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30年后,它又回来了!

“消失”30年后,它又回来了!
2023年09月20日 09:39 环球网

来源:北京海淀

这条鱼

你认识么?

它就是

北京市重点保护水生动物

也是近三十年在海淀首次发现

花䱻

9月初,海淀区水保水生态多样性监测项目小组在“三山五园”水系中,进行采样作业时发现三尾北京市重点保护水生动物——花䱻(huá),学名:Hemibarbus maculatus。

经水生态及鱼类专家确认,该鱼种为近三十年来首次在海淀鱼类调查中记录,也是北京地区可查文献中该鱼种获得鱼体实物最多的一次。

注: *䱻字正式写法应为左侧鱼字旁右侧骨,即(鱼骨),因输入法字体库无此字,暂以“䱻”表示。

记者来到花䱻首次发现地——北旱河,海淀区水生态监测项目负责人,也是花䱻第一发现人张路杨向记者介绍:“在北旱河夏季鱼类多样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监测过程中,我们首次发现花䱻。当时在桥上看到了水里面有类花䱻种群。在经过了科学的、形态学的鉴定后,确认它是北京市重点保护的水生动物——花䱻。”

北旱河发现花䱻的具体水域

参考书目为《北京鱼类和两栖·爬行动物志(王鸿媛编著,1993年版)》和《北京及其邻近地区的鱼类——物种多样性、资源评价和原色图谱(张春光 赵亚辉著)》

据介绍,花䱻属鲤形目鲤科䱻属,主要以各种底栖无脊椎动物包括虾、昆虫幼虫等为食,一般生活在水体清澈、水质优良的水域,对水质、水生生境及伴生生物多样性都有较高要求,可以作为健康水体的指示性鱼类。

由于城市建设及人类活动影响,花䱻在北京地区种群数量下降明显,分布区退缩较大,种群由原有水体中广泛分布衰退为仅在零星点位有记录,甚至趋于消失不见。

在2013年出版的《北京及其邻近地区的鱼类物种多样性、资源评价和原色图谱》(张春光 赵亚辉著 )中,其资源情况描述为“近年来在本地区野外实地调查期间未曾见到”。因此在2022年发布的《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中,花䱻被列为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记者在岸边看到

河水流速较缓,水体较为清澈

水草种类较多,河岸边有菖蒲等喜水植物

海淀区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李苑菁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发现花䱻给了我们特别大的鼓舞。这一次不是偶发性地观测到重点保护野生鱼类,而且是本土鱼类的再次回归,更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这说明,我们的治水思路是正确的,恢复生境,才是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第一步!”

注: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在确认花䱻种群存在后,研究人员进行了合法的个体捕捞。“我们发现的花䱻是有梯队的,就像是有爸爸妈妈加上鱼宝宝,体型有一定的差距。”李苑菁向记者介绍,“我们水生态监测工作组今年在全区8个水域进行监测,共200余名工作人员参与,监测范围涵盖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水生植物、鱼类、鸟类等多个生物类群,希望之后还能传来更多的好消息。”

工作人员正在运用水深丈量仪测量北旱河水深

此次,在海淀“三山五园”地区相邻的两个水体中均发现该鱼种,正是对海淀水生态不断向好,“水清岸绿”计划实施颇有成效的真实写照。

自海淀区全面实施“水清岸绿”行动计划以来,通过水循环水网建设、河道治理及水域景观提升,河湖生态及滨水空间环境不断提升,“三山五园”地区历史水貌不断恢复。下一步,海淀区水务局将继续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在水生态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加大监测水域覆盖面,以更广阔的监测视野反映海淀水生态健康情况,为海淀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