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 新晚报丨海清涓:坐轻轨,读晚报

新重庆 新晚报丨海清涓:坐轻轨,读晚报
2022年12月26日 17:36 上游新闻看点

坐轻轨,读晚报

海清涓 / 永川区作协副主席

坐在轻轨上读重庆晚报,像见到朋友,又像见到亲人。

第一次读重庆晚报,是二十多年前的秋天。当时我在永川胜利路经营电器店,因为手机和网络没有普及,人们了解信息全靠报纸和电视,我便订了一些报刊放在柜台上供顾客免费阅读。一到下午,就有顾客来店里问,“小刘,今天的晚报到了没有。”看到重庆晚报如此受欢迎,于是,我坚持每年都订阅重庆晚报。来店里读晚报的顾客,时不时会介绍些新顾客照顾电器生意,想不到,晚报还成了招徕生意的法宝。“晚报副刊贴近生活又耐读,一天不读晚报,就觉得心里不踏实。”我至今还记得一位顾客说过的话。

天天读重庆晚报,当过通讯员的我,也鼓起勇气给重庆晚报投稿。那时不懂专刊和副刊的区别,见到报上有合适的征文启事就投过去。投着投着,居然有作品发表有作品获奖。有次一家房地产征集楼盘名,我取的一个名字有幸入围,奖金800元。二十年前的800元,不是小钱。生活在四川的母亲一直想到重庆看看,我便用800元陪母亲游了一天重庆,除了吃住行三包,逛了解放碑和磁器口,我还到朝天门批发市场给母亲批发了一件毛衣。母亲后来一提到这次重庆行,总说是重庆晚报给读者发的福利。

2016年春天,我的散文《万葵向阳》荣获首届(2015)重庆晚报文学奖,著名诗人傅天琳老师到合川担任颁奖嘉宾。傅老师不光是重庆第一位鲁奖诗人,还见证了重庆晚报的诞生与成长。晚上入住三江环绕的恭州大酒店,我住1003室,傅老师住1005室,有文友无意中提到我是资中人。傅老师高兴地抓住我的手说,“哎呀,怎么不早点说,认识这么久,都不知道你是我的小老乡。”我小声说,“您可是诗坛大家,我只是一个小作者。”“什么大家小家,我就是一个从泥巴湾出来种了十九年果树的果园女工。”素面朝天的傅老师,没有半点诗坛名家的架子,亲切得像邻家大姐姐。认了老乡,称呼得改,我把傅老师改成了天琳姐,天琳姐也改口叫我涓。天琳姐在诗路上和人生路上对我的指引帮助,令我终身受益。天琳姐主动认我这个小老乡,是重庆晚报对一个普通作者的最高奖赏。

重晚副刊群英荟、《秋风吹过的村庄》、《从古老的河道醒来》、上游·夜雨……我的脑海里,藏着太多重庆晚报的记忆。随着网络媒体的冲击,陆续有纸媒休刊、停刊,有的纸媒甚至取消副刊。唯有重庆晚报,依然坚守阵地,一如既往扶持文学爱好者,一如既往维持副刊和山水之城的文化气息。重庆晚报,一份让编辑、作者和读者梦想起舞的报纸。

新年伊始,在轻轨上与重庆晚报不期而遇。那份惊喜,那份温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轻轨方便快捷,不会堵车,是市民出门的首选,何况穿森林、穿隧道、穿楼宇、横跨两江的轻轨已经成了重庆不可复制的特色标志。重庆晚报进轨道交通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发行方式,是一种传承和创新。那些在轻轨上读晚报的人,他们的样子真美。坐轻轨,读晚报,一种新时尚。

作者照片:

编辑:罗雨欣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 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