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记者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
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在拉萨开展不久,就收到在藏朋友拍摄的观展照片。在人民日报社援藏工作综述展板上,有两件事与自己相关。一是在援藏期间的2009年8月1日,协助创办《人民日报》(藏文版),这是党中央机关报唯一的少数民族文字版;二是牵头策划并带队采写的“雪域边线行”大型系列报道,在西藏日报历史上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从独立策划、刊播角度,也是西藏新闻界历史上的第一次。
在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证书图片旁边,还有一张照片:雪域高原的蓝天白云下,我与西藏日报一起到牧区采访的同志们,伫立于唐古拉山口猎猎罡风中的合影。看到那熟悉的面孔与羌塘云天,顿感气促、不禁泪目。尽管离开西藏已整整十年有余,但许多情景犹在昨日:忘不了风雪之夜,与同事们在采访路上的跋涉;忘不了凌晨时分,夜班平台不灭的灯光;忘不了在藏族老大哥家里的一次次欢聚;忘不了在藏2000多个日子里,每一张笑脸、每一瞥给予我信任和鼓励的温馨目光……
从2007年7月到2014年3月,近七年的援藏生涯,作为一名人民日报社对口支援西藏日报的援藏干部,我为雪域高原新闻事业作出了一点应尽的贡献,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收获:见证了古老雪域巨大的发展变化,收获了高原人炽热的深厚情谊,留下了生命中历久弥新的珍贵记忆。而作为一名从业30多年的新闻工作者,这接近一生1/5工作时间的高原新闻工作经历,更是让我对新闻路上如何转作风、改文风,登高原、攀高峰,有了更深感悟。
一、“三版”见效,三年两获中国新闻作品最高奖
2007年7月,我作为人民日报社第五批援藏干部,对口支援西藏日报,任西藏日报社副总编辑。当时《西藏日报》刚刚在7月1日改为彩报,上了新的采编系统,换了许多熟悉电脑的年轻编辑上岗编版。年轻编辑素质较高,但版面经验较少,每个编辑值班都按照自己的想法编排版面,“一个编辑一个样”,很不规范。西藏日报社领导希望我借助人民日报办报经验,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方案。
经过观察了解,我发现当时的《西藏日报》主要存在三方面不足。首先,版面编排不规范。分析原因,主要是版上几乎没有栏目,这就像一所新房没有划分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自然会导致功能不清或不全,家具乱放,杂乱无章。其次,由于以往写作力量较弱,报纸上除了按区党委要求偶尔刊发社论和评论员文章,自主策划、撰写的评论很少。由于缺少评论这一旗帜和灵魂,党报的指导性、权威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第三,版上内容多为日常宣传报道,过于平淡,缺乏围绕国家大事要事和自治区中心工作而进行的重大策划、深入采访,日积有余、岁积不足,宣传报道缺少声势与特色。
在社党委支持下,我提出并推行了“栏目立版、言论带版、策划强版”的办报理念,就是用栏目规范编辑行为、用言论提升内容质量、用策划突出宣传重点。
在“栏目立版”方面,除了主要刊发中央和自治区领导活动等时政要闻的一版,其他每块版都要求分别设立与版性相符的头条、言论、图片、《绿地》(故事性较强的社会新闻)等栏目。各版确定不同栏目的内容与风格后,值班编辑按栏目要求分别组织稿件。栏目立版就像划分好了不同房间的功能,首先是规范了编辑的版面编排工作,不会出现“一个编辑一个样”。其次,“栏目立版”也对记者采写稿件有引导作用:记者明确了不同版面、不同栏目的风格与需求,写稿更有针对性。这样一来,各版版性与报纸的整体风格、稿件质量有了保证。
在“言论带版”方面,尽管这并不是社党委给我提出改进报纸宣传报道的任务,但经过对西藏区情的了解和对《西藏日报》以往宣传报道的总结分析,我感觉狠抓《西藏日报》评论写作,有多重意义。第一,有了评论这一党报的旗帜和灵魂,《西藏日报》作为西藏第一大报的党报权威地位和无可替代的作用才能更加凸显,才能紧跟和适应互联网时代信息冗余、党报必须从“新闻纸”向“观点纸”转变的大趋势。第二,西藏人口当时不到300万人,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落后,除了拉萨、林芝等城市地区,总体来看新闻信息资源少。报纸没有吸引人的好新闻,质量就很难提高。而好新闻可遇不可求,很难保证每天每块版上都有一条新闻让人眼前一亮。但如果编辑记者下大气力主攻评论写作,能够做到观点新颖、视角独特、文笔优美,就有可能让每天每块版上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给人启发、值得回味的评论,“言论带版”可以弥补新闻资源匮乏的不足。第三,根据从事新闻实践多年的感受,我认为记者不能只是记录者,同时也应该成为思考者,这样新闻素养与业务水平才能提高更快。尤其全媒体时代,不论是新闻还是评论,除了要讲好故事,更要有思想深度、专业角度,洞悉事物本质,才能真正打动人、说服人,给人深刻印象。多写评论,可以促进编辑记者关注时事、研究问题,营造浓厚业务氛围,对编采队伍尤其是年轻人的加快成长,大有好处。
“言论带版”的具体操作,首先,是在当时最受读者欢迎、一般不会冲版的《西藏日报》第5版“动态西藏”版上,我提议创办了评论栏目《雪域热评》。这是借鉴自己曾担任主编的《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时代热评》的名称,而且比《时代热评》更具特色:“雪域”与“热评”形成奇妙反差,既明确了这是雪域高原第一大报《西藏日报》的评论专栏,又表明专栏的追求是紧跟时事热点的新闻时评。其次,为保证稿源,我提议从我(排名第一的副总编辑)开始,所有采编岗位人员,每月必须完成一篇评论写作任务,尤其要保证《雪域热评》每天一篇的稿源。
一开始不少人感到为难,甚至有社领导也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善意提醒我说:《西藏日报》不比《人民日报》,没有那么多会写评论的人才。但我有在《人民日报》写时事评论的经验,深信只要有几个评论写手、甚至极端情况下一两个人也可能把这个栏目撑下来。出乎包括我在内所有人预料,经过一段时间实战锻炼与岗位培训,西藏日报涌现出一批写评论的高手,特别是年轻人进步更快。《雪域热评》很快成为品牌栏目,自治区一些重大宣传报道活动,都会提出对《雪域热评》的发稿要求。《西藏日报》评论的整体水平也稳步提升。2009年,西藏日报首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报纸评论二等奖。2011年,由我撰写的评论获第21届中国新闻奖报纸评论一等奖。更重要的是,有了评论写作的基础,报纸内容的思想性、深度也有了明显提升。
在“策划强版”方面,我到西藏的第二年即200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按照社党委要求,牵头策划了“雪域边线行”大型系列采访报道活动,先后带领四个采访组中的两个,历时数月,对西藏沿边33个县市区进行深入采访,陆续刊发稿件50多篇。这一系列报道获得了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西藏日报历史上是第一次,从独立策划、刊播角度,也是西藏新闻界的第一次。之后又陆续策划了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重走解放军进藏路”、喜迎党的十八大的“幸福高原合家欢”等大型采访,形成了高原党报宣传报道独有的声势与特色。
“雪域边线行”采访组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合影
二、“四力”砺能,一线采访走遍西藏74个县市区
在藏近7年,尽管对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重要意义,当时还没有以后那样越来越系统、全面的认识,但回顾在藏近7年的新闻实践,自己越来越深刻地领悟到,正因为在雪域高原的多次一线采访、贴近基层,细心观察、深入思考,才能持续产生好的新闻报道,才有登高原、攀高峰能力的不断砥砺与提升。
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是展示雪域高原迅猛发展、沧桑巨变的重要契机。按社党委要求,我牵头进行相关宣传策划。之前这类主题报道、成就宣传,一般是分领域分地区推出系列综述稿件,或选地点选人物讲述系列故事等,也有较好效果,但往往因未能串点成线、形成系列,甚至有时名为系列却虎头蛇尾,难给受众留下深刻、鲜明印象,也不易展现出西藏地域广袤、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突出特点。
为做好这一重大主题宣传,我与西藏日报的同志们一起,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精心谋划、几易其名,推出了“雪域边线行”大型系列采访:以西藏沿边境以及与其他省区接壤的33个县区为行走路线,串起西藏30年来巨大变化的点点滴滴,反映西藏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
为什么要选择沿边各县区进行采访?“雪域边线行”中的沿边33个县区,是西藏最边缘的地方,可谓西藏中的“西藏”。内地来藏的人,很少抵达这里,媒体人对这些地方也极少光顾。但时至2008年,这些地区利用党的好政策和沿边之利,发展速度超乎想象。对这些原先报道较少的“新闻冷点”进行采访报道,通过原先的“边缘地带”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勃勃生机,更有说服力,更有助于全方位、多视角,生动全面深入地反映雪域高原改革开放30年所发生的巨大变迁、取得的喜人成就。
这一策划经社党委批准后,我带领第一组,相继深入采访林芝、昌都、那曲的7个边线县区。之后又带领另一组采访队伍,采访日喀则的仲巴、萨嘎等全部9个边境县,对萨嘎甲谐传承、吉隆边贸今昔、夏尔巴人新生活、亚东古城新貌等众多方面题材进行采访。同时,协调其他两组记者深入基层,挖掘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写出每篇稿件的特色。
虽然是采写重大题材、反映严肃主题,但文章写法上,鼓励记者用游记写法、行者笔调、散文韵味,讲说人物故事、叙述事物变化、描绘风貌变迁,做到寓理于情,融新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稿件成形后,汲取以往一些系列报道常常虎头蛇尾的教训,我对所有稿件逐一修改把关,确保篇篇质量过硬、水准如一。
《西藏日报》以往重点系列报道,多数放在一版再转到其他版面。虽然版次上显得比较重要,但一方面,一版容量有限,很难大大方方处理图表、照片、相关链接等内容;另一方面,中央和自治区常有重要活动报道,难以确保系列报道的连续性。为此,我建议在符合版性、彩色印刷、受当日新闻冲击较少的第五版“动态西藏”版,连续刊登这组报道。我们专门请美编绘制了采访路线图,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顺时针绕西藏一周的采访路线和当天所报道县区的地理方位,方便阅读。同时,每篇主题文章都在同版名牌言论栏目《雪域热评》中配有言论,通过对主体文章细节含义的挖掘阐释,升华主题、点明主旨,提升宣传效果。对限于篇幅或上下文关系没有交代清楚的背景如历史文化及风俗等,用“相关链接”加以补充。同时,配发相关图片,使整版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引人入胜。
报道见报不久,就引发广泛关注。自治区时任领导到报社视察工作,首先就提到正在刊发的“雪域边线行”系列报道,并给予高度赞扬。上级机关相关阅评专文给予好评,认为“栏目取材新颖,所配评论也有深度,是纪念改革开放30 周年报道中很有看点的专栏”。2009年,这组系列报道获得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颁奖大会上,我代表西藏日报作了大会发言。
为采写这组报道,我与第一采访组的同志们,踏上尽管已有很大改善、但仍被视为畏途的“探边之路”。在林芝,我们经过有名的通麦天险,深入一路多发飞石、泥石流灾害的察隅县,采访了僜人村、缅民村等一般西藏同志都很少实地考察的地点。就在这条路上,报社派出的另一辆车,因路况复杂,撞上山崖,幸亏司机处理果断,才没有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
路途艰险没有吓倒我们,采访组一行随后翻越当地人称“九十九道弯,阎王见了腿发酸”的怒江山,到达昌都。又翻越藏东有名的东达山、觉巴大山等,到达茶马古道上有名的芒康县。芒康地处深山峡谷区,许多地方汽车都行驶在悬崖峭壁上,路边就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谷。当地人半开玩笑说,如果车从这一侧掉下去,会摔到江的另一边。
历经牵头策划和带队采写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的“重走解放军进藏路”、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幸福高原合家欢”等深入基层采访活动,进藏不到5年时间,我已采访了西藏全部74个县市区,在援藏干部乃至在藏干部中,当时都比较罕见。我也从一名援藏干部,变成了真正的“高原报人”。
三、十年回眸,“第二故乡”带来更多激情、更深感悟
从2014年离开西藏,至今已整整十年。但夏季晚上值班看版时,常常恍惚间似又听到了拉萨夜雨声;北京天晴时节行走户外,总感觉高原炽热的阳光又照在了身上。有一位热爱西藏的老领导曾说过,到过西藏的人都会有“高原反应”:一提起西藏就有反应。“第二故乡”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对雪域高原的特殊情感,更与从事多年的新闻工作产生了“化合反应”。西藏近七年的火热新闻实践,让我进一步感受到新闻事业在稳定和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对新闻这一被同行前辈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职业”,有了更多激情。同时,在形势复杂与条件艰苦地区的新闻从业经历,也让我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党报新闻工作,有了更深感悟。
关于守正与创新。守正创新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遵循。守正是基础,包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也包括传承媒体优良传统和成熟经验,可确保稳居新闻“高原”。但如果要从“高原”攀向“高峰”,还必须在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等方面下功夫。“栏目立版”,就是延续办报传统与遵循办报规律,在运用新技术时,确保办报质量。“策划强版”中系列报道的形式,实际上也是传承了以往重大主题报道的经验,但之所以效果不同,就在于每次策划都体现了守正基础上的创新。继“雪域边线行”之后,为迎接党的十八大,按照社党委要求,我牵头组织策划了“幸福高原合家欢”系列报道。原先准备收集十年前一些西藏群众的全家合影,再拍摄今日全家福,对比中看变化,变化中讲故事。然而由于习俗习惯原因,无法收集到足够的十年前全家福,于是我们决定,从全区所有74个县市区中,选取100个左右具有不同地域或民族特色、有代表性的家庭,如工布人家、墨脱背夫人家、门巴人家等,采访中为每家拍一张全家福,通过讲述不同家庭及其成员故事,反映十年来高原人们在工作、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变化,折射出西藏跨越式发展成就——报道结束后,我们还每户精选一张全家福,洗印后寄给采访对象留作纪念。这一“自选动作”别具一格,不但次年获得中国新闻奖,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前,西藏日报又从7地市各选取一户十年前的采访对象,“全家福”前后对比,推出《西藏7户人家!跨越十年的记录》全媒体产品,再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关于文风与文责。文风如何改?并不全在于篇幅长短、语句繁简,关键是文章能否真正担起传播有效信息或有用观点之责。改文风应从“明文责”开始,文责明则文风清。“言论带版”,就是在西藏新闻相对匮乏条件下,让言论承担起提供有用观点以吸引读者、服务读者的“带版之责”。每个话题都从现实工作生活中来,围绕大局、吃透精神,再针对人们的关注热点、模糊认识,或抒真情实感,或说真知灼见。虽然关注事情有大有小、写作风格有雅有谑,但篇篇都是有感而发、言之有物,不是简单照抄讲话、重复文件,而是真正希望打动人、说服人。比如《美景也须有“故事”》《“冬游西藏”怎样“热”起来》《领导干部禁烟令:清新的不只是空气》等,都成为版面吸睛亮点。拉萨“3·14”事件后,境内外舆论短兵相接,《西藏日报》评论更承担起舆论斗争、争取人心、稳定社会之责。在此期间,《西藏日报》连续推出几十篇同类评论,主题都是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但由于都是缘事而发、因时而论,并无雷同之感。一方面,素材新,针对最新分裂言行驳斥揭露,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体现评论专业性,充分挖掘运用西藏历史文化包括藏传佛教文化,对违反西藏文化和宗教仪轨的言行分析批判,有说服力。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视察西藏日报时,专门对评论文章进行点评,认为“针对性强,驳斥有力,娓娓道来,写得很好”。
关于一域与全局。从中国第一大报到地方党报,最大感觉是有从全局步入一域的落差。然而,近七年高原新闻实践后,自己却因这一落差,对一域与全局的关系,认识更加深刻和透彻了。以往在人民日报做报道,对新闻前辈倡导的“天安门上想问题,田间地头找感觉”,感觉较易做到,因为多是带着重大主题到基层采访,不易跑题。而真正身处一域,才必须准确把握全局与一域关系,时时提醒要有全局意识、长远视野。比如地方党报的评论写作,与全国性党报相比就有很大区别。一是选题面较窄。全国性大报,对任何地方发生的热点新闻,都可以作为由头进行评论,包括国际时事与热点。但地方党报的题材与素材会受到一定限制,否则让人感觉“不务正业”。二是评论尺度难把握。评论必须有问题意识,不能回避矛盾。全国性媒体地位相对超脱,而地方党报谈问题很易与当地某一具体部门乃至具体的人和事挂钩,空间逼仄。但地方党报写评论也有优势。一是易出特色。全国性媒体面上内容比较多,话题要兼顾各方,偏于“大锅菜”。地方党报也要做好中央大政方针宣传,但途径应是报道好中央决策部署在地方的贯彻落实情况,更易做出“小厨房”的独特品味。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据此写出的评论易出特色。比如发展稳定在全国是大局,在西藏就具体表现为反分裂斗争问题,还必须熟悉西藏历史文化,虽然写作难度很大,但写好了就是特色。二是较接地气。内容有贴近性。说身边人、道身边事,当地受众读来亲切,自然更受关注,收到较好的引导和说服效果。做好宣传报道必须强化全局意识,雪域高原的新闻实践,让我对此有了更深体会:始终要着眼全局谋一域,善从一域观全局。最好的方法是:谋全局见高度,为一域定位;谋一域出特色,为全局添彩。
关于“走路”与走心。“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这一点在雪域高原体会尤其深刻。高原路遥途险,行走不易。因此会看到有些稿件是把报道过的事例用来用去,或因为是从地方或部门要来的文字材料,事例看上去都差不多,比如讲村民致富,甚至把人名与村名换了,都好像看不出报道失实,这样的报道不可能感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克服畏惧心理坚持多“走路”。与内地有所不同,正因行走不易,所以在西藏到一处地方,往往不会马上离开。这样就会发现,每处都有不同的风景、不一样的故事,报道灵感与写作亮点自会呈现。比如“幸福高原合家欢”到康马县南尼乡采访,发现这里发生过八大藏戏之一《朗萨雯蚌》的故事,讲述朗萨姑娘被头人逼婚、迫害致死的悲惨遭遇。恰好接受采访的乡党委书记和一位村致富带头人都是女性,了解到全乡有不少“半边天”在新西藏都成了各领域的能人,于是一篇新旧故事对比的《今日朗萨姑娘》很快见报,被多家央媒转载,也成为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代表作之一。一次到堆龙德庆一户农家采访一位青年藏戏演员,因采访时间略长,引发了他正在忙于活计的哥哥的不满。原来尽管这位青年人参加藏戏团给家里带来了收入,到内地演出走南闯北还长了不少见识,开明的母亲也表示支持,但老实巴交的哥哥一直认为这不是正经营生,心生抵触。这反映新旧农民观念差异的生动一幕,恰好见证了迅猛发展和日益开放的雪域高原的变迁。深入采访后写就的《农家院里的“风波”》,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令人印象深刻。
全国多数地方的交通条件都好于雪域高原,因此如果能走深走实,路走得多了,对采访对象了解深了,就能产生共情与同理心,报道更易走心,不但能讲好故事,还能引发思考,真正让新闻报道起到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具足踏遍高原的功夫,才能练出攀登高峰的本领。(作者系人民日报社第五、六批援藏干部,在藏期间先后任西藏日报社副总编辑、总编辑)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4年第11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