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10”被扣分,家长怒了:计算器算的,老师解释后却被打脸!

“100÷10=10”被扣分,家长怒了:计算器算的,老师解释后却被打脸!
2024年01月09日 15:42 成长公社

小学生作业到底难不难家长说的可不算,相信不少的家长都感受过,自家的学生边写作业边哭的场景,有时候家长也会因为学生的解题答案捧腹大笑,那么,现在小学生的作业到底难不难呢?

尤其是数学,它的算术题不仅仅局限在机械化的数字,还加入了生活实际和思维能力,并不是那么容易被算出来的。

孩子的作业难,不仅孩子发愁,辅导孩子功课的家长也头疼不已,有时候都不禁怀疑自己的智商了,不过也有一些家长看到孩子的错题,产生了质疑,认为自己做的并没有错。

深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刘先生,不论再忙再累也不会落下对孩子功课的辅导,也正是家长的重视,才让孩子成绩总在班级前列。

这天检查完孩子功课的刘先生,确定没有题目错误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结果第二天孩子回家后告知父亲有一道题错了。

题目是这样的:

一百米的铁路要用几根十米的铁轨铺?

孩子的回答是100÷10=10(根),但老师却给了一个大红叉。

刘先生看到后觉得十分愤怒,便打电话同老师讨说法:自己是用计算器算的,绝对不会错。

老师听后给刘先生解释道:一条火车轨道的铁轨有两条,所以应该要用到二十根。这道题不但锻炼了孩子的算数能力,同时还需要孩子们结合实际来作答,刘先生也知道自己被打脸误会了老师,赶忙给老师道歉。

但这件事情,引起了网友的轩然大波:

网友1:你让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玩套路,怎么不让二十七八的老师研究核弹呢?

网友2:我还说要四十根呢,现在都是双轨的。

网友3:反问老师,你这是考的数学还是脑筋急转弯,有些孩子都没出过门上哪知道铁轨是双的。

不难看出,现在的考试题目,似乎确实是难了一些,难在了哪里呢,自然是对于孩子思维的考验。

即使感觉自己的数学学的再好,考试时候也难以获得好的分数。所以父母们辅导孩子作业,千万不要遏制他们的思维发散。

无独有偶,佛山的一位老师给四年级小学生布置了一道“奇葩”作业:要求学生在家数1亿粒米。

随后,这道“奇葩”作业在网上沸腾起来。

有的家长和网友们一起嘲笑、讽刺出题老师,有的家长却不声不响地引导孩子完成了“不可能任务”。

这些孩子,有的用乘法的概念,先数100粒米,再乘以相应倍数,了解1亿是什么概念;

有的用体积的方法,先用容器测量1000粒米的体积,再通过倍数相乘的方法,结合建筑体的体量,去感受1亿粒米的体量。

同样的作业,却有不一样的思维。

许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给孩子出题要像脑筋急转弯一样角度“刁钻”,有什么意义呢?

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开发脑力,因此最忌讳的事情就是死记硬背,这样只会让孩子成为“书呆子”套用死公式,完全不会思考题目的深刻含义。

题目中如果加入了创新思维,死知识就会完全不够用,孩子们就要开动脑筋运用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思维自然会变得活跃,思考问题也就会有多方面的想法。

学来干什么?步入社会真的能够用得到么?

这是许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只是用来解决试卷上的题目,对我们的生活起不到任何帮助。

而题目中的新颖之处,可以让孩子们多加思考,从中学到一些自己总结的经验,就可以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

培养孩子做多面人才,家长的助力不可或缺。

现代社会提倡素质教育,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会有一些新颖的题目出现,许多父母或许还是觉得学校是学习的地方,这些知识对孩子并没有帮助。

这就需要父母及时地跟老师沟通,提出质疑并学会理解,然后配合老师一起,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多让孩子了解生活常识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极度重视孩子的学习,却忽视了孩子的生活能力,孩子除了学习一无所知,这样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局限性。

学习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许多人学业结束后无法在社会生存,父母要做到的首要一点就是让孩子能够了解生活的常识,多见识一些其他人不了解的东西,有助于脑力的发展。

2、多鼓励孩子进行创新

创新能力是普通人所缺失的,很多孩子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创新便是要求我们能够透过表象看其本质,只有明白深层才能知道它能够运用的场所。

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让孩子的大脑快速运转,时间长了后就能够开拓思维。

3、帮助孩子建立大局观

许多小孩子认为学习无用,生活中没有语文没有数学更没有英语,因此会对学习产生抵触感。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要从小给孩子树立大局观,从细节处委婉地告诉孩子学习的用处,并不是用来考出高分而是真正生活中的作用。

比如告诉孩子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研究是不会少的,现在学习的数学就是将来的铺垫,根据孩子的喜好侧面点出,让他们更好理解。

孩子能够变得更加优秀,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师最愿意看到的,老师在用心辅导孩子的同时,也需要父母的配合作为辅助,父母对于不理解的事情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以免造成误会让孩子失去对老师的信任,缺失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