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在中国获批!医生提示:这些人不适宜注射

“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在中国获批!医生提示:这些人不适宜注射
2024年06月28日 07:22 环球网

来源:央视财经

近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旗下,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获批。司美格鲁肽,通过模仿天然激素,调节人体血糖水平、抑制食欲。这类减重药从去年开始在美国流行,它的市场规模怎么样,又会对美国大众的餐饮消费产生什么影响?

在美国,从去年年初开始,诺和诺德旗下的这款“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商品名为:诺和盈Wegovy,以及一众胰高血糖素样肽-1,也就是GLP-1类的减重药物,就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由于这类药物有抑制食欲的功效,因此这波减重药物热潮掀起之后,华尔街开始纷纷猜测,认为消费者的行为可能会发生转变,可能会对食品饮料行业带来冲击。

今年早些时候,摩根士丹利对300名正在使用GLP-1类药物的美国消费者进行了调查,结果确实显示,他们的饮食和餐饮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

有63%的受访者表示,在开始使用GLP-1类药物后,他们每月花在外出就餐上的开支减少了;还有61%的受访者表示,点外卖的花销也下降了;另有31%的受访者称减少了购买食品杂货的费用。

消费者们在调查中还表示,全面减少了各类食品的摄入,尤其是零食、糖果、碳酸和含糖饮料以及酒类。大约有一半的受访者报告,自开始使用减重药物以来,大约减少了50%甚至更多的苏打水、酒类和咸味零食的摄入量。

那一时间,在财报会上一众餐饮品牌包括巧克力制造商好时、百事可乐、雀巢等都被分析师们质疑,减重药的流行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利润。不过部分餐饮品牌也开始另辟蹊径,转变思路将新流行视作是一个新机会,针对减重群体,推出了更健康的产品。

瑞士雀巢公司首席执行官 马克·施耐德:在使用GLP-1类药物期间及其前后,消费者仍然需要各种营养,但可能他们和没有减重的人(需求)不同,所以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前局长接受CNBC采访时提到,使用减重药物之后,患者的卡路里摄入减少了,与之伴随,微量营养素和蛋白质的摄入也会不足。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前局长 斯科特·戈特利布:使用减重药的人卡路里摄入不足,所以可能会出现缺乏维生素的情况,比如缺少维生素D和钙,人们也会担心减重药会导致骨骼肌肉流失。

在减重药市场,目前有两大巨头,分别是丹麦的诺和诺德以及美国的礼来公司。

过去一年多以来,华尔街对减重药市场的投资热也带动了两家公司的股票上涨。诺和诺德过去12个月股价上涨超80%,礼来股价涨超96%。

高盛近期的报告称,预计到2030年减重药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300亿美元。并且高盛还上调了对于长期使用减重药的美国成年人人数预测,从1500万人上调至了1900万人,这一数字还并不包括2型糖尿病患者。

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周赋德:在美国有超过1亿人患有肥胖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到目前为止,我们只能服务约100万名患者。因此,这为那些多年来未得到良好护理的患者开辟一个巨大的市场。

不过值得注意,司美格鲁肽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给予了黑框警告,指出该药物和甲状腺癌可能存在联系,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患者不应服用该药物。生物医药专家接受CNBC采访时也提醒称,用药有风险。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若没有超重和肥胖症的担忧,需要谨慎用药。

“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我国正式获批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次在我国获批上市的诺和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对于减重效果如何?哪些人不适宜注射?如何科学减重?

此次获批上市的诺和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适用于成人体重控制。早在2021年4月,另外一种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诺和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治疗。两者的成分虽然都是司美格鲁肽,但是剂量不同,不可相互替代。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陈玲:司美格鲁肽是一个经典的降糖药,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控制血糖。比如患者在自己控制饮食和运动、血糖不好的时候,或者有一些病人在吃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可以加用司美格鲁肽。

专家表示:诺和盈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虽然获批用于体重管理,但其也有严格的使用指征——使用者需初始BMI值超重或肥胖,并且存在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才能使用,例如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心血管疾病等。

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中心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医师 张鹏:司美格鲁肽药物滥用问题是非常普遍,如果没有达到用药指征,不要乱用药,其实用药所带来的风险远远超过它带来的受益。

专家提醒,目前来看,注射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不错,但是患者可能发生胃肠道不适、低血糖、急性胰腺炎等不良反应。司美格鲁肽是处方药,患者应当到医院做相关检查评估,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剂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张瑞:有些人以前有急性胰腺炎的病史,或者有些胃肠道的疾病,是不太适合用的。我个人觉得不见得非得用药(减重),对于一般的超重患者,生活方式控制特别重要,主动去控制饮食、增加运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