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好young的青年 闪光的青春

好评中国丨好young的青年 闪光的青春
2024年06月16日 13:35 环球网

来源:红网时刻

□姜媚 实习生 李雨薇

青年是感知时代脉动最灵敏的“晴雨表”,以Z世代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在2023“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中,这些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青年成为了创作者笔下的主角。

2023“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官网共收到关于“青年青春”主题的作品有4412件,占比为5.0%。

这些作品运用文字、视频、漫画等多样表现形式,展现并激励着当代青年奋发有为,担当大任,并在网络上引发网友们的共鸣与大量讨论。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对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的赞扬,同时也看到了对新时代青年的美好期许。网友“山南水北”留言说:“中国青年铭于心,笃于行。我们用热爱奔赴山海,必定能看见诗与远方。”

作品《用热爱赴山海 以卓越致青春》指出,“年轻人就如社会的多巴胺,只有青年竞相出彩,祖国大地才能五彩缤纷”。

以Z世代为代表的青年群体,他们个性鲜明,却也励志进取。他们会更关注自己内心的想法,会更主动选择自己希冀的生活方式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这一点,也见诸于参赛作品中。

面对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夜校潮”,作品《年轻人爱上夜校,这样的夜生活“蛮灵咯”》认为:“艺术夜校的火热,折射着年轻人旺盛的文化生活需求”“反映着年轻人拒绝‘宅文化’,主动自觉‘转变’”。

不同时代的青春有不同的模样,但追梦,是青春不变的主题。“自找苦吃”,是对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相比于过去,今天的中国青年所享有的物质条件和时代大环境是前人无法想象的,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为青年成长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不论是在校园刻苦学习增长本领的莘莘学子,还是奋战在现代化建设一线的普通劳动者,亦或是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中国青年生动展现着“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的风貌。

2023年8月,18岁云南考生姚胜旺挖完姜回到家,用沾满泥土的手签收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场景引发广泛关注,他也被不少网友称为“挖姜男孩”。作品《每一个追梦的“挖姜男孩”都值得被温柔以待》认为:追梦的过程没有“放弃”二字,哪怕前进一点点,距离梦想就更近一点点,纵然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拿起拼搏的利剑,在苦涩中提取甜蜜,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视频评论《年轻人问世界》中,来自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特殊教育等领域的青年代表用自己的躬身践行书写关于梦想、家乡、人生的答案,鼓励广大青年敢想敢为、创新求索。网友“眼泪成诗”表示:“观看神州发射直播时发现总设计师与工程师都只有三十多岁,现在的科技人才都越来越年轻化了。”

漫画评论《代表 好Young!》形象描画了徐枫灿、吉列子日等“95后”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故事,作品认为,“青年兴则国家兴,‘95后’全国人大代表的闪亮登场,是当代青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场上奋勇争先的真实写照”。网友“芋泥波波奶茶”留言:“漫画里的青年增添了一份可爱,激励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奋斗。”

青年个体的梦想和价值在为时代主题奋斗的过程中实现。社会也需要创造条件,让青年人能成长成才并履行使命。如何让青年拥有更高质量的发展条件与更易出彩的人生机会,是创作者较为关注的一大方面。

围绕广受关注的“青年就业”问题,《要把青年就业创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出,政府与社会应给予青年就业更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聚焦就业岗位拓展、畅通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服务优化。网友“戴上小红帽”评论:“每年毕业季,就业成为了青年最焦虑困扰的问题。”网友“未接来电”表示:“就业一直是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青年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关注青年就业具有深刻含义。”

《让青年科技人才“轻装上阵”》中认为,各地应解决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优化资源分配、减轻科研负担和强化政策保障上下功夫,为青年科技人才卸下包袱、专注科研事业保驾护航。网友“非衣”评论称,“为青年科技人才松绑,才能释放他们的创造活力!”

有位作家说过:“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青春的风浸染奋斗的底色,才能这个时代创造更多“青春风暴”。正如作品《每一个追梦的“挖姜男孩”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所说,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书写过人生的精彩、攀登过人生的高峰,我们才能在以后回忆的时候,自信地道一句:追梦无悔!

来源:红网

作者:姜媚 实习生 李雨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