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年度收益超过100%的公募基金,智能制造的“翻身仗”怎么打?

一只年度收益超过100%的公募基金,智能制造的“翻身仗”怎么打?
2021年04月30日 14:35 私募排排网

对于基民来说,通过买基金获得翻倍收益,应该是一件大喜事。尤其是在仅仅一年的时间内就实现翻倍,更是喜上加喜!

根据私募排排网“公募排行”的查询结果,共有136只公募基金2020年的年度收益超过100%,实现了翻倍收益,占比约为1.57%。在这136只公募基金中,本期介绍的中银智能制造股票也赫然在列。

数据来源:私募排排网

2020年虽然是基金的“大年”,A股却仅仅是“结构性牛市”,其中白酒、医疗、新能源是去年涨势较好的行业。因此,多只绩优基金也与这几个行业有所关联。

在这种情况下,中银智能制造股票作为一只智能制造主题的基金,是如何杀入2020年度“翻倍基”的行列?它有没有布局一些热门板块的“明星股票”呢?在2021年的第一季度,中银智能制造股票在布局方面又有哪些新变化?本篇将带你一一探寻。

立足制造业智能化,智能制造主题打出漂亮“翻身仗”

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中,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中银智能制造股票,致力于挖掘智能制造主题相关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分享制造业升级中的投资机会,对相关行业和股票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

该基金的所谓“智能制造”,指的是依托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结合,通过生产、业务模式、管理、服务等的智能化、自动化,实现转型升级的制造行业。

同时,根据中银智能制造股票的《招募说明书》,相关的“智能制造”投资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智能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和企业;二是运用智能技术和高端装备,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的制造业和企业。

另外《招募说明书》也特别提示,由于“智能制造”的范畴会随着技术进步而发生变化,该基金对“智能制造”的定义也可能发生改变。

由于“智能制造”是一个较为宏大的主题,涉及的行业、领域众多,在标的选择方面,该基金采用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筛。也就是说,在投资时既会考虑到各个行业所处的商业周期,也会考虑到上下游的市场环境、政策等。然后在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对企业基本面和估值水平进行综合的研判,精选出优质个股。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从历史业绩看,中银智能制造股票2016~2018年的年度收益,和沪深300相比稍显弱势。直到2019年,该基金的业绩实现“翻身”,取得53.69%的年度收益,领先17.62%于沪深300。

2020年是“中国制造2025”第一步目标实现的关键节点,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受益于相关政策与市场大环境,中银智能制造股票在2020年也迎来了“小爆发”。该基金2020年的年度收益达到了109.09%,大幅跑赢同期的沪深300。

前十大重仓股比例大降,防风险还是改布局?

从持仓比例来看,从2020年二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中银智能制造股票持仓中的现金比例是在不断升高的,而股票资产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该基金的招募书中的投资范围规定,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范围为80-95%,一季度该基金的股票仓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准。

2021年一季度,中银智能制造股票的前十大重仓占比为45.77%,较2020年四季度下降了12.67%。其中隆基股份、亿纬锂能的持仓占比下降明显,降幅均在2%以上。此外,“农业+光伏”双主营的通威股份、苹果概念的立讯精密,它们的仓位更是被大幅下调,在一季度直接退出了该基金的前十重仓。而格力电器、国电南瑞成为了新的重仓股。

从近期更新的一季度前十大重仓股来看,中银智能制造股票在制造业的布局方向上,布局光伏行业、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包括锂电池、充电服务、电机等)的比重较大

另外,该基金也有布局深耕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三一重工,拥有智能声学整机业务的歌尔股份等。可见,该基金的重仓股布局与智能制造主题的契合程度较高,基金风格未发生明显偏移。

对比来看,中银智能制造股票前十大重仓股占比的降幅,要大于其股票仓位的整体降幅,前者为12.67%,后者为0.96%。原因可能是2021年的一季度,基金经理对该基金的股票持仓做了进一步分散,以此提高该基金的风险防御能力。另外,降低前十大重仓的比例,也可能是为了着重布局一些新的潜力标的。

结语:

牛年春节后,通胀预期的提升,引发了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此外,一季报业绩的密集公布,也使部分高估值龙头承压,出现股价大幅回调的情况。其中不乏一些制造业龙头,前期涨幅较大的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也包括在内。

对此,中银智能制造股票的基金经理王伟认为,光伏、新能源汽车行业及其相关公司估值的提升,这对行业中长期发展是好事,但确实增加了短期投资的难度。他表示中长期持续看好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这两个行业都是有望“十年增十倍”的赛道,未来几年还有较大成长空间。王伟表示,拉长来看,它们的估值是可以消化的,尤其龙头公司的发展会超越行业的增长。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稳步迈进,中银智能制造股票能否紧跟时代脉络,持续布局智能制造相关行业的优质资产呢?让我们期待它的表现。

风险提示:

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或对投资经理的访谈,仅代表个人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文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推荐。投资者应综合考量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等方面因素独立进行判断和投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