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变迁,如何打造职场动态竞争力|助你职场进一步

行业变迁,如何打造职场动态竞争力|助你职场进一步
2024年06月15日 12:30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记得把复旦管院设为星标哦

“岗得其人,人适其岗”

是企业在招聘人才时

致力追求的“甜区”(Sweet Spot)吗?

一个来自高管猎寻市场的真实案例让人开始思考“人岗匹配”的局限性。

某家著名的国际猎头公司受一家企业委托为其寻找CEO,在与企业仔细讨论了岗位的任职标准后,他们找到了一位在每项招聘标准上都符合要求的候选人。但结果却是,这位“完美先生”在接下来三年的任期中无法敏捷应对行业竞争发生的巨大变化,不得不被劝退。

我们处在一个多变的时代,行业的变迁,商业模式的更迭,可能也会颠覆一位职场A+员工的竞争优势,而且,越是身居高位的管理者面临的挑战越大。因此,如何形成自己的动态职业竞争力变得至关重要,我们的建议是:

1 “我承诺——我愿意”,重新理解敬业度

敬业度不仅仅是完成岗位既定的工作(Commitment),也包括去思考我愿意(Willingness),如何更主动积极参与组织的变革,对高管而言,后者更为重要。这包括积极参与或推动组织的新业务机会的讨论、研究,在守住自己业务的“基本盘”的同时,参加组织变革和新业务的项目,从而展现出基于“远见”和“行动”的典范领导力。

2 借助人际网络,获取新能量

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际网络的重要性将日显重要,人际网络做为个体的一种社会资本,并不仅仅提供成功的机会,也能让你获得未来成功的资源,前提是你需要思考除了当下工作外,哪些工作会让你觉得既有趣,又有动力,且能够提升技能,这些自我设问会让你有目标的在组织内外寻找优质的导师或资源。

3 终生成长的潜力模型

“有潜力”似乎是面向应届生的管培项目招聘标准中的常见词。上述这家高管猎聘公司在之后的业务中,开始不再倚重追求以过往成功经历为中心的“人岗匹配”,而将潜力作为考察高管未来胜任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些潜力包括:

1)好奇心:渴望获得新体验、新知识以及别人反馈,以开放心态学习和改进。

2)洞见:全面收集并准确理解新信息,转变自己和他人的旧观念,提出新方向。

3)感召力:善于运用感情和逻辑进行沟通,让他人信服并激发他人的热情。

4)决心:面临挑战或在逆境中受挫时,依旧能为最初提出的目标不懈努力,同时也能不断反省,战略上保持定力,策略上保持灵活。

——复旦管院职业发展中心主任曹能

[正文]

有时候,“绕路”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大学毕业时,她赶上了房地产发展的高速列车,是“黄金十五年”的亲历者。

然而市场规律决定了,没有谁能永远在顶峰。

经历过三个月“0订单”,经历过400家门店同时陷入困境,见证行业变迁的同时,她重新思考人生的“再定位”。

凭借着敏锐的商业直觉,她抓住了体验经济新机遇,用数字文旅打造出文旅地产的“新玩法”,也让自己再度“腾飞”。

本期“职场进一步”,小管邀请到复旦大学2023级EMBA盛腾飞同学,为我们分享她的成长经历和转型过程中的思考。

 盛腾飞 

复旦大学EMBA项目2023级学生

机遇集团副总裁

1

亲历行业“过山车”,明晰定位再出发

Q

2008年,我大学刚毕业就进入房地产行业工作。工作领域偏向于房地产互联网金融和房地产互联网交易平台,在打造新房与二手房交易生态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2018年,同策集团与58集团共同创立新房联卖平台——58爱房,我是核心创始人之一,主要负责战略营销管理,包括全国化的落地部署。仅用一年的时间,我们就在全国110座城市布局,业务扩张可以用火箭速度来形容。

2019年下半年开始,我在担任集团总经理的同时,接手了更多一线业务,出任华东区域总经理,主要负责管理华东地区的新房和二手房投资拓展业务。当时我需要同时管理部署7座城市的新房交易业务和二手门店的加盟业务,团队成员超过2100人,属于“大军团作战”。

我的个人成长经历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大变革,可以说,我是房地产市场变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Q

从200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之后,我们一直处于行业高速发展的20年,我们一直都在向前冲。通过布局各种资源,探索新的模式,我们在业务上持续创新、不断突破,收获了很好的成绩。

市场客观规律决定了你不可能永远都处于“巅峰”。当房地产行业从高速发展期进入平缓期,甚至局部呈现萧条状态时,我们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我们在部署线下门店的投资管理时,有400多家门店陷入困境,上海的二手房业务遭遇重创,大量员工流失。至今回想起来,这是一场行业内的大震荡,无论对我个人还是公司,都是一段非常痛苦的时期。

我从入行以来,一直坚持用平台化思维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互联网交易平台,整体生态体系都是服务型,并不是纯粹依靠金融、政策和营销手段去驱动的业务模型。

所以越是在困难时期,越让我意识到做服务的重要性。房地产不能只具备金融属性,更重要的是房子改造和投入市场,最终目的是服务用户。

当我们遇到困难,不能一味放大问题,更不能制造焦虑,而是要认真思考,企业应该怎样明确自己的定位,在相对低迷的大周期环境下如何去解决眼下的问题,以及如何在未来寻找发展机会。这也是我之后把目光转向文旅市场的重要原因。

2

不嫌事儿小,不怕事儿大

Q

从住宅地产、商住地产转向文旅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过往的十几年,我见证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也看到整个行业发展的局限性,包括大周期波动下,受到市场政策影响,都会带来长周期性的调整和阶段性的休眠。

同时,我也看到了文旅行业,特别是文旅地产的发展机会。文旅项目的发展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因为广大消费者的高品质文化需要和精神需求正日益增长。

2022年,在淄博、哈尔滨热潮的推动下,文旅行业迎来了“爆火”。大文旅板块不再仅仅是冷冰冰的项目,更多的是能够带给大家交互延展体验的新消费场景——这里的底层逻辑正是基于人们对于旅游文化和休闲需求的不断增长。

实际上,我们在2018年时就预判,未来文旅市场消费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但当时,整个地产模型结构还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并不是在精准预测未来,只是对大方向的市场需求已经有所感知。

因此,我们从“地产+科技”方向进行了部署,推出了VR看房产品,让用户能够720度足不出户看到千里之外的房子,包括楼层,小区环境,各个位置的视角,都能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目前,数字文旅产业在全球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作为元宇宙VR文娱创业者,我们的品牌不仅开创了“国潮文化+数字科技+沉浸娱乐”的模式,还与全国多个省份的文旅资源链接,帮助其开发和运营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文旅元宇宙产品。

同时,我们也很荣幸成为复旦管院凌鸿教授的研究案例,在企业信息管理课上,我们的发展历程被分享给很多管院同学。

Q

人生有上坡路,也有下坡路。无论个人还是公司,在每个成长阶段犯的错误都会成为刻骨铭心的“痛”。

记得我在带领团队攻克华东区市场的时候,在宁波遭遇一场最难的攻坚战,曾经三个月内都拿不下订单,我和整个团队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前我在开拓其他市场时都比较顺利,对宁波的“折戟”多少是因为陷入了“轻敌”的心态。

三个月“零订单”之后,我们痛定思痛进行了调整和反思,包括部署用户头部力量、联合中腰部力量、扶持底层合作伙伴等,在坚持到六个月后,我们终于啃下了“硬骨头”,开始实现业绩增长,并且在当年实现盈利。

这个过程中,有两点特别重要。

第一,不嫌事儿小。核心员工全部下到一线,不要将自己只定位在“管理者”身份,每个人都是与合作伙伴并肩战斗的战友。我们要充分了解如何才能为平台上的经纪人们提供有效价值,帮助他们快速获得流量、获得客户。

第二,不怕事儿大。在宏观的竞争层面,我们要敢于创新。无论是资源整合、模式创新还是提升客户关系,我们做了大量颠覆性创新,事实证明我们的勇气是值得的。

3

理性反思,保持学习的饥饿感

Q

到复旦读EMBA是我向往已久的事。工作多年,我需要重新建立结构化、系统化的思维能力,我需要优秀的老师对我进行指导和启发。

另一方面,来自各行各业的同学们汇聚在一起,他们的思考方式,他们分享的经验教训,也让我在同侪互学中收获巨大。

社会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好的一面在于我们可以创造无限可能。但反过来,我们也更容易犯错,甚至你很难感知自己会在哪里犯错。

于我们而言,人生并不是一份固定答案。我想分享乔布斯的一句话,也是我多年一直身体力行在实践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永远都要保持学习能力,对新的领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同时,保持你的好奇心。

创新需要勇气,我经常和团队里的90后、00后同事一起交流,到了管院,我还有机会和年轻的助教交流,他们都有很多非常棒的想法。

另外,多向内思考也很重要。与自己对话,认识你自己。有一句话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到了挫折要懂得自我反省,而不是一件事没做成,首先去想是不是别人的原因。客观地看问题,思考自己犯了什么错,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反思不是一味内耗,而是努力去保持警醒和激励。

Q

有创业梦的人,心里都有团火。面对挫折或者失败,首先,在心态上一定要积极乐观。第二,如果要转型,必须坚决且绝对投入。就像我选择了进入VR文旅赛道,那么做起产品来就要全情投入。

转型的底层逻辑要基于对市场的判断以及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转型不是“急刹车”然后直接转向,你需要判断、积累,谋定而后动。

这两年非常多的房地产同行都在转型,我认为转型并不是摒弃之前所有的经历和经验,包括犯过的错、绕过的“远路”,这些其实都是非常好的基础和沉淀,去迎接更好的爆发,推动我们不断前进。

复旦大学EMBA项目

复旦管院职业发展中心

文字 | 傅文婧

编辑 | 王菲妮

责编 | 徐玉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