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与“产业”强关联,昆明出台行动方案

“营商”与“产业”强关联,昆明出台行动方案
2024年12月12日 22:42 昆明信息港

12月11日,市政府官网发布了《昆明市擦亮“四季如春营商环境”品牌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42项重点任务并分解细化为58条具体任务举措及工作目标,将优化营商环境融入抓项目、兴产业、促招商全过程,持续擦亮“四季如春营商环境”品牌,助力昆明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重点任务

(一)聚焦产业集聚升级,打造竞争有序的统一市场

1.  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全面清理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违规设立的许可事项,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严禁以各种形式对民间投资主体设置显性或隐性歧视条款、准入门槛,全面清理违规设置的企业跨区域经营和迁移限制条件。

2.深化企业开办、变更、注销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完善、畅通企业退出制度和渠道,简化企业跨区域迁移涉税涉费、统计等事项办理程序,为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提供跨区域迁移业务“一件事”便捷服务。

3.推行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实现多场景应用。

拓展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互通共享应用,实现电子印章全流程网上申领、100%免费发放,持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4.健全公平竞争审查配套制度。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及时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措施。开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质效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整治招商引资“画饼”“内卷”和恶性竞争行为。

5.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规范透明高效廉洁。

持续破除公共资源交易和政府采购领域隐性壁垒。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建设。运用网格化监管系统,实现投诉举报全闭环处理监管。

6.推动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向现代工业、现代农业、文旅、数字经济聚集。深入实施“个转企”行动,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优势企业、“四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经营主体量质齐升。强化招商引资“一盘棋”统筹,构建优势互补、产业联动、区域协调、错位发展的招商格局。

(二)聚焦产业要素保障,打造成本最优的投资沃土

7.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

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标准地”出让政策指导和企业服务,深化区域评估,优化单个项目审批,全力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

8.探索推进“工业上楼”。

落实《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市推进高层工业楼宇经济发展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昆政办〔2024〕6号)要求,规划和引导绿色集约、高端高效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进园上楼”,创新“工业上楼”模式,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就在“上下楼”的产业生态。

9.抢抓新一轮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

打好“财政补贴+金融工具+平台支持+企业让利”组合拳,把促消费与工业企业去库存相结合,全力释放内需潜力,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动能。常态化推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

10.切实提升园区发展质量效益。

建立园区要素保障提前介入机制。建立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机制,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集聚。强化园区与产业链“链长”、园区与所在县区常态化联动协作机制。积极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持续增强园区活力。

11.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持续拓展“融信服昆明专区”功能和覆盖面,丰富和创新金融产品。深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统筹“线上+线下”及“政府+金融机构”资源。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12.加大人才引育力度。

全面构建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保障制度体系。制定人才安居工程实施意见,让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人才在昆明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

13.提升就业服务能力。

构建“用工企业+用工平台+务工人员”的新型就业服务模式,促进产业、企业、就业“三业”联动。加大企业空缺岗位归集力度,精准服务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优化劳动争议纠纷处理机制,持续提升劳动保障维权服务质效。

14.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支持上下游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参加“彩云汇”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双创孵化载体积极申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

(三)聚焦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公平法治的宜商高地

15.持续强化法治化保障。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云南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质23条措施》,加快推进《昆明市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工作,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16.加强司法服务保障。

推进昆明中央法务区建设,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和汇聚国内外高端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推动“智慧法院”、“数字法院”建设。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改革,提升审判执行质效。

17.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

适应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做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健全金融、互联网等领域调解组织。畅通与工会、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商会等对接渠道,实现诉前调解与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有效衔接、无缝对接,提高纠纷解决效率。

18.有效维护胜诉民营企业权益。

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不断完善执行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各种强制执行措施,提升涉民营企业案件执行到位率。

19.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加快推动经营主体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工作,持续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建立健全失信行为认定、记录、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专项治理,督促失信主体及时完成失信纠正后的信用修复。

20.强化监管体制创新。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推行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落实“企业安静期”,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加强涉企收费监督管理,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

21.持续推进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严格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昆明市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处置办法(试行)》等法规及政策文件,常态化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处理好企业诉求。

22.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构建多层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行政监管、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等协同衔接机制。提升全市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

(四)聚焦产业生态最优,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品牌

23.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推行政务“智办”,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分别达99.9%和96%以上。深化“跨省通办”,推进异地事项全程网办。实行“1+7”清单化管理,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深化“e办通”自助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24.创新推出“明白办”政务服务新品牌。

以“明白查”“明白办”“明白找”“明白享”“明白服”“明白评”六个明白为抓手,推动政务服务水平提档升级。

25.深化惠企政策精准直达。

健全完善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以“一单两库”为抓手,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

26.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市政接入工程联合服务和数据共享机制,深入推进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一次办”,优化市政公用设施报装“一站式”服务,保障投资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用。

27.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简化涉税业务办理,推进智慧税务建设,实现税费服务中、高频事项“全程网办”。持续推动各类税费减免优惠政策“直达快享”。

28.健全企业重大项目服务机制。

巩固“妈妈式”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招商引资“重中之重”项目协同审批帮办代办服务工作机制,聚焦重大项目、特殊群体,推进“上门办”“入户办”。

(五)聚焦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包容并蓄的辐射中心

29.建立多层次常态化外资企业沟通服务体系。

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准入登记“应准尽准”,高水平服务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30.扩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覆盖范围。

加强智慧口岸建设,进一步完善磨憨(铁路)智慧口岸模块功能和运行管理系统,创新跨境贸易服务,提高口岸通行效能。加大对“单一窗口”业务培训和政策解读力度,为企业提供及时全面的通关便利化服务。

31.落实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企业便利化措施。

支持和协助企业申请AEO认证,指导AEO企业申请经核准出口商,鼓励企业用好成员国降税承诺和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

32.持续提升国际陆港中心中转集散效率。

推动成立昆明国际陆港集团。依托“两核两翼”战略发展规划,推动与河口、磨憨、瑞丽三大边境口岸的合作,构建“航空+铁路+公路+口岸”的国际多式联运体系。

33.强化跨境产能合作。

统筹推进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电商、跨境劳务等领域开放合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国际化产业集群,争取各类开放政策支持,形成产能合作示范效应。

34.积极探索自贸制度创新。

聚焦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综合服务示范区建设,探索国内市场规则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开展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境内投资试点工作,建立知识产权跨境协作和保护机制,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经验案例。

(六)聚焦企业服务需求,擦亮“四季如春营商环境”品牌

35.把昆明发展机遇转化为企业发展红利。

聚焦全市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和趋势,用好进出口货物“快通模式+提前报关+澜湄快线”业务模式,打造“滇中+中老铁路+磨憨—磨丁合作区”等开放组合;发挥“四区联动”“飞地园区”优势,提速昆明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磨憨沿边产业园区建设。深化昆台产业合作,带动更多台商台企到昆投资兴业。

36.集中办成10件惠企实事。

围绕重大项目、优质项目需求,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征集梳理10件惠企实事,扎实推进各项要素保障工作,持续打造全方位靠前服务的投资软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7.用好一张政务服务事项清单。

推动实现同一事项在全市范围内不同层级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开展全市政务服务清单执行情况“回头看”专项行动,确保线下办理“最多跑一次”。

38.及时回应企业诉求。

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持续畅通“信、访、网、电”四位一体营商环境投诉渠道,精准开展“局长坐诊接诉”,面对面为企业纾困解难,实现“有诉必应、接诉快办”。

39.定期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建立案例通报机制,定期评选公布一批创新案例,通过典型引路,实现“同类事,同样办”。对不担当、不作为等损害营商环境的反面典型进行通报和曝光。

40.提升营商环境数字化水平。

应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政务服务由人力服务向人机交互转变,由经验判断向数据分析转变。建成昆明市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重点推进城市大脑核心中枢项目建设,协调省级部门实现昆明数据回流,推动政务数据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交换共享。

41.携手企业共建共享一流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昆明实践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坚决防范靠行贿获利的“破窗效应”。修订完善昆明市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清单,规范政商交往行为。

42.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健全完善“六位一体”营商环境工作体系。鼓励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到企业现场办公,切实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强营商环境队伍建设,推动在优化营商环境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夯实主体责任,真抓实干深化改革。加强市、县协同联动,充分调动基层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探索创新,支持先行先试,始终保持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的强劲态势。

(二)压实工作责任

坚持目标导向,将工作任务事项化、清单化挂表推进。市政务服务局以“三单一函”形式对改革成效进行跟踪调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实现年度目标。相关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每季度末月25日前反馈至市政务服务局(营商环境处,0871-67418331)。

(三)营造浓厚氛围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加强政策发布、解读、宣传,及时总结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经验,提升昆明营商环境的美誉度,厚植“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处处彰显营商环境”的理念和氛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