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旅 向“新”而行

河南文旅 向“新”而行
2024年06月26日 08:38 环球网

本报驻河南记者 张莹莹

6月17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2024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新特征新趋势,依托丰厚人文和自然资源,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支撑,抢跑领跑新时代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新赛道,走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路子。

当下在河南,有一系列“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的实践。这些实践不仅响应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号召,更标志着河南在文旅融合新赛道上的探索。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河南将围绕“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品牌,持续深化文化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利用新科技、新媒体、新创意,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文物“活”起来

6月16日,2024河南省旅游发展大会观摩活动在郑州举办,观摩组先后走进郑州商城东城垣遗址博物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地。在这里,文物不只是静静地躺在博物馆的展柜中,而是通过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活”了起来,让商文化得以生动展现。

走进郑州商城东城垣遗址博物馆一楼,观摩组成员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栩栩如生的“商汤”,以生动的自我介绍开启了跨越时空的对话:“我是契的十四世孙,目睹夏桀的无道,我挺身而出,以仁义之师,终在鸣条之战中奠定商朝基业,定都亳城。”这不仅是历史的简单陈述,更是情感与智慧的传递,让在场的每一位嘉宾仿佛亲身参与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博物馆二楼的沉浸式影片更是将历史的厚重与科技的光芒巧妙融合,以声光电的形式铺陈出郑州商城走过的风雨历程,让观摩组成员感受到这座古城的坚韧与辉煌。

在郑州商城东城垣遗址博物馆一公里外,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以其数字化的布展和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将商都的辉煌与深邃演绎得淋漓尽致。沙盘模型的精准复刻、场景的生动复原、光影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沉浸感。

观摩过程中,一位来自河南南阳的文旅工作者感叹:“这种体验超越了传统的工作交流,让人在震撼中深刻理解讲解员所说的‘3600年城址中心从未迁移,文脉不断、人脉不息’的真谛。”

老旧厂房“靓”起来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老工业项目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河南文旅持续发力,其中郑州、洛阳、焦作等地老旧厂区通过创意改造,华丽变身成为文艺街区,成了文旅融合的新地标,为城市增添新的活力。

位于洛阳市涧西区的洛阳涧西工业遗产街,曾是新中国重工业的摇篮之一。而今,这里废弃的机床和生产线已被艺术家的工作室、时尚的咖啡馆、创意满满的书店所取代。走在街区,可以看到曾经的厂房外墙涂上了五彩斑斓的壁画,诉说着洛阳的过往与未来。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家由旧车间改造而成的“洛阳记忆”博物馆,通过声光电多媒体技术将洛阳的工业历史生动展现,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焦作市因煤而兴,该市中站区的王封矿,1919年开凿建设,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近年来,中站区充分利用矿区百年工业遗迹,通过“工业+旅游+文创”的发展模式,将工业遗存保护开发与文创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利用煤矿井架、坑口遗址、铁路专线等工业元素,将百年老矿改造成集文化、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西大井1919”文旅园区。

对当地市民而言,这些变化不仅是城市面貌的更新,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王阿姨是居住在中站区的老居民,她说:“以前这里挖煤,尘土飞扬,噪音不断。现在成了我们散步的好去处,每天晚上我都带着孙子来这里感受不一样的氛围。”

数字创意“潮”起来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河南的一些自然风景区也积极拥抱数字化时代,通过数字创意引领文旅新潮流。

夜幕低垂之际,焦作云台山景区的夜游悄然“奏响”。借助声光电、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云台山夜游项目将太行山的雄浑、太极的哲思、竹林七贤的雅趣,打造成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荧光海、梦幻溪谷、十步爱情走廊、创意呐喊泉、光影太极,每一帧画面都是对太行山文化的深情诠释,让游客在光影交错中体验山水间的梦幻奇遇。

在夜色掩映的三门峡函谷关景区,一场《问道函谷》沉浸式实景演出让历史风云与现代光影技术交织。户外建筑投影《天下函谷》以数字艺术的形式,让古老关隘焕发新生,真人演绎与数字科技的巧妙融合,加之光影与烟雾的巧妙运用,为游客开启穿越时空的大门,让人们深切感受函谷关的沧桑巨变。

新乡宝泉的“崖天下·天下惊崖”则以惊心动魄的自然景观与高科技游乐设施相结合,给游客带来全新感受。洛伽寺索道、L形洞穴电梯、祥云观景平台等项目让游客在云端漫步中领略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科技与自然的交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