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政法系统聚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铜川市政法系统聚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2024年05月23日 10:57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2023年,陕西省铜川市政法系统认真落实省市“三个年”活动要求,以扎实开展“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六个一批”目标任务,着力打造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注重统筹谋划,高位组织推进,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委政法委坚持把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年政法工作要点,深入园区(景区)和重点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精准了解企业需求。组织召开了全市政法系统服务保障“三个年”活动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政法系统开展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贯彻落实“三个年”活动要求持续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十五条措施》。自上而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领导干部包联机制,完善问题台账和督办机制,在全市5个重点园区、景区设立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室,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调研走访,多部门联动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疑难杂症”,实现零距离“把脉问诊”,推动形成了各单位密切配合、全系统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聚焦企业所需所盼,深入走访摸排,解决了一批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法院系统按照“有事登门、无事不扰”的原则,常态化开展“三送三询一回访”大走访活动,为企业开展“啄木鸟”式法律体检,走访重点项目和企业138个,解答法律咨询219件,推动“问题直述、诉求直办、服务直达”向企业一线延伸。检察机关建立调研走访机制,排查化解涉企纠纷20余起,提供法律咨询131次,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44件(其中2件入选全省优秀检察建议),受理的30件涉企控告申诉案件均在法定期限办结回复。公安机关制定《大走访大排查工作方案》,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包联区县、企业、项目工地走访摸排,收集意见建议20条,整治安全隐患65处,排查案件线索22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起。司法行政机关依托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排查调处涉劳资纠纷、讨债讨薪、企业经营等矛盾纠纷45件;持续开展村居法律顾问“五个一”活动,调解涉企纠纷312件;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5亿余元。

聚焦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加大打击整治力度,查处了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公安机关积极推进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驻地警务室建设,加强企业和重点项目周边治安巡逻,开展突出问题常态化整治,在市扫黑办组织下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涉黑涉恶线索排查。共查处破坏营商环境治安案件29起,行政处罚31人;破获刑事案件9起,抓获嫌疑人30人,8件15人被依法批准逮捕,7件12人被依法起诉,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40万元;企业及周边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1.7%、12.2%。

聚焦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提升司法质效,办理了一批涉企纠纷案件。全市法院审结买卖合同、担保合同、债权转让等案件755件,金融类案件1446件,顺利办结陕西宇皇建材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高效审结“老百姓大药房”知名商标侵权案件,成功促成广州宝洁公司诉末端小商户侵犯商标权纠纷系列案件达成和解,知识产权一审案件调撤率达81.8%。组建涉重点项目专门合议庭,实行涉重大项目执行案件“一案一策”,稳妥办结股权转让、投资融资等涉企涉项目案件827件,避免和挽回企业经济损失7.12亿元。检察机关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依法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5件;开展特色品牌、地理标志检察监督保护专项活动,“孟家原桃”地理标志和“孟姜红”注册商标检察保护案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聚焦推动企业高效运转,完善政策法规,推出了一批服务企业发展的制度机制。市法院与市场监管、人社、住建等12家部门联合出台21项诉源治理文件,推动各类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协同共治,一大批涉企案件化于未发、止于未讼。全市法院诉前成功调解各类纠纷4498件,成功率达79.81%;新收一审案件同比下降10.87%,降幅排名全省第三。出台《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办法》,对46家涉案企业提出59条应对措施;充分发挥简易程序、二审独任制优势,全方位提升办案效率,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时间同比下降16.58%。市检察院在重点科创企业设立9个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全面服务保障企业创新发展。市公安局全面推行“一窗办”“一证办”“跨省办”,继续推行新增企业政府购买印章业务,对引进人才实行“一对一”专人服务。市司法局出台《公证利企十项措施》,开辟涉企急难事项绿色通道;开展影响营商环境文件和证明事项清理,审查市级权责事项522项,着力提高政府服务企业效能。

聚焦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法治服务,曝光了一批危害市场秩序的典型案例。市委政法委以典型案例为抓手,强化正面宣传和反面警示,编印《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选编》。市法院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在对大量涉企、涉项目案件归纳整理调研的基础上,编印《项目建设中涉建设施工合同常见法律风险防控指引及典型案例》《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引159条》,帮助企业预防和减少涉诉风险;把153家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的企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失信企业形成震慑。市公安局深入企业一线开展防电信诈骗等经济犯罪典型案例宣讲16场次,教授企业识别和预防多发型、常见型经济犯罪,止付账户11740个、冻结账户1494个。市司法局通过微视频、普法快板、品牌普法栏目等开展普法宣传,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聚焦全面从严治警,促进执法规范化,纠治了一批执法司法失范行为。市委政法委对企业反映的执法问题强化执法监督,推动包容审慎执法理念在政法系统贯彻落实。市法院制定《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主审法官类案检索、专业法官会议研究咨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递进式法律适用研判机制,建立发改案件定期评析、双向反馈等一揽子工作机制,全面应用“法答网”法律适用问答平台,全环节提升办案质量,涉企案件一审判决发改率同比下降0.71%。市司法局围绕涉企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围绕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提升办案质效,积极营造包容审慎监管的发展环境。(来源:铜川市委政法委 通讯员:王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