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内外需和双循环 | 《财经》社评

出海、内外需和双循环 | 《财经》社评
2024年07月01日 18:11 财经杂志

一段时间以来,出海热度再起。一方面,电商平台从国内鏖战到国外,将中国的制造能力和价格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很多厂家不满足于做世界工厂,提出要从做世界工厂升级为到全世界做工厂。

出海的热度和能量是中国制造业综合优势的充分体现,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发挥了重大支撑作用,是中国经济固本培元的关键一招。上半年“三驾马车”中出口依然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围绕出口的制造业投资的发力,也成为对冲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的关键力量。

在火热情势的背后,当前围绕出海亟待厘清若干观念误区。针对中国出海热,海内外关于中国产能过剩、国内需求不足等等议论又起。此外,很多学者在不认同中国产能过剩论的同时,也认为为避免国际打压,减少经贸摩擦,以及化解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过高的风险,应把主要精力放到拉动内需上等等。

这些关于中国产能和内外需的错误认知大都缺乏历史和全局的眼光。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本身就犯了一个“逆全球化”的观念错误。在一个全球化进程推进数十年的世界里,纯粹的“中国产能”是不存在的。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产能,从一开始就是国内外资本、技术叠加中国庞大而工资成本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大军而共同打造的,其间经历了两头在外、来料加工、贴牌代工等五花八门诸多形式。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自身市场的需求和购买力还蓄势待发,加之国家本身在创汇需求下的出口导向政策,“在中国为世界生产”是诸多外企和民企的自然选择。

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内需和相对应的国内市场开始蓬勃发展,日益壮大。“在中国为世界生产”也与时俱进转化为“在中国为世界和中国生产”,而中国的内需对于全球产能的消化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仅仅举出苹果手机和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消费量这两个例子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与此同时,随着自身技能和实力的提升,中国本土制造业的“走出去”愿望和动能也与日俱增。

与发达经济体的历史经验相对照的话,中国制造业的主动出海算是比较“滞后”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为世界生产”的分流作用,另外也是因为中国国内市场足够巨大,在相当长时间内足够内资企业施展拳脚。这和日本市场相对狭小,日资企业相对较早就直接去国际市场竞争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在经历了国内市场的历练和厮杀,以及在代工过程中对国际市场日益熟稔之后,中国制造的锐气和勇气日益令世界刮目相看。从某种意义上讲,说中国制造从国内“卷”到国外也不无道理。当前来自国际层面的反弹,除了“学生”对“老师”的传统国际市场份额的分流,还有部分是因为国产替代本身对外资在中国国内市场的份额形成了客观的“挤压”。

应对国际层面的反弹,出路在于继续联手共同做大蛋糕,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同时发力消化世界产能。对中国而言,把性价比不合适的冗余产能让渡给发展中经济体,以及扩大内需更多消化自身和国际产能,都是可行之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各方共同打造的为世界生产的中国产能,仅靠中国自身显然是无法完全消化的。中国制造业自身更不能仅仅为内需而自我设限、自缚手脚甚至削足适履。

中国式现代化是巨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这就意味着共同富裕和内需的持续扩大是一个长时段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年数亿农民工的入场,本身就意味着劳动力的阶段性超常规充分供给和相对于资本与技术相对偏弱的议价能力。这是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阶段。即便如此,中国依然通过成为世界工厂解决了数亿人的脱贫问题,为世界瞩目,也被联合国特别加以表彰。

内外需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关键是如何在动态的平衡中尽可能趋利避害。当前面对一些经济体“高墙小院”的图谋,最好的应对之道显然不是退守到自己的地盘内,而是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大循环,继续出击拥抱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如此才能确保自身始终在国际创新共同体内参与高水平竞争与合作。而在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下,有时也可以主动让渡一些市场,以换取更长时段和更大范围的长治久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