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总统讲中国故事

听老总统讲中国故事
2024年06月23日 06:31 中国经济网

  去维也纳“潘基文基金会”办公室拜访奥地利前总统海因茨·菲舍尔,86岁的他仍十分忙碌,除了应邀出席一些重要社会活动,他几乎每天都会到这里上班,会见访客。老先生依旧穿着那套常见的浅灰色西服,搭配蓝底红斜纹领带,身姿挺拔,精神矍铄。

  他站在门口满脸笑容招呼我们。这是一间很普通的办公室,40平方米左右,进门左手是一张简易办公桌,靠墙是一排矮书柜,柜子上摆放着照片以及奥地利、欧盟小旗,引人注目的还有两件龙窟青瓷。墙上挂着4幅抽象派画作。右手边是会客区,一张玻璃台几,4把灰色布面圈椅。仅此而已。

  落座后,菲舍尔沉吟片刻便开始侃侃而谈,讲述他与中国将近50年的不解之缘。

  “我1938年出生在施蒂里亚州的格拉茨。小时候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从上学起就对中国感兴趣,在中学历史课上学过关于中国的知识,知道这个伟大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从那时起,我同中国的故事一直延续至今。”

  菲舍尔上大学时主修法律和政治,对政治非常感兴趣,很关心中国时政,读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书。他至今还记得一些内容。他说,毛泽东在很早时期就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他带领革命队伍长征,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正是很多人的牺牲,才有了1949年秋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上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舞台风起云涌。欧洲与中国交往不多,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也很少,欧洲与中国的人员往来还很罕见。后来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随着中美关系松动,欧洲国家也尝试着与中国开展民间交流。菲舍尔就是在那个时候作为较早的一批欧洲人来到了中国。

  “1974年初秋,我和妻子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奥地利已经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从1971年起,我就是奥地利国民议会的议员。我记得,承认新中国的这一外交政策得到了奥地利大多数人的支持,大多数奥地利人民都赞成与新中国建交。”

  “这次中国之行,我们先去了北京,然后去了上海、广州、香港。故宫等名胜古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北京街景与欧洲截然不同,道路交通以自行车为主,汽车相对较少。城里给人感觉非常安全,你只能看到极少数外国人,后来我碰到一个瑞典人,我很自然地就认为他是我的同胞。”

  “印象比较深的是去长城旅游。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到达目的地,坐在驻华使馆的车里,出城后一路上都在驴车和牛车中穿行。因为当时服务设施很少,也没有什么可买的东西,我们自己随身带了一些吃的,就在长城脚下支起一张小折叠桌野餐。现在想想还很有意思。吃饱喝足后爬长城,几乎没有游客,只碰到一名士兵在巡逻。”

  也许是“当好汉”的经历很难忘,菲舍尔讲完这段,稍稍停顿一下,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味之中。

  “我喜欢上海,印象非常深刻。上海城里有许多街道巷子,道路左右两边种了很多梧桐,还有很多一层或两层的洋房。除了外滩有几幢银行大楼,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高楼大厦在当时都是没有的。”

  菲舍尔说,他旅行回来后,逢人就讲中国的事情,朋友们更是百听不厌。

  作为奥地利知名政治家,菲舍尔196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75年至1983年,他担任奥地利国民议会社民党议会党团主席,之后被委任为联邦科研部长。1990年,他当选奥地利国民议会议长,并连任3届。2004年4月他赢得总统选举,在2010年获得连任。2017年退休后,他应好友卡明斯基教授的邀请担任奥地利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全身心投入促进奥中友好交流事业,乐此不疲。

  奥中友协成立于1971年,是奥地利政府及执政党所支持的对华友好组织。其创会宗旨是促进奥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及相互了解,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关系。

  “我接触奥中友协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当时奥地利的主要政治家都是奥中友协的成员。卡明斯基当时还很年轻,是奥中友协的活跃分子。”

  “我原计划于1976年夏天随奥中友协团组访华。但就在访问之前,中国发生了大地震。为此我们决定推迟行程,到了年底终于成行。代表团团长是当时的司法部长,环境部长、前财政部长以及几位议员都在代表团之列。这是我第一次不以私人身份出访中国。我们与中国的许多机构进行了接触,了解到很多有意思的信息。至今我还记得,北京的冬天非常冷,我们外出时总随身带着暖水袋和热茶水来取暖。”

  “上世纪80年代,我曾作为奥地利政府科研部长,率领由奥地利科学院、维也纳大学等机构的学术界代表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中国。当时我们参观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机构并建立起联系。”

  菲舍尔会见过许多位中国国家领导人,有过多次愉快的交谈。这大概同他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是分不开的。

  菲舍尔讲到最后有点动情。

  他说:“我已经去过中国10次了,可能还会有第11次。奥中建交,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往都得到了加强。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着惊人的速度和无与伦比的活力,现在的中国对世界有着更大的影响力。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强调对世界上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同等重视。马耳他总统曾经对我说过,中国领导人在他访华期间多次强调,中国既重视大国,也重视小国。这一点我们奥地利也深有体会。”

  “尽管中欧关系现在存在问题,例如在高科技方面限制等,但我还是希望能够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不管怎样,中欧之间应该保持充满信任、彼此体谅的关系。中国在历史上从未不公平对待过欧洲,但欧洲在18世纪至19世纪对中国并不公平。我们有义务使中欧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发展和平和公正的关系。我认为中国和奥地利的双边关系非常重要,中国和欧洲的双边关系更是如此。中欧双方应努力保持良好关系,并进一步深化。”

  他说,奥中友协在推动奥中关系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年,故宫博物院将到维也纳举办中国展,而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也会到北京办展。非常期待有更多这种重量级的文化艺术交流。

  86岁的老总统很健谈,奥中友好情谊在其娓娓道来中缓缓流淌,菲舍尔先生仍在不遗余力地续写奥中友谊新故事。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翁东辉)

(责任编辑:王炬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