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总统竞选期间提出将“驻立代表处”更名,引发岛内关注

立陶宛总统竞选期间提出将“驻立代表处”更名,引发岛内关注
2024年05月15日 06:36 环球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立陶宛12日举行总统大选首轮投票,现任总统瑙塞达民调领先,预计将在26日的第二轮中赢得选举。而瑙塞达在竞选期间提出将“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更名,引发岛内诸多关注。

台湾《中国时报》13日称,民进党当局2021年在立陶宛成立“台湾代表处”,目前台当局在“非邦交国”设立代表处,绝大多数以“台北”冠名,使用“台湾”的除了立陶宛外,只有未受国际普遍承认的索马里兰。早在2022年1月,瑙塞达就表示立陶宛外交部允许台当局以“台湾”名义开设代表处是个错误。日前他再次呼吁改善与中国大陆的关系,称台设立代表处应根据国际标准采用“台北”一词,而不是“台湾”。立陶宛12日总统大选的8位候选人中,包括瑙塞达在内,共5位表示支持“台湾代表处”更名。

针对立陶宛总统的表态,台“外交部”表示尊重,但台“外交部长”吴钊燮则称“台湾不会接受,代表处名称不会被改变”。国民党“立委”王鸿薇称,民进党当局近年来极力配合立陶宛,还将半导体技术奉送给立陶宛企业,当时连驻外代表都反对。在这种情况下,立陶宛还想更名,不就意味着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黄奎博称,立陶宛总统掌握外交和国防大权,台“外交部”相关回应听起来很消极,且没有什么筹码与立陶宛协商,而“立陶宛政府已出现加强与大陆关系的声音,台湾反而成了筹码”。

台湾联合新闻网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立陶宛自1991年建交后,双方关系基本一直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直到2021年3月立陶宛同意开设“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后才急转直下。根据大陆商务部的资料,立陶宛曾是中国在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则是立陶宛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5年至2019年,两国贸易额从13.51亿美元增至21.35亿美元,5年增幅达82%。但两国交恶后,2021年立陶宛对大陆出口衰退16.8%,2022年更大跌78.3%。去年11月底,大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立陶宛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行径严重影响了中立两国企业开展互利合作的信心,并公开呼吁立陶宛“及早纠正错误”,为两国经贸合作创造有利条件。联合新闻网称,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立陶宛对大陆的出口暴增98.5%,“由此或许不难理解为何立陶宛现在会要求台代表处更名”。

经常评论岛内政治的台湾医师苏一峰质问,去年才爆出民进党当局花3.4亿元新台币援助立陶宛的事,今年5月立陶宛就要求台代表处改名,直批当局“史上最烂的‘外交部’”。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撰文称,蔡英文当局之前向立陶宛夸下海口,可以购买立陶宛产品,向其投资,还可以协助其研发芯片。只是几年过去,立陶宛向台湾出售的产品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在下滑,投资也不如预期,芯片研发更是海市蜃楼,立陶宛“只好琵琶别抱”。文章评论称,“正所谓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程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