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快速变化的游戏产业走好职场路?
许燕骏用实际行动给出的答案是:
抓住行业趋势
跟对企业和项目
向前的每一步都踩在点上
从一线执行岗位起步
到带领团队做游戏自研
从游戏小厂到大厂
实现职能转变和薪资的显著提升
他每一次的关键职业转换
都精准契合产业发展转型周期
始终以“更进一步”的决心
在不断变化的产业环境中
成为自己的“破壁人”
本期“职场进一步”,小管邀请2019级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国际)硕士项目(下称复旦-港大IMBA项目)校友许燕骏,为我们分享他的职场经历和感悟。
本期分享人

许燕骏
2019级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国际)硕士项目校友
1
跟对企业、选对项目
与行业共成长
游戏产业深耕十年,从育碧到米哈游,再到腾讯,许燕骏的职业生涯始于从小对游戏的浓厚兴趣。
“大概6岁时我去表哥家,看到他打开电脑玩游戏,立刻被游戏的图像吸引住了。”中学时,他对中国文化、武侠很感兴趣,也玩过不少武侠游戏。在英国留学期间参观了许多特效公司和游戏公司。
“我一直听说电子游戏被认为是第九艺术,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原来通过科技和数字媒体,创意可以得到如此出色的发挥,这让学习文化创意专业的我觉得游戏是一个理想的职业方向。”许燕骏说。
2015年,育碧凭借多款主机游戏爆火全球,正处于巅峰期。许燕骏选择在这一年加入育碧。“当时国外游戏产业发展更快,进入这样一家大公司负责项目统筹,我积累到了一线经验,学习到了丰富的西方游戏开发和管理实践。这对我而言就像一场深入的市场调研,让我亲眼目睹了他们是如何打造一款3A游戏的,也让我对游戏产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彼时国内整个游戏产业正在发生飞速变化,手游市场开始崛起,“我要去追赶这个变化。”许燕骏敏锐地察觉到行业趋势,他注意到,许多新兴游戏公司虽规模尚小,但产品理念和创新精神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中米哈游是典型代表。那时,现象级游戏作品《原神》尚未推出,但他已经看到了这家企业的潜力。“我想去感受一下本土企业是怎么做游戏的,又是如何引领整个手游研发和市场的。”
在米哈游,许燕骏惊讶地发现,这家企业不仅在引领国内游戏市场,还在通过游戏进行对外文化输出。在那里,他参与的都是面向全球的产品开发,这让他开始思考如何制定策略,如何匹配生产方式和计划,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2022年,游戏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的尾声。当时,市场上资金充裕,各大企业都在积极寻找投资和孵化的机会,希望通过战略布局获取更大的回报。
在这个关键节点,许燕骏刚刚完成了复旦-港大IMBA项目的学业。带着新获取的知识和思维,他希望借助自己的经验和洞察,为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启新的可能。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他开始将目光聚焦于投资与孵化领域。“随后我选择加入腾讯做投后管理,负责投资游戏企业并参与孵化工作。”从零开始,许燕骏带领团队,打造符合市场前沿需求的产品,寻找产业中具有潜力的赛道。这一阶段于他自己而言,不仅实现了职能上的进阶,薪资也有了显著提升。
而当产业增长趋缓时,他意识到产业需要更高品质的产品以及与之匹配的深耕型项目团队。于是,他果断转型,投身于资深研发项目管理,负责工作室的战略游戏项目自主研发工作。
“抓住行业趋势,跟对企业和项目。”回顾自己的职业成长道路,他提到了积极适应产业每一次变革和机遇的重要性,“要保持和行业共同成长。”
2
圆梦复旦,赋能职场
在管院收获前行的力量
“人生一定要读一次MBA”,这是许燕骏早就规划好的目标。“游戏产业其实充满变化,在产业中想要实现职业跃升或进步,需要知识体系的搭建和更新。”
选择复旦-港大IMBA项目,他有着充足的理由和动力。“复旦和港大的学术氛围、文化环境深厚,都是我向往的梦想学校,入读这个项目就可以同时体验两所学校的课程,这也是非常吸引我的一点。”
在正式申请MBA项目之前,一位就读复旦-港大IMBA项目的同事向他极力推荐了这个项目。他提到,项目采用国际化、小规模、精英化的培养模式,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活动安排也十分精彩,而且课程时间的安排非常适合在职人员学习。
“在项目宣讲会上,一位老师曾提到小米的案例,那时候是2018年,小米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许燕骏回忆道,这个案例让他深刻感受到项目是前沿的、接地气的,也是能够跟得上时代的,也进一步坚定了他选择该项目的决心。
项目里的很多老师的课堂和洞见,让许燕骏印象深刻。“我很喜欢市场营销学系邹德强老师的课,小强老师上课总有很多金句,他的上课内容非常丰富,布置的作业量也颇多,虽然会有些‘压力山大’,但让我很有收获。”

“战略最重要的是外观大势,内省自身,谋定而后动。”虽然已经毕业,许燕骏还是会经常想起企业管理系孙金云老师在课堂上说过的这句话。“上个月,我特意去听了孙老师的一场招生宣讲,其中他再次提到这句话,让我瞬间又回到了课堂上。这句话孙金云老师已经讲了很多年,但每次听到,都让我感觉格外受用。它不仅适用于公司战略,同样适用于个人发展,我们完全可以从这句话中深入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策略。”
在项目中学到的知识和理念,也极大助力了许燕骏的职业发展。“在管理工作中,《运营管理》课程让我受益匪浅,例如,在研发过程中,我会运用学到的精益思维来优化管理,这不仅能够提升效率,还对整个生产流程的把控大有裨益。”
进入腾讯后,“互联网+游戏”虽然仍是知识密集型,但本质上仍依赖大量的人力协作。“《组织领导力》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它教会我在与他人交流时,更加注重倾听对方意见,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沟通协作。这些知识和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我在职业道路上不断前行。”

不过,游戏产业充满不确定性,对职业生涯的挑战和发展难度高于很多行业。许燕骏也经历过低谷期,比如项目被砍,所有人都要自己寻找新的机会或项目。
“在事业上遇到挫折时,管院职业发展中心(CDO)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好的建议。”许燕骏说,CDO老师提醒他要注重日常积累,把自身的优势和经历当作“存货”记录下来,真正认识自己,明确这些经历和经验到底是什么,而不是被环境和市场左右。“只有这样,才能不迷茫,并找到自己的方向。”
3
稳心态、有韧性、磨能力
踩准向前的每一步
回顾过去十年,游戏产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也正在经历高光时刻过后日渐凸显的增长颓势。
几个数据即可看出产业发展端倪。2020年-2021年,游戏产业迎来突如其来的“额外红利”,玩家数量与营收狂飙。也因此,2011年-2021年被称为游戏产业的十年黄金期,这期间,游戏行业的增长速度不仅远超自身历史,也大幅领先其它娱乐行业的增长率。
但这种高增长趋势并未长时间延续。2022年-2024年,游戏产业开始逐步降温,甚至出现下滑。总体来看,游戏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竞争”的痛苦转型。
“入行十年来,产业变化很大。”在许燕骏看来,在游戏产业要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要具备深度和广度这两大维度。
深度体现在技能的专业程度上。“游戏产业是一个高度手工密集型行业,对各个工种的专业要求极高。因此要对工种有非常多的深度认知,要做好游戏,就要不断去挖掘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广度就是要求从业者对整个游戏产业有全面的认识。“游戏产业变化太快了。”许燕骏回忆,2015年他入行时,端游还占据主导地位,但很快手游开始崛起,游戏产品品类和发行策略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此同时,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中国企业的崛起,都对游戏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变化都要求从业者具备广阔的视野,敏锐察觉行业动态但不盲目跟风,才能在快速发展的游戏产业中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
结合自己的经历,许燕骏认为保持心态稳定、具备韧性、持续打磨能力,这三者缺一不可:
首先,如果对现状不满,要先稳定心态正视自己,以终为始制定个人行动计划,而不是被挫折左右,以此评价个人能力。
第二,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困难挫折,要保持韧性,具备“被压缩后反弹”的能力,这样才能保持成功。
第三,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近年来,游戏产业蓬勃发展,人才饱和现象初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紧抓技术和产品的热点,才能脱颖而出,具备更强竞争力。


4月12日(星期六)下午
复旦管院两大自主招生国际合作MBA项目
将联合举行
2025秋季入学招生宣讲会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