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力,摄影师的升级技能

编辑力,摄影师的升级技能
2024年06月18日 17:32 摄影世界
彼得· 范· 阿格塔梅尔在编排课程中。巴黎,2024,潘超群 摄

沃克 · 埃文斯 ( Walker Evans ) 说过: “摄影即编辑——先拍摄,后编辑。在知道自己的需求后,就必须进行编辑了。” 著名摄影评论家、作家大卫 · 坎帕尼 ( David Campany ) 在自己的文章中也提到,“影像之间的含义,与影像本身的含义一样多”,“照片很少是为了独立存在制作的……” 这些话都说明了编辑 (Editing)和排序(Sequencing) 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照片的编排与拍摄本身同等重要,有些时候甚至更重要。

在我们的马格南课程中,关于摄影作品编辑与排序的学习占据了不小的比重。本期我与大家分享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学习和思考。

01

照片的选择和排序决定了讲故事的能力

这里的 “编辑”并不是指调整色彩、改变影调、二次构图等这些后期操作。“编辑 (Editing) ”其实指的是“图片选择”,即在为某个项目拍摄的大量图片中,选择出最符合主题和表达的那些图片的过程。

我个人觉得 “编辑”可能是整个流程中最复杂的部分,因为我们很难摆脱对照片的个人情感,同时在一个完整的图片序列中,好的照片并不一定是合适的照片,所以要选择出 “正确”的图片是非常困难的。而图片的选择对于后面的排序又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排序”相对比较好理解,就是将选择后的图片,依照某种方式进行排列,并通过由排列产生的流动性和视觉延续性,来讲述故事或传递情感。

对于“排序”,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没有正确的排序,也没有最好的排序。即使是最优秀的摄影书,也只是摄影师在出版时,依照自己的思路呈现给世人的视觉效果。换句话说,图片排序是一种视觉解决方案 (Visual Solutions) ,不同的排序会使整个图片叙事变得更有力量,也会消融某些情绪,其核心是反映 “你想要表达什么”。

相比起视频、音频,静态图片本身在叙事能力上是比较弱的,所以摄影师发明了用一系列图片讲故事的方法。从罗伯特 · 弗兰克 (Robert Frank) 开始,到更加 “观念”的当代摄影,这种方法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无论是摄影书、摄影展或者是杂志报道,要想把故事讲好,图片选择和排序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各种图片呈现形式中,每一张图片总是与前后的另一张图片或多张图片相互关联。比如在摄影展中,我们看某一张图片时,眼角的余光也会看到挂在两边的图片,目光从一个影像移动到下一个影像,流畅、合理、有趣的内在逻辑,可以保证叙事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马格南办公室随处可见的印刷小样。巴黎,2024。潘超群 摄

02

马格南摄影师的编辑思路

在我们课程中,不少马格南摄影师分享过自己的图片编排方法和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

马克 · 鲍尔 (Mark Power) 和彼得 · 范 · 阿格塔梅尔 (Peter Van Agtmael) 这两位不同年龄的马格南摄影师喜欢的编排方式出奇的相似,他们都强调理性的考量和感性的想象。他们认为摄影图片的编排是可以借助 “外力”的,比如参考其他艺术形式,特别是诗歌和音乐。我们可以在编排时,将源自这些艺术形式的节奏感和韵律性融入作品中,这也是为什么不少摄影师在做图片编排时都很喜欢边听摇滚乐边工作。

两位摄影师也都认为图片编排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元素相关、色彩关联、形式延续、意义延续,等等。总之,视线游弋时产生的视觉残留感受所能关联的要素,都可以作为编排的线索或依据。同时,在这些基本规律之下也要注意利用节奏的变化,不要形成可以预测的规律,以免让读者感受到重复的无趣。

杰罗姆 · 塞西尼 (Jérôme Sessini) 则认为 “没有惊艳的图片,只有连续的故事”。他在编排中非常强调减弱单张图片的重要性,强化组图之间的关联性。不够好的图片固然不行,但有时候太过于突出的图片,可能也会伤害整个系列的流畅性。换句话说就是在项目中,选择任何一张图片的目的都是为整个项目服务。

不同于常用的线性编排方式,斯图尔特 · 富兰克林 (Stuart Franklin) 在课程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 “洋葱式”编排方式,即在编辑过程中对已有的照片进行 “分圈”。核心圈需要选出最能够表达和代表项目 “意义”的那些图片,接着次一圈选择与之可能有联系的图片,最外圈要寻找前两圈缺失 (Missing) 的图片。三圈图片选定之后,再重新打散进行排序,其中核心圈的那些图片就可以以某种 “韵律”的方式分布在项目的各个部分,确保项目的核心表达可以在整个编排中被不断强调。这种方法能够产生平衡的视觉能量,尽可能规避编排中常见的 “头重脚轻” 或者 “开篇太慢”等问题。

如前文所说,其实没有一种 “标准”或者 “正确”的编排逻辑,每位摄影师都有自己的编排方式。在课程中,我们发现有时摄影师自己也无法准确解释每一张图片与其前后图片的关联,换句话说,“直觉” 或者 “妥协” 可能也是一种无意识的编排方式。

斯图尔特 · 富兰克林在图片编排过程中。巴黎,2024,潘超群 摄

03

我的经验分享

Tips 1

进行图片编辑前,一定要打印照片小样

这个看起来简单的小步骤非常有效。实体照片的编辑排序要比在电子屏幕上方便很多,可以随意挪动也可以倒置翻转。很多马格南摄影师也是这样做的,他们会把图片摊开在家里或工作室的地上、茶几上或者贴在墙上,有闲暇时都会去看看,如果有了什么灵感就可以立刻进行调整。如果可以看到对自己的照片 “祛魅”,甚至开始有些厌烦自己的照片了,编排也许会更客观一些。

用于排序的印刷小样。潘超群 摄

Tips 2

没有正确的排序,只有适合的表达

适合自己的、最自然的方式,就是最好的编排方式。排序这件事情其实没有对错之分,所以重要的就是给予足够时间,不断进行尝试。在有主观逻辑的基础上,不扼杀任何可能性。我自己的排序习惯是 “组群式”,即在选定的图片中首先尝试挑出可以成组的那些,通常是 2-4 张图片一组,之后再尝试给这些选定的组合进行排序构成群体,而无法列入组合的那些图片,就可以成为组合前后和组合之间的过渡选择。

Tips 3

选择比排序更重要

选择的图片不同,排序后带来的叙事性或情绪性会完全不同,所以千万不要在选择的过程中 “放松” (这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 。我自己喜欢的方式是 “掐头去尾”,将一定会选的照片和一眼 “垃圾桶”的照片先挑选出来,再将其他的照片进行多次排列组合,不断尝试,直到获得预期数量的满意照片。

利用视觉延续性的排序。选自潘超群的摄影项目。

Tips 4

排序过程中最困难的可能就是首图和尾图的选择

这一点上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技巧,我自己的习惯是用首图来确定整个项目或系列的 “摄影语言”,即最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而尾图通常则用来再次强调 “情绪”,即能够代表整体情绪表达的图片。

有时候图片的组合会比单张更有力量。选自潘超群的摄影项目

Tips 5

勇于捍卫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的图片编排收到很多不同意见,重要的就是在汲取意见之余,勇于捍卫自己的想法。那些在经过质疑后,你依然非常坚持的,一定是你最想表达的东西。

有时候我会觉得,图片编排就像一个没有参考答案的拼图游戏,整个过程几乎可以是无穷无尽的,在 “玩”的过程中,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快乐。就如这篇文章,我们只能写到这里,但是有关图片编辑与排序的探索,却不应该在这里结束。好了,我们下期再见!

潘超群

摄影师,中文摄影播客频道 Photo Reason 主理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