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减淤保障3市9县区!东庄水利枢纽建设如火如荼

防洪减淤保障3市9县区!东庄水利枢纽建设如火如荼
2024年06月24日 20:25 环球网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流经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干流总长455.1公里,于咸阳汇入渭河,是渭河泥沙的主要来源。为了有效控制流入下游泥沙,国务院批复建立了东庄水利枢纽工程,这两天,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总台记者 阮超:我现在在泾河大峡谷的上方,泾河在此向南流经100多公里之后就会汇入渭河。

泾河大桥正在建设

总台记者 阮超:我身后正在建设的泾河大桥是东庄水利枢纽的一部分,现在可以看到大桥的副拱也就是橙色的钢架部分正在焊接,即将完工。在这个副拱的下面跟橙色钢架构连接的用钢筋水泥做成的弧形部分,就是这座桥梁的主拱。这座桥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副拱相结合联合受力,其中副拱受力能达到整座大桥总载荷的20%,相当于再给大桥加了一道保险。等副拱合龙完工之后,工作人员将会把大桥梁箱连接在一起,这座大桥的主体工程就算完工了。这座桥建成通车后,可以大大缩短礼泉县和淳化县之间的通行时间,由原来的两个小时缩短到三十分钟左右。

东庄水利枢纽大坝正在浇筑

总台记者 阮超:沿着泾河大桥再往前走500多米,就是东庄水利枢纽的坝体部分,目前大坝的浇筑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总台记者 阮超:这座大坝是以防洪减淤为主要任务的特高拱坝,整个水库大坝高度是230米,而泥沙的蓄积高度将达到182米。大坝设计9个孔洞,最下面的两个将用来排沙。在东庄水利枢纽建成之后,可以通过这9个孔洞的配合调节流入渭河的泥沙。

总台记者 阮超:这座大坝在修建过程当中,要克服的最大问题就是渗漏。泾河大峡谷为灰岩地质。而灰岩地质条件下,非常容易形成地下水渗漏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作人员将预先制备的浆液经过钻孔压入岩层裂隙,浆液沿裂隙渗透扩散并凝固、硬化,形成防止地下水渗透的帷幕。

东庄大坝建成后可有效减少泥沙淤积

总台记者 阮超: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同时也是渭河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一。东庄大坝建成后,可以有效减少渭河下游的泥沙淤积,也使渭河下游的防洪能力提高。还可以给铜川等渭北干旱地区供水,大大缓解这一地区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情况。同时,东庄水利枢纽还可以确保泾河下游不断流,泾渭湿地不萎缩、不退化,大幅改善泾渭流域生态环境,让这里的山更绿、水更清。

70多年“东庄梦”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其实在1950年的时候,当时当地人们就想要在泾河上建设一个大坝来消除洪水带来的危害,同时还能更好地利用水资源,而这个梦想2019年终于实现了。

2021年10月,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渭南市部分村庄、农田被淹。与此同时,渭河水位上涨,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而作为渭河最大支流的泾河,在此次降雨中,流量相较平时增加两倍以上,是渭河水位上涨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渭河下游经常遭遇洪涝灾害。数据显示,从1960年以来,渭河下游发生过20多次较大洪水。

东庄水利公司工程部部长 申开为:2003年的时候,渭河下游发生了一次特别大的洪涝灾害,造成渭南市11个县区约150万人受灾,29万人被迫迁离,30万亩农田受到淹没。

同时由于长年累月不断累积,从泾河带入渭河的泥沙也使渭河下游防洪压力越来越大。

东庄水利公司工程部部长 申开为:根据水利厅多年对渭河河床淤积的观测资料,河床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淤积的严重,不断加重,渭河已经成为这个渭河下游已经成为一个地上的悬河,所以它的防洪抗灾的能力已经逐年降低。

在1950年,陕西省就提出要在泾河上修建大坝的设想,但是因为技术等原因迟迟未能动工。

东庄水利公司工程部副部长 张帅:立项之路可以说艰辛而漫长,主要围绕水库的开发任务、泥沙淤积问题和岩溶渗漏三个问题争论不休。

一直到2019年,经过大量的勘查论证,水利部批复了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程开始进入建设阶段。

为了解决渗漏问题,工作人员将预先制备的浆液经过钻孔压入岩层裂缝,浆液随着岩层裂缝渗透、扩散、凝固,形成防止地下水渗透的帷幕。同时,东庄水利枢纽的功能在防洪的同时还要减淤,控制泾河的泥沙流入渭河最后再进入黄河。

东庄水利公司工程部部长 申开为:咱们这个大坝上布置有九个泄水孔,其中有两个是非常排沙底孔,它的海拔是693米,然后有四个泄流深孔,它的海拔708米。 所以在水库淤泥淤积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时地调节排沙底孔和泄流深孔,以及表孔的泄流,从而实现泥沙的冲淤平衡。

东庄水利枢纽成为国内首个防洪减淤的水利工程,此外,工程建设时还考虑到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东庄水利公司工程部部长 申开为:修建了高坝以后,可能对鱼类的自然繁殖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建立了鱼类放流增殖站,人为地将繁殖季节的鱼苗放置在增殖站里面,人为养殖以后,再放到水库里面,从而实现鱼类的增殖繁殖。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连同渭河下游的水利工程形成一套完整的渭河下游防洪体系。

东庄水利公司工程部副部长 张帅:过调水调沙联合调度,将减少入位泥沙7.5亿吨,同时使渭河下游的行洪能力,从目前的2,000立方米每秒,提升到3,000~4,000立方米每秒,彻底根除渭河下游小水大灾的常态发生。同时,也将确保渭河下游的防洪能力50年不降低,同时使西安、渭南、咸阳3市9县区150万人和80万亩的耕地安全得以保障。

(总台记者 吴成轩 阮超 孙金燕 耿晓斌 白龙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