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破产重整 纳智捷退出大陆市场或成定局

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破产重整 纳智捷退出大陆市场或成定局
2020年11月28日 13:49 商学院杂志

几乎已经销声匿迹的纳智捷最近重回大众视野,原因却是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或已成既定事实。

企查查信息显示,日前经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决,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裕隆销售公司”)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申请人为北京正点未来广告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分公司。这也被视做停产一年多的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裕隆”)迈出了走向末路的第一步。有业内观点认为,随着东风裕隆销售公司进入破产清算,裕隆的纳智捷品牌退出大陆市场“已成既定事实”。

图源:企查查

对于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破产事件的具体影响以及纳智捷品牌未来发展规划等问题,《商学院》记者多次致电东风裕隆,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记者也向东风裕隆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东风汽车方面告诉《商学院》记者:“近日,东风裕隆销售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有部分人士将此解读为东风裕隆破产;而事实上,东风裕隆销售公司和东风裕隆是两家独立的法人实体,是并行的关系;由于东风裕隆销售公司长期没有经营,近期只是进行了相应的工商操作而已。另外,裕隆集团已于2017年8月新成立了纳智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承担纳智捷品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市场营销业务。”

纳智捷大7的“过山车”

公开资料显示,东风裕隆成立于2010年,由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与裕隆汽车以50:50股比合资组建,生产裕隆自有品牌“纳智捷”的产品,是集整车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的汽车制造企业。2013年,东风汽车与裕隆汽车再度以50:50股比合资组建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商用车、九座及九座以上乘用车的销售,汽车相关零部件和用品的批发、零售及进出口业务等。

东风裕隆销售公司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一事,让大众再次将目光投向沉寂已久的东风裕隆汽车公司和旗下纳智捷品牌。

纳智捷不是没有高光时刻,甚至纳智捷超前的战略眼光也曾带领纳智捷迅速拿下了大陆市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裕隆集团第三代接班人严凯泰。1989年,24岁的严凯泰在美国求学十年后归台,接管裕隆。他开始摸索适合裕隆发展的道路,一步一步带领裕隆进行企业再造。“质量要狠,管理要快,市场要准”,是严凯泰对裕隆提出的新理念。他要求,将裕隆从生产导向转变为市场需求导向,重点研发将日产车改型成最适合台湾需求的车型,产品从入厂原料到最终成品,都要经受得起考验。

1996年1月,裕隆推出新车“Cefiro风度”,此车型一经推出就打破了台湾产地车卖不过70万元新台币的魔咒,连续两年台湾销售冠军。也正是得益于此,裕隆自1996年开始转亏为盈,一路飘红,更在1997年获利逾新台币55亿元。

在2008年左右,台湾省内的新车消费已经开始趋于饱和,年销售一路下滑到20万辆以下,生产线空置率非常高,而严凯泰嗅到了大陆市场的商机,2009年初,裕隆正式发布“LUXGEN 纳智捷”品牌,2010年火速进入大陆市场。

2010年裕隆集团自有品牌纳智捷在通过与东风汽车成立东风裕隆合资公司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彼时的总投资额为4.9亿美元。

在进入大陆市场之后,严凯泰对纳智捷品牌的定义是“智慧科技车”,而纳智捷展厅也不同于其他品牌的4S店,纳智捷的展厅一律叫“智能生活馆”。

2011年,东风裕隆纳智捷甚至在上海车展上首次展示了全球首发的电动概念车Neora,也成为了最早布局电动化的汽车企业之一。

纳智捷最出名的一款车型就是SUV车型大7,十年前的车型当时的配置已经拥有夜视功能、360°全景影像、车道偏离预警、手机互联、车辆管家,除此之外,还有车载DVD功能、后排座椅躺倒,甚至有车顶液晶屏……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纳智捷品牌凭借着自己超前的意识,在市场空间里迅速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公开数据显示,在2014年和2015年,纳智捷销量达到巅峰,分别为5.2万辆和6.03万辆。2015年甚至还请来了周杰伦代言。2016年销量虽然出现了明显的下跌,但仍超4万辆。

在大7进入SUV市场尝到甜头后,纳智捷并没有顺势拓展SUV产品线,在大陆市场形成SUV蓝海的关键时期并没有搭上顺风车。因此也错过了SUV市场的红利,同时开始开拓自己并不熟悉的全新细分市场。在MPV、A级车市场推出的新车相继失利后,留给纳智捷的空间就已经很有限了。

另一方面,近几年大陆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合资车企在产品推陈出新的同时价格越来越亲民,自主品牌也在丰富产品线的同时打造品牌的高端化,以大7为例,指导价区间高达17.98万元~27.98万元,产品缺乏竞争力但售价高。2018年8月,纳智捷大7 SUV正式停产,这也被视作纳智捷品牌以及整个东风裕隆的发展困境的缩影。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纳智捷的销量仅为1947辆,这个数量仅为其巅峰时期销量的4%;今年前9个月东风裕隆的产销量分别为22辆和77辆,月均销量不足10辆。

盖世汽车研究院总监卢晏向《商学院》记者表示:“纳智捷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产品力问题。纳智捷产品稳定性缺乏,产品保值率低,产品缺乏核心定位。大7 SUV失败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纳智捷品牌旗下车型定价过高、机械素质差、产品质量堪忧这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研发能力羸弱,没有过硬的前瞻性技术。为了掩盖车型在技术上的缺陷,纳智捷选择了通过堆砌配置来凸显科技感与性价比,同时提高车型的售价来维持利润,这也成了它失败的原因之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行,对技术本就不先进的纳智捷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再加之如今市场风起云涌,自主品牌不断崛起,致力于品牌向上,合资品牌也在加速布局,价格下探,向纳智捷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品牌就更像是夹心饼干,处境的艰难可想而知。”

退出大陆市场只是时间问题

2018年1月底,东风裕隆在北京发布了品牌焕新战略,变革的方向是往自动驾驶、新能源等方面发展。根据规划,纳智捷将利用3年达到欧系水平,5年做到超越德系,媲美保时捷。即面向未来,纳智捷将实现三阶段的进化:从过去日系车的定位,拉升至现在欧系车的水准,以及未来超越德系车的目标。

现在看来,在国内乘用车市场最为红火的几年里,纳智捷没能跟上节奏,然而就在企业转型革新的关键时期,严凯泰却在2018年12月因病骤然离世,卢晏坦言:“可以说严凯泰的离世使纳智捷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在经历短暂的销量高峰后,纳智捷乘用车在大陆市场的销量迅速下滑,再加上掌门人的辞世,纳智捷已经走到末日边缘。卢晏表示:“可以说纳智捷肯定会退出大陆市场,如今看来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

纳智捷的窘态持续已久。有媒体报道早在2017年,东风汽车就已全面撤出东风裕隆的经营管理。2019年时曾有媒体实地探访东风裕隆杭州生产基地,彼时该公司已经处于停产状态。除了生产状态停滞,从2018年开始,纳智捷在中国大陆的经销商就已逐步将业务转交给其他品牌经销商。

目前国内100多家东风裕隆经销商已经基本全部退出,大部分也仅保留售后服务职能,除了一些二手车市场,能够在国内买到纳智捷的地方已经所剩无几。以北京地区为例,唯一纳智捷经销商在2019年已变为广汽三菱4S店,店内仅提供纳智捷车型售后维修服务。在官网上公布的全国各地纳智捷汽车生活馆的电话,《商学院》记者随机拨打了12个,无一接通。

尽管二手车市场还能寻觅到纳智捷车型的身影,但纳智捷作为“让二手车商颤抖的品牌”,在二手市场里它也是个烫手山芋。

二手车行业资深专家王萌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纳智捷的二手车的价格都不能用白菜价来形容,基本上已经跌成了‘白菜帮’价。一辆当年售价超过20万元的大7 SUV,四五年车龄的二手车市场成交价格已不足5万元。纳智捷在二手车市场里俗称二手车人鬼见愁,卖出一辆要烧香,买这二手车的人要么家里有矿,要么真心不懂。”

夸张的高油耗,是纳智捷最大的争议。以纳智捷旗下SUV 2015款两驱智慧型大7为例,该车型采用了较大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排量达到2.2T,同时自身整备质量较重,已达到1830kg,根据小熊油耗给出的车主众测平均油耗显示,该车型百公里油耗已达12.24L,最高油耗可达13.91L,这比官方给出的百公里8.9L的工信部油耗高出不少。

王萌告诉《商学院》记者:“在二手车市场,纳智捷车型已基本直接定义为中看不中用。饭量大力气小,小姐身子丫鬟命,维修一次快赶上保时捷了,这让消费者怎么受得了?”

纳智捷也因为费油常被段子手们编排:“纳智捷,中石化和中石油战略合作伙伴”、“纳智捷车主都会高兴两次,买车那次和卖车那次”、“纳智捷车主的电话一般都打不通,因为加油站不允许接电话”……

段子背后,也是纳智捷越来越不被认可的客观事实。但如果把纳智捷的失败全部归结于“费油”一个原因,也并不完全准确。纳智捷最本质的问题还是要落实在产品层面,研发水平停滞、产品战略出现问题,纳智捷的用户口碑崩塌、车型更新慢、售后“跟不上”……这一系列的原因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产品保值率低。王萌进一步表示:“纳智捷的车型存在外观半山寨、技术老套、配置花哨、网点少、配件贵、管理差等一系列问题,这也直接导致纳智捷就连在二手车市场都已经站不住脚了。”

2011年在纳智捷进入大陆市场之时曾经有过豪言:“以华人60年造车工艺及高科技智慧成果,承载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使命进入大陆市场,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智能出行的选择。”

尽管纳智捷有着前卫的战略眼光和雄心壮志,但随着研发水平停滞不前、产品布局失利、掌门人的辞世等一系列原因,现在它已无力回天,再看这段话更多了悲凉意味。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背靠“新四化”浪潮迅速发展,车企在加足马力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同时,也加速了边缘车企的淘汰赛。

今年以来,不光赛麟、博郡、拜腾等新势力车企遭遇破产危机,就连传统车企力帆、华晨也在倒下,合资品牌东风雷诺已退场,而这或许也是纳智捷品牌的结局,虽然令人唏嘘,却是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