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比赛中,第一名叫冠军,第二名叫亚军,第三名叫季军。冠军和亚军,冠亚二字,从字面都好理解,那第三名为啥叫季军呢?
首先说冠军这个词,其实早在《史记》中就有了,它是有典故的。《史记·项羽本纪》提到:“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冠军的典故,梗概如下:
当年秦国攻赵,楚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起兵救赵。楚王器重宋义,让各路将领归宋义统管,宋义号称为“卿子冠军”。
项羽认为秦军强大,楚赵内外夹击,才能破秦兵。但宋义想看秦赵相斗,坐收渔利,所以中途就按兵不动。两人意见不合,于是项羽杀了宋义。
项羽亲自统帅后,就有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巨鹿之战。在这一战中,项羽引兵渡河,沉掉渡船,凿破炊具(釜),最终大败秦军,闻名诸侯,这也是成语“破釜沉舟”的由来。
冠字,本义是帽子。帽子戴在头顶,于是冠又引申出顶端、首位的含义,冠军的冠,这样就好理解了。冠军一词,语出古代战争,这也是为何会有这个军字。
至于亚军,稍微好理解一些。亚,就是次于,仅次于冠军的第二名,自然可以称为亚军。
那季军的季该怎么理解?
我们都知道,古代兄弟排行,从长到幼,一般按伯仲叔季的次序。所以季字,常指最小或最末,比如季女,可以指小女儿。
一方面,通过《礼记·月令》,我们知道,四季还有这样的细分之法: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孟春之月,就是春季第一个月,仲春之月,就是春季第二个月,季春之月,就是春季第三个月。
季,本来没有第三的意思。季春,是指春季最末的月,但又刚好是春季第三个月,季字,就被人们拿来,和第三关联了起来。
另一方面,季字有最小或最末的意思,体育赛事颁奖时,通常都是颁给前三名,第三作为获奖者的最末,季军的名号,本就说得过去。
其实除了冠亚季军,还有一个殿军。
殿军,古代指行军时,走在最后面的军队,可以理解成殿后的。
后来殿军,引申为指考试或比赛时名列最末的人,有时候也指入选的最后一名。
季和殿,都有最末的意思。取前三名入选获奖时,如果称呼最后一名,似乎季军和殿军都可以。因此有人持这样的观点:第三名称殿军也合适。
第三可以称殿军,那是一些学者的观点。但在大众的认知里,似乎已普遍接受了第三是季军,第四是殿军。
殿字,本没有第四的意思。但有人说殿军走在三军之后殿后,三之后是四,所以人们就把殿和第四联系在了一起。
注:卿子,一般认为是像公子一样的尊称。
原文:第三名为啥叫季军?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