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农业讲堂丨品茗:春茶

环球农业讲堂丨品茗:春茶
2024年05月16日 15:29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常绿叶用作物,在一年中多个季节均可采摘。茶树的物质代谢与外部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季节是影响茶树物质代谢的重要环境条件。由于不同季节的光照强度、光周期和温湿度等环境条件差异较大,不同季节茶鲜叶次生代谢物含量和成品茶的品质成分含量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根据茶叶采摘的季节不同,茶叶也有春茶、夏茶、秋茶之分。

春季是茶叶采摘最主要的季节。就绿茶品质来说,春茶要比夏茶、秋茶好。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秋冬季两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茶叶的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同时,春季茶树在生长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不易污染。20世纪90年代开始,浙江省茶叶生产便从高产、低效的大宗茶转为以龙井茶为代表的名优茶,由春、夏、秋三季产茶转为以春茶生产为主。

春茶之中有“明前茶”“雨前茶”。“明前茶”是指清明节气前采制的茶叶,由于清明前的茶树受虫害侵扰少,所产鲜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成茶味醇形美。“雨前茶”是指谷雨节气前采制的茶叶,此时气温逐渐升高,茶树芽叶生长更快,风味物质积累更快,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明前茶”“雨前茶”选择时都追求新茶(即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但茶叶不是越“新鲜”越好,绿茶可以追求新鲜,而普洱茶、黑茶等茶则是越陈越好。

春季采摘的鲜叶并不是所有茶类制作的最佳选择。制茶除了要考虑原料品质也要充分考虑综合效益。就大宗红茶制作过程而言,春茶期间气温低、湿度大,对于红茶来说发酵困难;而夏茶期间气温较高,湿度较小,有利红茶发酵变红。

茶叶品质除了与鲜叶原料的采摘季节有关,还受到茶树品种、茶园管理水平、加工工艺和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影响。浙江省龙井茶采摘季节变化后,茶园管理也根据生产要求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每年春茶前轻修剪改为每年春茶后重修剪,夏秋枝条留养,形成立体采摘蓬面,以供来年春茶采摘。这种树冠管理方法可以提早春茶的开采时间,增加芽头肥壮度,提高春茶的质量和效益。龙井茶西湖产区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修剪技术进行了改良,形成了春茶后重修剪、夏茶控梢剪、秋茶打顶剪的三次修剪法模式。(文/扬稷 王晨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