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兵马俑改变的村庄

被兵马俑改变的村庄
2024年03月29日 15:52 环球网

1974年的春天,一束光照亮了骊山脚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地下军团”,近8000个秦兵马俑鲜衣怒马、千人千面,惊艳世人。而这束光,不仅照亮了一段荡气回肠的辉煌历史,也照亮了一个小乡村的别样未来。

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发现地,西安市临潼区秦陵街道西杨村自此迎来“高光”时刻。也是从那时起,这个小乡村和“兵马俑”相互守望。50年来,关于兵马俑的每一次“发现”都令人炫目;50年来,小乡村的每一次变迁都与兵马俑紧密相连;50年来,悠远历史与诗意烟火交融、碰撞,不断创造着奇迹,续写着精彩。

1

古与今碰撞

小乡村有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3月12日,中午的日头正好,晒得人暖洋洋的。坐在门口的长凳上,抽两口旱烟再呷几口茶,杨志发舒服得直眯眼。

“杨叔,又来人了!”一阵爽朗的招呼声打断了杨志发的“好梦”。听声儿是熟人,他慢吞吞地起身,把烟袋锅子在鞋底上磕了两下,这才笑着迎了上去。

领着来人穿过那扇写着“秦俑发现人文化馆”牌匾的木门,听着熟人介绍厅里那些记载着自己“丰功伟绩”的陈列柜,直到在一个堆满书籍的案几前落了座,杨志发始终淡淡地笑着。

作为兵马俑发现人之一,88岁的杨志发虽然记忆力大不如前,但那段50年前的往事却深深地烙在他的心里:“忘不了,永远也忘不了!”

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春天。1974年3月29日,杨志发和同伴在村西南的柿子林抗旱打井。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䦆头挖下去,会让“沉睡”2000多年的秦俑就此“苏醒”。

更没想到,这一䦆头,不仅创造了考古史上的伟大奇迹,也改变了他们和整个西杨村。

随后,在那片土地上,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成立,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也陆续发掘开放,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西杨村的“春天”来了!

“这几十年来,兵马俑越来越火。咱村和兵马俑只隔了一道墙,游客只要来了,就会到村里转一转。”慢慢地,西杨村开民宿、做陶俑、卖工艺品的人越来越多,杨志发也有了新的营生:在景区签名、在家里办文化馆、和儿子成立直播团队,把兵马俑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千年之谜,永恒之美。历经半个世纪,兵马俑的神秘面纱被一点点揭开,不仅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娓娓道来,也在古与今的碰撞中,为小小的西杨村创造了更多可能。在这里,时代史诗与人间烟火相得益彰;处处可见的文化元素,催生了创业创新的热潮;村里村外游客如织,每天都与世界“接轨”……先一步吃上“文旅饭”的西杨村,在一次次变革中美起来、富起来。

“靠山吃山、靠俑吃俑”。为了做大旅游产业,2018年由几个村合并而成的秦俑村应运而生。西杨村作为其中的一个组,全部并入秦俑新村,村民们依靠民宿、餐饮、兵马俑工艺品制作销售等,过上了富足和美的新生活。

送走一拨客人,杨志发又坐在门口的长凳上打起了盹。而他的儿子杨建斌,也为当天的直播忙活起来。

2

新与旧交织

小产业闯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兵马俑出土那年,杨晓娟才一岁多。在那之后的三四年,她只是懵懵懂懂地记得,父亲、母亲和姐姐都曾在当时的考古队上过班。年幼时她一度以为,那些深埋在地底的“泥人人”没啥用处,直到渐渐懂事她才意识到,自家村出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

“听老人说,1976年一号坑开始大开挖,来的都是北京的专家,场面壮观得很!”时至今日,51岁的杨晓娟讲起那段故事时依然神采飞扬,“我6岁那年的国庆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一毛钱一张门票,来的人那叫一个多。”

蜂拥而至的除了游客,还有一个接一个的机遇。背靠兵马俑,曾经的西杨村人人都做起了小生意。有的在景区兜售纪念品,有的在家门口推销土特产,有的开农家乐招揽客人……杨晓娟也找到了一些“新门道”,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始终围着兵马俑打转儿。

“20年前我就在兵马俑市场卖货,后来又开了一家厂子,专做兵马俑工艺品雕刻销售,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杨晓娟性格泼辣、能说会道,在这期间结识了不少外国游客,“他们来我这儿,最喜欢的就是体验兵马俑制作、品尝农家饭菜。”

而这,也给了杨晓娟新的启发。2017年,她和丈夫把自家的几孔老窑洞翻新改造后,建起了一家名为“秦俑村窑洞庭院”的特色民宿。14间窑洞客房连带餐饮,两口子雇了十来位村民,还是忙不过来。

洒满阳光的院子、点缀其间的花丛、挂在门前的灯笼,亭台间流水叮咚、鱼群嬉戏、绿植环绕……杨晓娟的窑洞庭院古色古香、韵味十足,一到节假日经常“一房难求”。

为啥这么受欢迎?杨晓娟说,她的窑洞庭院其实别有洞天:前院是精心装修的新窑洞,木制大炕、帷幔流苏,既典雅又新潮;后院则保留着两孔年代久远的老窑洞,青砖铺地、泥巴糊墙,既古朴又简单。游客可以在新窑洞里体验纯朴的民俗风情,也可以在老窑洞里享受亲手制作兵马俑的乐趣。

在这新旧对比、新旧交织中,不光杨晓娟的小院越来越火,阿攀客栈、沐光小院、兵马俑主题民宿等也成了网红打卡点。

小庭院大经济,小产业大空间。如今在秦俑村,获得市级以上美丽庭院的民宿有96户,70%的村民从事民宿、餐饮、工艺品制作销售等,年人均纯收入达五六万元。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干的新局面正给秦俑村闯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光与影重合

小窗口看见“未来式”美丽乡村

跑了一上午,接待完来自广西的游客,秦俑村导游李晓绒回到村里的一处农家乐。随便吃了两口后她就守在门口,一边背英语讲解词,一边等着下一拨游客到来。

在村里当导游,每天为游客讲解秦文化变迁、文物背后的故事及当地的风 土人情……这份“家门口”的工作,41岁的李晓绒已经干了16年。在秦俑村200多名村民导游中,她是“资深”一员。

“往年还有淡季,但这一两年来兵马俑旅游的人爆满,天天都是旺季。”尽管每天忙得团团转,李晓绒却越干越有劲。用她的话说,如果没有兵马俑,自己会和村里大多数妇女一样,不是进地干活,就是外出务工。

改变源于2007年。那时候,随着兵马俑景区日渐完善,中外游客呈“井喷式”增长,景区导游就算连轴转也接待不过来。咋办?开设导游培训班,吸纳周边符合条件的村民加入进来培训上岗。李晓绒也成了其中一员。

“在村里做导游是份很好的工作。但要吸引游客,除了要把和兵马俑有关的历史文化摸清吃透,还得讲得生动、讲得有趣才行。”这些年来,李晓绒每接一场解说就能挣100多元,旺季时一天能接三场。说话间,又来一个团,她赶紧拿上印有兵马俑图案的小旗子迎了上去。

午后的阳光照在古色古香的村道上,浓浓的烟火气升腾起来。漫步村中,秦风汉瓦式的花园建筑、随处可见的兵马俑工艺品,将古韵美和时尚感完美融合,成为这里最具标识的“邀请函”。

听着导游讲解,循着历史的印记一路探寻,仿佛开启了一场延续千年的时空对话。而这种感觉,在到达兵马俑一号坑旁的VR影院时更是达到顶峰。

只见大屏幕上,秦俑步兵、骑兵、长矛方阵、战车队于战鼓中集结;画面一转,青铜水禽幻化成真、贩夫走卒络绎不绝、茶肆酒馆幡旗挂起……光影流转间,VR科技让游客瞬间穿越到两千年前。身处其中,就像站在时光的路口,一边是历史深处,一边是现代繁华,让人震撼不已。

兵马俑是一处活着的文物宝库。在秦俑村党支部书记杨临潼看来,兵马俑更是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历史文化的魅力被放大了,村里最吸引人的地方被放大了,“未来式”的美丽乡村也有了清晰雏形。

古今融合,交相辉映。千百年来,兵马俑虽静默无声,却蕴含着万千语言,不断向世人讲述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秦俑村也在时光交错中,一步步捕捉着自身独特的地域魅力和文化密码……(记者 黄敏 赖雅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