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港时评】昆明可以为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打造“南向窗口”

【昆港时评】昆明可以为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打造“南向窗口”
2024年06月17日 21:23 昆明信息港

近日,欧盟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该举措将从7月4日起生效。继美国、土耳其先后宣布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关税后,日本虽称对加征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持“慎重”态度,但“关税阴影”正笼罩在中国新能车出口的上空。

对中国车企来说,欧洲市场是进军海外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21年欧洲成为中国出口新能源汽车第一目的地。此次加征关税一旦确定,预计短期内中国电动汽车对欧洲的出口量可能会减少30%左右,而根据欧盟和美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流程,关税的持续时间通常为五到十年。面对未来可能面临的艰难前景,中国车企固然可以通过在欧盟国家直接投资建厂,加强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从而绕过关税壁垒,或是由中国政府出面采取相应措施来维护国内车企的合法权益。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调整出口策略、开拓其他国际市场,降低对欧盟市场的依赖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西方不亮南方亮”,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目前正积极开拓此前未经充分开发的新兴市场,南亚、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增长点。2022年,我国向泰国、菲律宾、印度、孟加拉等国家出口新能源汽车均超过5万辆,其中向泰国出口接近8万辆,占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7%。在此背景下,南亚东南亚新能源汽摩出口基地近日在昆明启动,意味着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将增加一个“南向窗口”。在这方面,昆明有着独到的地缘优势,一方面,昆明可以利用泛亚铁路,以迅捷便宜的物流方式将新能源车幅射至周边各国,另一方面,昆明及云南可以发挥“桥头堡”作用,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培育新能源车用户市场,营造对中国投资、中国贸易的认可度,营造新能源车出口的良好舆论氛围,从而降低关税风险。

昆明刚刚启动的这一南亚东南亚新能源汽摩出口基地,建设初期虽将二手车出口作为稳外贸的新动能,但终极目标仍是打造出一个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新能源车出口基地。这一目标有着现实的基础,北汽集团昆明工厂已于2018年12月建设投入使用,每年10万辆的产能,使其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供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昆明也有长远的规划,南亚东南亚新能源汽摩出口基地规划用地区域近2万平方米,重点打造集“集采+出口+基地+展销+物流+平台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新能源车出口、展示交易、电商直播、仓储运营等全流程服务,今后将建设立足云南、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汽摩出口综合服务平台,吸引省内外汽摩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在基地集聚,高标准建设云南最集中的新能源品牌聚集区及新能源产业集群。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新能源车将极大地拉动云南的高质量发展,《云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就提出,利用我省绿色铝等资源优势,加强铝轮毂、铝车身等零部件企业的培育引进,完善汽车产业链布局。而南亚东南亚新能源汽摩出口基地的启动,是实现上述规划的重要一步,相信随着其建成,不只能带动云南的新能源车发展,也能为我国的新能源车出口打开一个广阔的市场。(昆明信息港首席评论员 周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