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文物11件!广西博物馆“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正在展出

国家一级文物11件!广西博物馆“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正在展出
2024年06月28日 05:25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近日,“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下称“广西博物馆”)开幕。展览分为“聚首盛世”“吉金耀采”“妙相重光”三大篇章,共展出来自保利艺术博物馆的84件珍贵文物,涵盖圆明园兽首、商周青铜器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青州地区佛教造像,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1件。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于广西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据了解,“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是广西目前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回流文物特展,由广西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主办。

第一章“聚首盛世”展出的7尊圆明园兽首铜像是本次展览的主角,其中牛首、猴首、虎首、猪首等4尊兽首为文物原件,且均是国家一级文物,马首、鼠首、兔首等3尊兽首则为仿制件。它们本是清代圆明园海晏堂前十二生肖兽首水力钟喷泉的主要构件,是清盛期中西方文化交融以及高超工艺技术的代表,亦曾是全国人民翘首盼归的民族文物,更是无数珍贵文物从流失异乡到回归故土经历之缩影。如今七首齐聚邕城,加之67件商周时期的珍贵青铜器,以及10尊工艺精巧、造型考究的北魏晚期至北齐时期青州样式的佛教造像,一同展现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突出成就。

“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的核心是“回流文物”,以文物本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为明线,以文物流失和回归的历史背景和价值为暗线,既呈现中华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也反映文物流失的曲折历程和回归的家国情怀,并且向观众展现中国在流失文物追索工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同时,为了增强观众与回流文物的互动,广西博物馆紧扣特展主题,以圆明园十二兽首为灵感,推出了集章、手腕包、冰箱贴、文件夹、口袋本等一系列文创产品,让观众在看展之余,还能将与回流文物的记忆带回家,促进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做到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共享。

据此,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日。(本文内容综合自广西博物馆官方公众号报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