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硬核”旅游让军迷过瘾

俄罗斯“硬核”旅游让军迷过瘾
2024年05月17日 08:16 环球网

来源:环球时报

莫斯科42号地堡内部

爱国者公园内的军备展览

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李琳佳

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9周年。回想当年的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不少二战时期遗留的军事工程遗址,都成为了俄罗斯吸引各地军迷的网红景点,一些与战机坦克、武器装备亲密接触的项目也形成了俄罗斯独有的“硬核”旅游特色。

收藏装甲车辆

莫斯科的爱国者公园是从军事设施改造而来的休闲场所。这座军事主题公园一开张就吸引了大批俄罗斯人以及外国军迷。

公园内的库宾卡坦克博物馆不仅收藏了来自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多个国家的近300辆坦克,而且几乎收集了纳粹德国及其盟国生产的所有装甲车辆,有几十辆独具特色,包括超“黑豹”坦克、“皇家猛虎”坦克等。博物馆的藏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坦克建造历史,展览分多个展厅陈列,完整、独特的军用装甲车收藏令人眼花缭乱。《环球时报》记者打卡参观,在里面步行了好几个小时。

公园内最大且参观人数最多的地方是“博物馆一号”,这里集中了很大一部分露天展品,有来自不同时代和国家的武器、装甲车,讲述着一场场关键战役和各种类型部队的历史。这里还有一个游戏中心,人们可以通过模拟器体验开战斗机的快感,或者想象自己是一名正在冲锋陷阵的坦克驾驶员,了解开坦克的过程。

园内有面积广阔的训练场,除了军事演习外,游客可以组织“射击游戏”,如气枪射击、激光枪战、彩弹射击等。在园内“作战”,每个人都可以想象自己是历史战役的参与者。

开放地下核掩体

游客在俄罗斯不仅能一睹在战场上令人惊惧的军事武器真容,还能看到冷战时期的军事要塞。就在距离克里姆林宫3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座65米深的地堡——42号地堡,该地堡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是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地下核掩体。42号地堡在斯大林的指示下建造,当时苏联与美国正在冷战,地堡可以在莫斯科受到核攻击时起庇护作用——若莫斯科发生核爆炸,该掩体可容5000人在地下生存6个月。

走下18层楼梯,进入地堡内部,犹如穿行在盾构机挖掘的地铁隧道内,通道幽长,顶部呈拱形,但与地铁隧道不同的是,这里的通道更加狭窄,四周墙面及顶部紧密嵌着多块黑色坚硬的金属板。记者在地堡行走,时不时能听到头顶上方地铁呼啸而过的声音。

20世纪50年代,42号地堡安装了生命支持系统。随后这里配备了一系列地下生活的物资和设备:食物、饮用水、空气净化系统等。80年代后,地堡关闭,直到2006年,这里才作为冷战博物馆重新开放。科技在进步,如今的地堡已经无法承受新型高精度武器的打击,只能成为一个供军事游览的历史遗迹。每天博物馆开门的时候,都有不少人进入65米的地下深处,触摸那个遥远的、处于核战争边缘的时代。

提供步枪组装课程

近年来,越来越多军迷组团去俄罗斯开坦克,体验战斗民族的“硬核”旅游项目。莫斯科能提供T-80、T-72坦克,BMP-1步兵战车等的“自驾”游,游客可以穿上迷彩服,戴上头盔、手套和护目镜,开着坦克在林地、壕沟行驶。

此外,当地还提供AK-47步枪组装、射击和拆卸的课程,游客甚至能肩扛RPG榴弹发射器朝天空开炮。为了游客和周围人的生命安全,使用的都是空包弹,但能听到逼真的枪声,看到开炮时炸开的火花。

如果你认为开坦克时肾上腺激素飙得还不够,那么可以试试到下诺夫哥罗德坐米格-29战斗机上天,以2000公里/小时左右的超音速飞向平流层,在空中感受转弯、滚转、倒飞等特技动作,米格-29可爬升至近2万米高,人们在战机里能看到天空上层的颜色向深黑过渡,看到快要“肩并肩”的太阳。网上的项目介绍这样写道:“您将像一道光在云层上飞,再下降到超低空,然后以极快的速度上升……看当时飞行员的决定,偶尔将飞机控制权转移到您手中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游客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了。此外,这个“硬核”项目价格不菲,只有少数军迷才有机会亲身尝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