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祖先的祖先哪里来?院士助力科学名篇赏读

人类祖先的祖先哪里来?院士助力科学名篇赏读
2024年05月15日 21:28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 综合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灵魂三问”,也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断追问自己的终极问题。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震撼世界,从此开启了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作为《物种起源》中文版的译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进化古生物学家舒德干院士沿着达尔文的道路继续探索生命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在国际学术界取得了公认的成果。5月10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当科学与艺术相遇——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上,舒德干院士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了《物种起源》的核心思想及其主要谜题,引领观众走进一场探索生命起源奥秘的神奇之旅。

作为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及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特别策划内容,本次活动聚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新颖的形式、丰盛的内容彰显了本届科技活动周“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主题。科学元典是科学史上历经时间检验的不朽之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永恒灯塔。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等,每一部经典的背后,都是人类思想大海掀起的波澜,回响不绝。在沙龙上,舒德干院士不仅讲述了自己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重走达尔文之路、翻译《物种起源》的切身体会,还与“科学元典丛书”主编任定成教授,与音乐美学家周海宏教授展开对谈,促成科学与艺术的激情碰撞。

除了醉心科学,达尔文也非常热爱艺术。据舒德干院士讲述,达尔文从小喜爱音乐,尤其是莫扎特和贝多芬作品。他在朗读莎士比亚作品时感到极大的愉快,还喜欢版画。科学与艺术的互相交融和促进,在科学伟人达尔文身上再次得到生动的验证。达尔文所处的时代,正值欧洲工业革命的鼎盛时期,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科学突破和艺术成就。周海宏教授和任定成教授,分别从音乐、文化,以及科学的角度,讲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与那个时代的科学状况和社会特点,分享科学和音乐对世界的理解异同,畅想福楼拜“科学与艺术最后在山顶相遇”的神奇预言。著名管风琴家、羽管键琴演奏家沈凡秀介绍了管风琴与羽管键琴的发展,并与青年长笛演奏家刘晔合奏演绎巴赫为长笛与羽管键琴而作的《g小调奏鸣曲》(BWV 1020快板)。此次沙龙由国家大剧院、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主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