常建议企业家朋友在面试时和人选多聊聊,聊家庭,聊业余生活,聊他的钱和时间都花在哪儿了。因为在轻松的聊天中,你就能判断这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实际上也会延伸到他对工作和事业的态度。

02

用人三放:

帮助人选小胜,快胜,才能致大胜

在用人上,“三放”分别是授权下的放手,成人达己下的放水,以及建立共识下的放心。

第一,放手。

放手首先是基于信任和尊重的授权。但是仅有授权还不够,很多高管入职后,公司只给他一个大目标,然后这些高管干着干着就离职了。为什么?

因为粗线条的大目标对于新人其实很难细化和量化,一旦完不成,就会非常挫败。人才入职后,KPI/OKR或者任务表必须颗粒度细化。

为什么有很多外聘高管离职时和公司闹得非常不开心?一部分原因,就是目标没达成,双方都觉得被对方给“骗了”。要消除这种双方预期的不对等,前期目标设定就要详细明确。

我有个上市公司的客户,当时帮助他们找了一个供应链负责人。这个人背景非常优秀,我的判断是他不会在这家公司待太长时间,因为客户市值60多亿,对于人选来说操盘的空间还不够大。

我就建议创始人目标制定要颗粒度细化,如果他在你这里待一年,就有一年的价值,你开心,他也开心。后来这个人做了两年果然离职了,但是非常开心,因为双方清清楚楚地知道完成了哪些重要任务,提供了什么价值。

用人,就是要明确阶段性的目标,清晰化双方的期待,然后大胆放手。

第二,放水。

很多创始人在高管入职后,都希望他们能尽快出业绩。事实上,创始人不应该等着新入高管出业绩,而是要主动提点和辅助人选获取一些短平快的小胜,让他在短期内可以取得业绩,赢得团队的认可,帮助人选树立信心。

我有个客户这方面做得特别好,我们知道空降高管跳槽后最初的90天(the first ninety days)是关键,作为人选的上级,他有时候就顺水推舟“送”他一点业绩,让人选有小胜,快胜来证明自己,帮助人选更好地融入团队和组织。

第三,放心。

在引入高管的全过程中,企业家和原来的团队要建立共同的认知,这个认知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有高度。什么意思?

深度是指组织发展到这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完成本阶段的任务;高度是指一定要让这些新加入高管获得成功,否则我们这个平台太没有价值了。创始人在做招人决定前,要让整个高管团队参与其中,对这些问题达成统一的认知。

对新入高管有了统一认知,我们还要给足老团队安全感,让他们放心。不能“有了新欢忘了旧爱”,以免新人还未交付价值,老人就已经散了。

创始人要给团队传递一个信息:新入高管不是来替代或干掉你们的,而是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共同提升我们这个平台的价值。有共创有共建, 团队才会有安全感,才会互相配合和支持。

在人才问题上,没有捷径可走。说到底,既要投钱,也要投时间。CEO首先必须是CHO,识人用人,要躬身入局。当你投入足够多的钱和时间,相信你的人才团队,一定不会太差,你的规模和业绩,也会随之而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