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爆火,将影视+文旅的“时效”变为“长效”

再次爆火,将影视+文旅的“时效”变为“长效”
2024年06月26日 20:46 环球网

【环球网文旅报道】近日,随着电视剧《玫瑰的故事》的热播,剧中台词“你偏要去北京什么意思,北京到底有谁在啊”频频冲上热搜。#我偏要去北京#登上热榜,网友们纷纷开启整活儿模式,喊话“文旅北京”回击方协文。文旅北京率先结合剧情内容发布原创视频“玫瑰分手都不能拒绝的老北京涮羊肉到底有多好吃?”,并持续抬高“偏要去北京”网络热度,策划相关视频推出张杰、薛之谦、张信哲、刘德华等明星官宣的在京演唱会场次,邀请全国各地网友跟着演唱会来北京旅行。央视网文旅发布视频称“方协文你看好了”,视频中,八达岭长城、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颐和园、钟鼓楼、圆明园等景区纷纷亮相。除此之外,新疆文旅厅等全国多地文旅新媒体账号和不同领域的政务号也纷纷跟进发布相关内容,以该影视片段作为转场,用于进行文旅、城市等各类宣传。

随着中国电影电视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成为了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共同举办“锦绣荧屏 精彩视听——电视陪你看中国”文旅主题电视节目发布活动,向社会集中推介38部文旅主题综艺节目、文化节目、纪录片、动画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2024年要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优秀微短剧,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随着微短剧的热播而“出圈”,营造跟着微短剧去全国各地“打卡”的新风尚。

图片来源: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官方微博

艺术的创作是入口,作品的传播是出口。《狂飙》的爆火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取景地广东省江门市,与取景地一同出圈的还有剧中出现的各类美食;《去有风的地方》让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成为2023年春节假期旅游市场的黑马,这部被称为“云旅游宣传片”的影视作品,展示出田园治愈剧不疾不徐的独特魅力;《繁花》热播后,黄河路作为剧中不可或缺的文化背景和情感纽带,成为众多剧迷和游客竞相前往的打卡圣地;随着《我的阿勒泰》生动演绎,草原、星空、雪山、牛羊等原生态美景再次捕获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影视+文旅”的融合,一次又一次打造了“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现象级反应。借助艺术作品的光影推动地区的亮相和表达,“影视+文旅”这种跨界融合的策略成功地将热门影视作品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借助影视IP赋能,文旅融合正成为众多城市吸引游客的新方式。

图片来源: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官方微博

影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娱乐形式,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影视IP在进行专业的取景和审美后打造镜头语言对当地空间进行重塑,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前往拍摄地点旅游,还可以通过创造主题旅游活动和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为旅游业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

图片来源: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官方微博

热播影视剧的巨大带动效应成为一座城传播文化和旅游资源的重要催化剂。在影视IP与文旅行业的多元融合中,城市成为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交汇点。“影视+文旅”的融合,发源于因地制宜的独特城市风韵。每一部类型剧的取景选址,都离不开对城市气质与风俗的综合考量。此外,影视作品中的文化景观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文化与景色相结合,打造出地区特色名片,交织出一幅真实、立体的图景。

图片来源:电视剧《繁花》官方微博

一座城成全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影视IP价值有着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影视与文旅的联动,再一次印证了“影视IP+城市”对文旅的正向价值。文旅行业借助电影赋能实现新发展,影视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媒介,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更能够对文化旅游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观众通过影视作品中的场景、角色和故事情节,在荧幕上领略到各种各样的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景观,这种影响也逐渐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旅游体验和文化交流中。在这场“双向奔赴”中,艺术作品依托于地域气质与风俗寻找创作的新机遇,文旅借力影视实现高效引流与发展。

影视作品不仅能够展示本国的文化景观,还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通过电影、电视剧等媒体的传播,观众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影视作品通常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除了利用文化特色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特色美景呈现差异化的物质形态空间,还要从前期的创作支持、本身的文旅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投入,才可能让“时效”变“长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