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1月4日—6日,上海展览中心热闹非凡,为期三天的2025湖北优质农产品进上海展示展销活动在这里举行。194家湖北农企为长三角市民带来一场“舌尖上的湖北”盛宴。
“这场推介会让我们发现更多湖北好味!”叮咚买菜副总裁张奕感叹。来自荆楚大地的绿色、优质农产品集体亮相,让上海市民感受到了湖北农产品的独特魅力,更见证了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院士助力,科技赋能
走进上海展览中心,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农业王国。展区划分为市州和区域公用品牌等20个区域,每个展区都展示了湖北各地的特色农产品。江汉大米、潜江龙虾、鄂州武昌鱼、秭归脐橙、仙桃黄鳝、恩施玉露……琳琅满目的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活动现场,记者发现,许多农产品都贴上了“绿色、有机、富硒”等标签。这背后,是湖北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通过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湖北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得以快速提高。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介绍:“湖北以占全国不到2%的国土面积生产了全国4.2%的粮食、9%的油料、12%的茶叶、15%的淡水产品。其中有效期内‘两品一标’农产品3238个。”
优质丰富,只是湖北农产品成功“圈粉”的原因之一。在湖北,春夏秋冬,四季产鲜橙、季季可捕龙虾。从生产到研发,湖北始终走在前列。湖北武汉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莲藕种质资源库,全国80%以上的莲藕新品种来自湖北;湖北是最早攻克黄鳝人工繁育技术难关的省份;营养平衡、符合人体健康需求的双低菜籽油和油菜薹,也是从湖北走向了全国。
这种领跑行业变革的本领从何而来?在展区中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现场为大家揭晓了科技密码:“湖北高校云集,科技发达,湖北农业品牌典型特征就是有‘科技范’。湖北的涉农院士有15位之多,由院士们领衔的科技行动为湖北的农产品质量保驾护航;科技的赋能不仅让湖北的农产品品牌在全国众多的品牌中脱颖而出,更让湖北品牌在竞争中筑牢‘护城河’。”
链条延伸,产业强农
黄鳝,昔日只能做成一道菜。在仙桃黄鳝展区,黄鳝全身都是宝。除了做成菜,剩下的肉末、骨头还被做成了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黄鳝豆豉、鳝酱、黄鳝胶原蛋白肽。仙桃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肖刚强告诉记者:“黄鳝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其血主要成分包括多肽、氨基酸、多糖等,黄鳝骨和血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多种功效,自省委农办出台‘鳝七条’文件后,仙桃抓住契机加快推动黄鳝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支持同星、允泰坊、硒莱福等一批重点加工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完善生产工艺,研发鳝鱼米粉、鳝鱼片、鳝鱼豆豉酱、鳝鱼预制菜、黄鳝胶原蛋白肽等系列产品。”
这种全产业链发展的模式在湖北并不是个例。水产、畜牧、稻米、林果、蔬菜……每个产业都在湖北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以秭归脐橙为例,种植面积达40万亩。近年来,当地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方式,延伸脐橙产业链,对脐橙进行深度加工全覆盖、全利用,没有商品价值的脐橙通过深加工成饮料、脐橙酒、脐橙中药材、脐橙饼等,加速了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在鄂州,有“楚天第一菜”之称的武昌鱼通过全产业链模式正加速“游”进千亿级产值的产业圈。鄂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方勇利介绍,通过与高校联动,鄂州围绕武昌鱼开展研发,推动品种技术研发、产业升级,打造高效供应链,“活鱼到家”项目拓市场。
目前,全市建设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4家、特色优势种苗中心(企业)7家,工厂化育苗车间6000余立方米,年繁育苗种能力60亿尾以上,水产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全市有武昌鱼加工企业及个体经营户500余家,加工武昌鱼熟制品、腌制品、熏制品3大系列20余种食品,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从业人数5万余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从种苗繁育到种养生产,从初加工到深加工,从田间到餐桌,在广袤的荆楚大地上,湖北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创新等措施,推动农业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农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农民增收渠道拓得更宽。
品牌重塑,品质先行
从1月4日到6日,3天里,上海展览中心人头攒动,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消费者和经销商慕名前来品尝、购买、洽谈合作,场面火爆。
“本次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推动越来越多的湖北美味进军上海市场,进一步丰富上海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上海市副市长陈杰说。
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光集给出了一组数据:“集团内部各大批发市场交易数据显示,很多来自于湖北的优质农产品深受上海市民的喜爱。今年湖北农产品交易增长势头迅猛:各类农产品交易量达到近5.7万吨,比去年增长2.3万吨,增幅高达68.8%;其中蔬菜达到45238吨,水果5657吨,肉类5403吨,其他627吨。猪肉增长势头最猛,超过一倍以上。”
这些来自荆楚大地的土货、山货是如何征服挑剔味蕾的呢?从江汉大米到鄂州武昌鱼,从潜江小龙虾到楚天好茶,湖北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完善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目前已有11个品牌纳入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走出了一条靠品质造就品牌,由品牌提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确保品质是擦亮品牌的第一步。在活动现场,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份农产品的包装上都有一个二维码身份标签。拿起手机扫一扫,该农产品的产地、投入品使用情况以及生产加工情况全部一目了然,窥一斑而知全豹。为了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湖北坚持以品质为核心,从品种选育、种植技术到加工包装,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从而培育了一大批如恩施玉露、潜江龙虾、仙桃黄鳝、洪湖莲藕等知名品牌。
好酒也怕巷子深,酒香还要勤吆喝。为了进一步擦亮湖北农业的“金字招牌”,湖北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湖北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走出去行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一方面,通过举办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参加农博会等形式,让国内外消费者直观了解和品尝湖北农产品;另一方面,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拓宽销售网络,让湖北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此次在上海举行的湖北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即是其中一次成功实践。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湖北省副省长彭勇表示,当前,湖北正扎实推进绿色兴农、质量强农和品牌强农战略,先后推出了8个省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制定出台了8个品牌高质量发展意见,全省上下进一步强化了“靠品质赢得市场竞争、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奋力建设农业强省!(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