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喜欢我的课,是最大的幸福 | Hey!年青人

同学们喜欢我的课,是最大的幸福 | Hey!年青人
2025年03月20日 11:3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本期主角

复旦管院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副教授 刘彬

在刘彬老师心里,

上课是一种幸福。

同学们脸上“豁然开朗的表情”

是对努力工作最好的犒劳。

科研则是人生路上没有终点的梦想,

发表多篇顶刊论文,

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他一步一个脚印,

用年轻力量为学院科研事业添砖加瓦。

本期Hey!年青人小管邀请2024年管理学院年度青年教师新星奖获得者、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刘彬副教授为我们分享他的成长经历与在教学、科研中的探索故事。

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是第一位的

刘彬是“土生土长”的管院人。自统计与数据科学系博士毕业后,刘彬先在香港中文大学统计系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之后于2020年7月回到母校,走上讲台成为一名“青椒”。

初为人师的第一堂课是《统计计算》。上课前一晚,刘彬一度紧张到失眠,总在担心准备不够充分。“还记得第一节课结束以后,我问同学们的感受,大家说我讲课速度太快了,一页PPT还没记完,已经翻到了下一页。”复盘的时候,刘彬总结发现,语速过快还是因为心情太过紧张导致。“之后我每节课都会记录学生反馈,也包括自己的上课状态,逐渐抓住了课堂进度的节奏。”

哲学家梭罗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对刘彬而言,上课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课堂上讲述的某个知识点对学生很有启发,那么我能立刻看到学生脸上恍然大悟,学到知识的表情,而他们的满足对我是一种特别强烈的正反馈。包括课后时间,如果能在交流中为同学们把没有理解的部分讲清楚,对他们的提升有帮助,这种感受是非常幸福的。

目前,刘彬主要为大二和DS&BA(数据科学与商务分析硕士项目)学生上课。“从教学上来说,对大二同学主要强调广泛涉猎,尽可能扩大知识面。对研究生同学,则会更偏重对细分领域的深度钻研。”同时,因为大二学生尚未确定最终的专业,刘彬希望能通过“统计软件”这门课,尽可能为大家带来启发,了解统计学的趣味。“讲课时,我会尽量详细解说,适当控制难度,帮助同学们循序渐进地掌握,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作为学生中深受喜爱的人气教师,荣获2024年管理学院年度青年教师新星奖,刘彬难掩激动与感恩。“这是对过去几年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个人发展的巨大鼓舞。让我更加充满信心,在未来能够做得更好。”

教学和科研并重是管院发展的基石,而在刘彬心中,任何情况下,教学都是自己的首要任务。“教学大于天,先把课上好,把学生教好,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对于精进教学,刘彬深知自己任重道远。“我很清楚与前辈老师们相比,在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上都有许多不足,这也是我要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方向。”

传承恩师教育理念,做“阳光老师”

作为管院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刘彬对学院感情深厚。成长路上,他最感激的人是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张新生教授。

提起恩师的教诲,刘彬马上打开了话匣子。“今年刚好是张老师退休之年。从求学时代,我就受到了张老师方方面面的影响。无论科研还是为人处世,多年来都对我有巨大的影响和启发。”

在刘彬心中,张老师不仅为人师表亲切随和,在培养学生时,还会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给予相应的指导。“张老师会给我定下明确的目标,例如发表几篇论文、什么类型的论文,过程中会在关键时间点为我把关,告诉我这个节点应该完成哪些工作,但整个过程中不会过多干预我的研究。”刘彬说,“我的性格比较‘佛系’,张老师也考虑到了这点,所以给予我更高的自由度,让我在广阔空间里尽情探索。”

“张老师一直鼓励我,并且强调做研究必须具备研究过程的深入性和研究结果的深刻性。只有这样,你的结果才能够让别人从理论上获得更新的突破。我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不同于预想中的那般“高压”,刘彬回忆博士阶段的求学过程,“整体上并没有感受到特别大的心理压力,我始终都在做感兴趣的研究,直到顺利毕业。”

刘彬回到学院任职以后,张老师依然对他十分关心。“例如,我们青年教师需要写基金项目申请书,张老师无论多忙,都会抽时间为我的申请书提出中肯意见。”这份师长的关怀从学生时代延续至今,如今刘彬自己也成为了优秀的青年教师,“我希望能够像张老师那样严谨、耐心,对我的学生也要有同样的责任感。”

这些年,刘彬始终牢记张老师的教诲,在继承恩师的教育理念时,同样秉持“阳光式”鼓励为主的教学风格。“比起批评同学做得不够好,我更愿意对学生说,你可以做得更好。希望用这种方式给大家信心和力量。”

实现远大目标,

从脚下每一步开始

再过不久就是毕业季,对于同学们的未来发展,刘彬认为,无论就业还是创业,不要过于苛求“一步到位”。“就拿统计学专业来说,就业面非常广泛,只是有时候选择太多,可能反而难以做决定。”

回忆起自己的毕业季,刘彬说,当时恰逢在临毕业时,一项研究有了重大进展,这给他带来极大的鼓励。“我研究的是超高维数据流的变点检测,那篇文章解决了广泛参数变点检测问题,并且证明了理论的最优理论性质。”这篇论文后来在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B上成功发表,也让刘彬对专注科研之路更有信心。 

2024年,刘彬的论文《异方差高维分位数回归模型多变点检测与识别》被统计学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在线发表。还有两篇论文《高维线性模型的变点检测:一种通用的尾部自适应方法》《超高维线性模型的同时断点检验和估计方法》被统计学国际一流期刊Statistica Sinica发表,为他的科研成绩再添累累硕果。

“科研是一生都要做的事,也是我的人生理想。这条路没有终点,唯有不断探索。”刘彬透露,接下来他将继续研究超高维大数据流复杂数据的变点检测问题,针对矩阵型和Tensor数据开发新的算法和理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刘彬最欣赏的格言。“给自己设定目标时,不要定得太高,‘踮起脚、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目标就可以。”无论设定的目标和计划多大,最终还是要逐步完成。“以教学为例,如果要上好一学期的课,就必须从每周、每天、每一节课开始,认真把握课堂上的每分每秒。我觉得,当你确定目标并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时,就会发现离成功已经不太远。

文字 | 傅文婧

编辑 | 王菲妮

责编 | 黎舒娅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