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天镇乡村“变形记”:沉睡土地“动起来” 传统农业“活起来”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天镇乡村“变形记”:沉睡土地“动起来” 传统农业“活起来”
2024年12月24日 17:25 环球网

中新网大同12月24日电 题:山西天镇乡村“变形记”:沉睡土地“动起来” 传统农业“活起来”

作者 吴琼 宁宪

冬日时节,走进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马家皂乡龙池堡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路两边,一座座农家瓦房错落有致;田野上,一栋栋排列有序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正在兴建的“1500万穗”糯玉米加工项目基地里,机器轰鸣,施工人员你来我往……一幅幅和美乡村图景呈现眼前。

然而,几年前的龙池堡村,却是一片产业荒芜景象,村里还是泥巴路,村民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面对这样的困境,龙池堡村村委会主任王元军深知,想让村子富起来,还是要发展产业。

走进山西大同天镇县龙池堡村,一幅幅和美乡村图景呈现眼前。(资料图)晋宁 摄

龙池堡村位于马家皂乡南部,距乡政府9公里,紧临109国道。由于水、土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村子发展缓慢,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土地撂荒严重,产业发展滞后。

2020年,马家皂乡在全乡范围内招贤纳士,龙池堡村村民王元军脱颖而出,被乡里选中列为致富带头人。之后,他奔赴河北、河南等地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制造、加工、种植企业,当年就为村民解决就业岗位20多个。2021年,王元军当选龙池堡村新一届村委会主任。

“过去,村里一半土地为盐碱滩、旱坡地,水浇地只有3000多亩,生产条件落后,村民收入不高。”王元军告诉记者。面对村内“无资金、无项目、无技术、无人才、发展慢”的面貌,他决心破解难题,让沉睡的土地“动起来”,让传统农业“活起来”。

如何改善生产条件?王元军介绍,当地从“改土治水”作为突破口,引进相关企业,争取土地整改项目,开发荒沟荒坡1200亩,并对3500亩旱坡地进行改良。目前,全村机井达到23眼,7350亩耕地全部实现水浇。昔日的盐碱滩、旱坡地,成为高标准农田。

同时,在抓好传统产业种植的基础上,龙池堡村打好“特色牌”,引进农业发展项目5个,包括设施蔬菜大棚、麒麟西瓜种植等。“自从村里种上蔬菜大棚,今年,我在茼蒿种植基地打工一个多月,就挣了5000多元。”龙池堡村村民陈桂梅说。

此外,为改变村民居住条件,龙池堡村学习“千万工程”经验,“软”“硬”结合,标本兼治。比如:发挥村民环境整治主体作用,建立“以村为体、以户为基,村委干部联片、党员联户”长效机制;整治影响村庄环境的违章建筑和残垣断壁;开展硬化、亮化、美化建设;修复古庙,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翻新戏台,建凉亭、文化广场等,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

在众人的努力下,2020年,龙池堡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零的突破,收入5万元。2024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目前已达120多万元。

“看着村里越来越美,我们也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前行得更有信心。”王元军说,下一步,当地将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深化产业发展,建设和美乡村,带领村民走出更多甜蜜幸福路。(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