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区!社区

文/横石桥(公众号同名)

这段时间响应号召封闭在家,家里物资逐渐已不足,但总想着再坚持一下,少吃一点,不出去给前方的防控战士添麻烦。

随着新任管理者到位,疫情防控进入攻坚战。2.15“武汉发布”发出通告《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知,明确住宅小区封闭管理主要措施》,2.16又发布《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通告》。要求所有社区人员非必要的出行,一律不得外出。

但千万人口要吃饭,因此“生活物资采购”自然包含在“非必要”条件之外。纵使三天只派一人出外,三人为一户,数学不好的我也能算出,每天还是平均会有近百万人在户外合法活动。

我曾把传染性病毒比喻成溅落的火星子,一不小心掉落在人口稠密的特大城市武汉,导致了一场无妄大火。扑灭大火最有效的工具就是建立隔火带,再分而灭之。

防疫策略如此简明,但人不是没长脚的草木,“隔而不离”直接导致了“封城”之后一道道的封闭禁令失效,预期的一个“14天”周期,被迫一次次的延迟推后,成了“后会无期”。

每次发布封闭禁令后,甚至,直到昨日,我还在本地各个微信群里,见到附近商场“排长队”“抢肉”的视频。作为本地人,我能很轻易的分辨真伪,招牌、建筑、雪的厚度,都能证明,这就是近日武汉拍摄的。“封”而不“禁”,这个困境一直都存在。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相比网络上一些“痛心疾首”的恨其不争,我其实能够体谅这些大爷大妈,因为他们不是翻围墙出的小区,指定的超市也是按规营业的。在不确定的感染几率面前,肚子里的饿显然更加真实。

谁也不能确定,每一个奋勇抢肉的老爹爹老婆婆背负着的,是不是有残疾者或是更加体弱的家人。与其何不食肉糜的感叹,不如引导怎样能不让大家挤占哄抢。

说回到目前阶段的防治重心,我觉得可以很确定的说,一定是在社区!社区!社区!应该以更决绝的姿态、更有效的措施,把战斗的主战场转移到社区。

小区封闭、居民禁行的最大难点在于生活物资配送。目前武汉市内居民约一千万人口,按照昨日“武汉发布”通告里的数据,汉阳某社区六千户共一万多人口,社区人员努力之后也仅是配送了27户的蔬菜供应。

虽然发布的公告禁止了小区人员外出,但大多的基层执行时,仅是禁止跨区活动,并没有禁止进出小区。是人就要吃饭生病,就必须要采办补给。无奈的背后,是社区配送能力的先天不足。

就我所在的社区,也明确被告知,他们的配送能力仅能照顾到居家隔离的疑似患者或个别有出行障碍的人员。其他居民的生活物资从易到难主要来自三个途径。一是存货,二是几天一次的派出体健者外出采购,三是在一些业主素质相对较高的商业小区,自发组织的团购直送。

存货熬到如今基本所剩无几,团购直送门槛较高、覆盖面有限,所以普遍施行的是隔几日外出采购一次。市内每个区域只定点开放了部分较大型的商超,假设共计开放有200家商超,粗略按照每日一百万人需要外出采购,那么平均每家商超每日接待量就有五千人。就算折半,那也是每日两千多人涌入。再叠加尽可能要备足补给的挤兑心态,每个超市的货量就尤为显得不足,特别是蔬菜肉类货品就极容易发生哄抢。所以在一些人口稠密区,排长队、哄抢肉菜的视频屡见不鲜。

火星子这会儿在肆意的笑。

要想解决这个两难问题,我在搁置的文章中本拟建议志愿者、党员干部和事业编制人员派遣至超市维持秩序、加装栏杆等措施。但战役打到如今,已到了最后的攻坚战阶段,因人员外出采购的极大不确定性,与其让禁足居民呼唤“这还要多少个14天,什么才是个头”的困惑,不如采取更加坚决的手段,这也是最快速的、一个“14天”就能结束战斗的唯一手段。

“果断实施除防控相关工作外,杜绝所有的外出,包括任何个人物资采购,全部由社区统一采购配送”。

所以我才呼吁要把整个战役的重心转移到社区。只有所有的人力、物力向社区倾斜,作为酒店隔离、方舱收治、医院治疗三级隔离防治战场外,最重要的一个阵地。只有形成统一简明的行动方案,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撑,社区才能高效的执行,前期的“号召动员一万多名党员干部下基层”人员也才能各安其位、有事可做。

社区一般编制人员十来人,面对几千几万的社区人员,想全覆盖的落实任何行动都是纸面文章。在专业知识、防护装备、人员配备、物资筹配等等,都远远超出了社区组织的极限。

需要各区数万事业编制人员、党员干部充实到基层具体工作中去,不要停留在“动口”的层面。协调生活物资集采、配送,商超、药店统一关闭,直接按需派送到各个社区,再由临时扩编后的“社区行动组”按需派送到户;防护物资相应给予倾斜;调度、补充社区医疗资源,防治非病毒感染的其他疾病人员。

到今天,确诊数已经超越了七万,希望这个数字可以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敢于冲破一切的阻力,用最大的决心、最果敢的手段,去打赢这场“战争”。别让星星之火真的燎了原。暂停键已经被摁下去接近两个“14天”,多么希望,再过一个“14天”,武汉,这座城市可以再次启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