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关键小事”暖民心(财经观)

金融服务“关键小事”暖民心(财经观)
2024年06月17日 09:30 环球网

来源:人民日报

期待相关部门持续聚焦百姓急难愁盼,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做好更多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关键小事”

不久前,一位铁路车站老站长“意外”地收到了一笔保险金。原来,多年前他投保了一份寿险产品,根据合同约定,未来一定时点,在投保人未身故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给予其本人生存保险金。然而时间一长,老站长自己都忘了这份多年前投的保险。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发现,这份到期未给付的保单此前登记的电话号码已是空号,也没有准确的联系地址,便凭着职业登记“铁路站长”一项,前往当地高铁站、火车站等地多方打听消息,最终联系到老站长,将保险金交给了他。

老站长的经历,是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工作取得实效的缩影。有的消费者在保险事故发生或保险合同到期后,忘记申请赔偿或领取给付保险金。对消费者而言,这不仅会损失资金收益,还可能面临保险保障中断。帮助消费者及时领取相关权益,正是一项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去年10月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为办好这项“关键小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建设了“睡眠保单”一站式信息查询平台,保险公司主动上门走访、多方查找“失联”保单主人,有的还开发了线上“睡眠保单”智能服务专区。专项工作开展半年,消费者领取权益的保单超180万件。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件件金融服务“关键小事”关联着民生所急、所忧、所盼,成为推动相关改革、优化服务举措的重要着力点。提示消费者了解自身银行“沉睡账户”开立情况,及时查看、使用或注销冗余账户,提升资金利用效率;调整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业务办理要求,减轻继承人公证成本;自然灾害后开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快速理赔、积极预赔……近年来,结合消费者诉求和百姓生活需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金融机构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让百姓享受到更便捷的金融服务,更好保障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百姓的多样化、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也对金融服务质效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期待相关部门持续聚焦百姓急难愁盼,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做好更多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关键小事”。同时,从抓“关键小事”入手,聚焦推动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体制机制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此外,各领域之间应加强协同配合,通过健全数据共享机制、强化行业联动等方式,不断优化就医、住房、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金融服务,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对金融机构而言,从细节之处着手,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既是为消费者办实事,同时也是擦亮自身招牌、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例如,不少金融机构着力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易操作、安全放心的服务,受到老年群体认可和欢迎;有的保险公司提供线上农业保险投保理赔服务,让农民收益更有保障。未来,金融机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数字金融能力,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这既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