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铜涨疯了!关于后市机构都这么看

金银铜涨疯了!关于后市机构都这么看
2024年05月21日 13:53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今年以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整体呈现持续上涨态势。5月20日,黄金、白银涨势延续。沪金主力合约收报578.84元/克,沪银主连大涨8%封住涨停,沪铜盘中一度涨超6%,价格最高涨至88940元/吨。

国际方面,早盘5月20日亚太交易时段,COMEX期金、COMEX期银、COMEX期铜均创下多时新高。二级市场上,A股贵金属板块大涨6%,相关概念上市公司晓程科技、四川黄金、湖南白银、豫光金铅、白银有色等多股涨停。

上海黄金交易所也于5月20日火速发布关于做好市场风险控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调整部分合约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的通知,提示近期影响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市场风险明显加剧,价格波动显著增大;以及对黄金延期品种与白银延期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进行调整。

关于金银铜的价格推升因素及后市展望,各机构也纷纷给出相应分析。

“全金属狂潮”下,黄金仍被看好

自2022年9月底触及1614美元/盎司低点之后,国际黄金价格就开启了本轮上涨行情。东吴证券最新研报显示,2022年底至今,金价已经累计涨幅超40%,黄金类产品兼具消费和投资属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较好的消费需求支撑。

关于金价走高的原因,高盛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各国央行尤其是新兴市场央行的“淘金热”长期支撑了金价走高,未来地缘局势和金融冲击还在继续推动央行对黄金的需求。报告表示,央行购金规模大幅增加的同时,新兴市场央行的官方黄金储备可能还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全球央行继续保持迅猛的购金态势,本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了290吨。在市场波动和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全球央行持续大量购入黄金,凸显了黄金在国际储备投资组合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我国央行购金情况,5月7日央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末,我国央行黄金储备报7280万盎司,比3月末的7274万盎司上升6万盎司。中国央行自2022年11月以来开启本轮黄金储备增持,至2024年4月已实现连续18个月增加,期间共增持1016万盎司。

关于后市,兴业研究公司外汇商品部的研究院预测,近期金属的上涨中,铜、白银涨幅明显大于黄金,黄金估值重返低位。叠加当前美国经济下行小周期市场对于未来降息的预期回升,黄金创出收盘新高后或引发买盘再度涌入,黄金的上涨行情仍将持续。

表现亮眼,白银价格突破历史高位

Wind数据显示,COMEX白银价格10多年来首次突破31美元/盎司,这一涨势使得白银成为今年以来表现最为亮眼的主要大宗商品之一,累计涨幅超过31%。

作为工业需求覆盖了从高科技电子产品到可再生能源、医疗卫生等多个关键领域的金属,白银市场呈现出多样化和高度复杂性的特点。世界白银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白银需求总量为35551吨,白银缺口为4400吨左右。2024年在矿产银产量复苏的带动下,全球白银总供应量预计将增加2%-3%,达到31700余吨;白银总需求预计增加1%,达到36700余吨;供需缺口仍将高企,达到5000吨左右。

关于白银价格上涨的因素, 瑞银研报分析认为,由于许多投资者对黄金价格上涨的速度和幅度感到措手不及,这时候,白银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追赶的机会。白银本身供需确实偏紧,但并不足以支撑银价大涨,但在金价飞涨的情况下,白银作为更便宜且波动性更高的黄金替代物,自然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在未来行情方面,机构判断,黄金的强势情绪逐渐传导至白银市场,当前金银比处在历史偏高位,若从金银比回归的角度,白银向上的弹性要显著高于黄金,这无疑也会把本轮金银走势推向另一个高潮。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白银作为光伏产业中的关键材料,其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从而为白银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工业品属性强,铜价重心逐步上移

相比黄金,铜在工业上的应用要广泛的多。由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铜的需求结构为:电网29%,建筑26%,消费品21%,交通运输13%,机械制造11%,需求领域较为分散,与宏观经济走势息息相关。

关于铜的定价逻辑,渤海证券研报显示,当前市场普遍看好铜的主要逻辑是2025年之后全球铜矿山产量见顶回落,而需求稳步增长,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又因为铜矿从增加资本开支到形成产量至少需要5年时间,因此当前必须使铜价维持在高位,激励铜矿商增加资本开支,以弥补5年甚至更远期的供需缺口。

在需求端,数据显示,中国作为基建和制造业大国,2023年铜消费占全球50%,其次是欧美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占比7%,欧洲占比16%。我国铜消费领域较为集中,大规模电网建设使得电力领域铜消费占国内铜消费总量近一半。全球范围内铜消费领域分布较为均衡,主要是电力、建筑、交通等领域。

后市分析方面,中联钢研究中心近期表示,市场情绪依然处于看涨心态为主的状态,但部分产业之外的投机资金,或许也将迎来一次适度的止盈,因此阶段性的回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从供需、政策政治和投机三个维度来看,铜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继续保持在高位或进一步上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