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专家”的甜蜜事业

“土专家”的甜蜜事业
2024年07月05日 16:22 环球网

黄华义正在查看蜂箱。

嗡嗡嗡,一只只蜜蜂穿梭于花丛与蜂箱之间,它们全身沾满花粉,排着队从蜂箱口往里面爬,看着这些忙碌的“小家伙”,“土专家”黄华义笑了。

“今年的蜂长得好,个大,数量多,能产不少蜜。养蜂是个技术活,要细心、有耐心,懂蜂‘言’蜂‘语’,要当得了‘保姆’看得了病,这里面门道太多。要像带孩子一样照顾这些小家伙,它们可娇气了。”7月2日,在洋县黄金峡镇杨庄村黄华义的养蜂基地,黄华义一边侍弄蜂箱一边对笔者说。

今年50岁的黄华义,之前一直在外务工。2017年,因要照顾老人结束了打工生涯。2018年春天,黄华义得知村上要发展中蜂产业,便与村合作社签订了中蜂代养协议,代养了50箱中蜂。由于缺乏技术,还有气温及天气影响,加之外界胡蜂的扰害,导致16箱蜂飞逃。当时协议是每少一箱蜂,要赔偿1000元,这下就损失了1.6万元,此时他已失去了继续养下去的动力和信心。

后来在家人和村干部的鼓励下,从不服输的黄华义觉得同样是人,他就不信养不好蜂。后来,他通过购买书籍、网络学习等方式,走出去向养蜂大户学习养蜂经验,参加了县上的中蜂培训。他时常守在蜂场,研究蜂的习性,并记录养蜂心得。

随着经验的积累,黄华义逐渐对中蜂的生活习性以及每个季节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掌握。2019年春季,花源充足,中蜂发展很好,规模一下子扩大到80多箱,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2020年规模再次扩大到150多箱,收入更加可观。如今,黄华义已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养蜂“土专家”。

在自己发展产业的同时,黄华义还帮村民黄善荣、黄光荣发展中锋养殖60多箱,给很多农户提供蜂源,传授养蜂“秘诀”。“我给群众无偿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自己收获也很大,养蜂是一项技术活,有好技术赚钱就不发愁。”黄华义说,只有大家都发展才能抱团取暖,形成品牌。在他带领下,杨庄村蜂产业从原来的几十箱发展到现在的600多箱,效益一年胜过一年。(通讯员 张恤民 张轩 文/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