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回归诗坛新作《后山开花》,找寻她“在尘世里的一处位置”

余秀华回归诗坛新作《后山开花》,找寻她“在尘世里的一处位置”
2024年04月29日 12:16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安绮】余秀华和她的诗歌曾在国内诗坛掀起浪潮,成名后,她并未停下脚步,继续在诗歌的世界里寻求更多的个人表达。近日,继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之后,余秀华携个人第四部诗集《后山开花》回归大众读者视野,继续用忠诚于自己的文字,抒发她对乡土、对世间的炽热的爱。

4月26日,作为南宁“八桂书香周”的压轴活动,余秀华在《后山开花》新书s分享会上和独立音乐人程璧一起与线上线下众多读者畅谈诗歌、音乐、爱情、女性成长等话题。

《后山开花》 余秀华 著(主办方供)

暌违八年,再度回归诗坛,余秀华自称完成了写作的使命,因为“我所有的爱里面,对文字的钟情经久不衰”,而在最忠诚的文字面前,“一切的苦厄都成了配菜”。

这本书是余秀华的第四部诗集,收录其近年来新创作的诗歌150余首,对故乡的深情,对亲情、爱情细腻的坦诚,对日复一日生活的敏锐感悟,一如既往地呈现在余秀华充满个性的诗意语言里;同时,加入了对生活本质更深层面的思考,整体更趋成熟。

“我可能是个小小的‘天才’,但我还需要把诗歌写得更好一点”在离开大众读者视野的这些年,余秀华一直没有停止创作,她经常会在个人公号更新诗作和随笔,并参加一些诗歌节。谈及新诗集的创作,余秀华认为都是自己日常生活的表达,即便经历了许多事,但其诗歌里的情绪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变。

在她看来,诗歌写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小我”,生活是什么状态,呈现出来的文字就是什么样的;人们对社会、对天地的思考,都是从自我出发的,“小我”慢慢张开后,才形成“大我”。与此同时,诗歌不应是说教,也不是为了鼓励或引导,而让读者能从她的诗歌中了解余秀华这个人是如何生活和思考的,希望读者能从她身上体验到一些正向的或反向的思考。

故乡在余秀华的心中,是一推开门就能望见的成片稻子、麦子、油菜花……是五谷丰登的江汉平原,这让她有很多机会观察它们,她的诗里,自然会出现那些陪伴她成长、触发她创作灵感的植物与庄稼。余秀华说:“我觉得很幸运的是,这些庄稼、这些植物给了我生命最初的滋养。我和程璧一样,我们都是被这些庄稼和野草滋养起来的清澈的灵魂。”

余秀华那些引发大众追捧与共鸣的诗句,大多与爱情有关。在新诗集的序言里,余秀华自谦称,写的都是“小情小爱”,但在人人都在找寻价值感的当下,这些本真的、极具野生力量的“情与爱”,尤显珍贵。渐渐逝去的故乡、离经叛道的爱情、纯粹坦诚的欲望、破碎而仍怀抱希望的生活……余秀华用诗歌梳理着她的得失,找寻她“在尘世里的一处位置”。

《后山开花》 余秀华 著(主办方供)

余秀华的前半生几乎从未踏出故乡横店——一个湖北的小乡村。成名后,她去的地方慢慢多了起来,看到的生活越来越多元,舞台也越来越大。余秀华性格中的勇敢在让她直面生活苦痛的同时,也令她愿意去进行更多的尝试,并没有因身体的残疾而放弃拥抱成长的可能性,更希望能用诗歌传递出女性对爱、对美,以及社会对女性的期望等问题的思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的身体残疾一直伴随着我。然而,诗歌就像一双翅膀,帮助了我飞翔,飞升到难以预料的广阔之地。我知道,另一个版本的自己已经蛰伏在阴影中,随时准备向前冲出。当诗再次遇到身体时,我渴望看到这段想象力的旅程将如何在舞台上展开。”余秀华说。

《后山开花》新书分享会(主办方供)

“她把灯点燃/她知道灯盏的位置,知道一根火柴的位置......”独立音乐人程璧在现场首次演唱了由她谱曲的余秀华的诗歌《手持灯盏的人》,清亮婉转的吟唱将诗句的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余秀华也即兴朗读了这首诗作。

余秀华的诗歌具有大胆绮丽的想象力,而她对生活苦痛的描述,力透纸背,光明坦荡,给人以生命的鲜活力量。谈及对诗歌的情感和认识,余秀华坦言,“诗歌是语言的明珠,如果想伸手够得着明珠,你需要入心入魂。我个人觉得不读诗歌也没有关系,只要你活得很快乐。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诗歌的教育,没有诗歌的滋养,总是有一点粗鄙的。人可以没有诗,可以不写诗歌,但是要诗意的活着。”(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