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区域一体化新探索 沪苏浙皖将继续项目化、清单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加快区域一体化新探索 沪苏浙皖将继续项目化、清单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2024年12月04日 19:23 证券时报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新闻发布会12月4日在上海召开。据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介绍,一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制定实施第三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合力推进18项长三角重点合作事项,加快实施10项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专项行动,奋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顾军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项目化、清单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一是推动落实长三角地区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统分结合、压茬推进,切实把165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赋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二是扎实推进18项长三角重点合作事项,尤其是在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方面,提供更多高水平科技供给,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进展。三是共同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五五”思路谋划,争取谋划更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要制度,加快区域一体化新探索。

长三角“万亿城市”占全国比重超三分之一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的韧性活力和“增长极、动力源、试验田”的责任担当不断凸显。数据显示,从总量看,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从2018年占全国比重23.9%提升到了2023年的24.4%,今年前三季度增速5.4%,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长三角“万亿城市”从2018年的6个增加到9个,占全国比重超1/3。从质量看,长三角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8年的2.81%上升到2023年的3.34%,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中,上海-苏州集群位列第五,南京集群排第九,首次跻身前十。

具体来看,长三角正在加快金融领域协同改革和创新。顾军表示,长三角一体推进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嘉兴五市科创金融改革试点。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两期累计投资了47只子基金、52个直投项目,覆盖底层项目近1000个,为长三角地区培育了3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培育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长三角三省一市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顾军表示,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已经组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大型科学仪器46441台(套),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已支持企业购买创新服务超7000次,支持金额超1.7亿元。共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现在全国每生产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4辆来自长三角地区。

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方面,据顾军介绍,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发布实施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近期重点工作举措;推动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协同推出30多项具体举措;发布实施全国首个区域性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地方标准,已累计联合发布区域性地方标准27项。

上海: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顾军表示,一年来,上海持续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例如,国际金融中心方面,今年前三季度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超过2633万亿元人民币,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9.2%,集聚了证券、期货、贵金属等15个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第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6)中上海保持前十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上海已集聚超过80家“国字号”重大科研平台、超过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4.14万件,增长19.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2件,增长22.7%。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中,上海-苏州集群位列全球第五位。

“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不断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和开放枢纽门户‘四大功能’,既需要长三角腹地的有力支撑,也会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强大赋能。”顾军说,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发挥好国家战略集中承载地优势,与苏浙皖紧密携手,共同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

在具体措施上,顾军表示,一是进一步发挥服务赋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在沪要素市场、功能平台集聚优势,推出更多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举措。二是进一步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辐射能级,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推进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进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三是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和统筹协调作用,深化跨学科交叉基础研究联动,加大“揭榜挂帅”攻关力度,加快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

加快推进科创共同体联合攻关

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在科技部的指导与支持下,成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制定实施《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合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记者从该场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长三角正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组建了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大型科学仪器超4.6万台(套),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持续加强。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表示,建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以跨区域“揭榜挂帅”等项目布局和组织方式,推动面向产业创新的科研任务、资金、管理跨区域联合、联通和联动,探索攻关实施路径。2022以来,共组织实施项目43项,三省一市财政投入1.8亿元,联动社会投入共计11.5亿元。2024年,联合攻关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34项,发布重点揭榜任务41项,并首次将未来产业纳入支持领域。

今年6月,以联合攻关项目为牵引,启动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建设。同时,三省一市科技部门签署《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合作的框架协议》,启动建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长三角联合攻关基础研究申报指南已正式发布,推动开展面向产业创新重要科学问题的长三角“同题共答”。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方面,屈炜表示,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心同创”加速推进,区域协同“量超融合”实现突破。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承担合肥先进光源关键设备研制任务,加快推进形成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网络。支持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持组建长三角种业创新实验室联盟,面向国家战略任务与重大需求,助力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种业科技高质量发展。

此前,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印发《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在区域内互联互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支持企业购买创新服务超7000次,支持金额超1.7亿元。

“加快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大型科学仪器超4.6万台(套),总价值达560亿元。第六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共汇聚企业创新需求1551项,意向签约金额35.59亿元;目前正在举行的第七届挑战赛已汇集企业创新需求近2000项。积极发挥G60科创走廊先行区示范引领作用,G60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已投项目17项,投资额达5.42亿元。”屈炜表示。

校对:赵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