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讲述履职故事 争当为民发声为民服务表率

北京市人大代表讲述履职故事 争当为民发声为民服务表率
2025年01月15日 09:06 环球网

来源:北京日报

昨晚,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一场“履职新时代”集中采访活动中,史欣悦、王红梅、刘春、赵云英代表(左二至左五)立足本职工作介绍履职情况。本报记者程功摄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们要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争当为民发声、为民服务的表率。”昨晚,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组织“履职新时代”集中采访,邀请市人大代表讲述履职故事,分享履职感受。

史欣悦代表:

发现真问题提出高质量建议

作为一名工作在法治一线的律师,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史欣悦平日就与法院、检察院有着密切的工作关系。在履职过程中他进一步体会到,本市各级法院、检察院非常支持人大工作,主动联系人大代表,接受民主监督,共同探讨工作中的堵点和难点。

“作为一名从事国际投融资业务的律师,我非常关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领域的问题。去年,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十大典型案例,我参与了案例发布,并和法官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史欣悦说,去年,他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加快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的地方立法进程的建议,后续还在相关调研会上提出专业立法意见。

在一档关注青年成长的综艺节目上,史欣悦为更多人所熟知。当选市人大代表后,他也持续关注青年成长和就业问题,围绕劳动执法中发现的歧视性招聘、用工行为等问题,他整理形成建议并提交人代会。此外,围绕居民用电、城市交通拥堵等民生问题,他也提出了意见建议。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这些建议,与我及时沟通、反馈,建议中涉及的问题都有了妥善的解决和说明。”史欣悦说,在履职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积极履职,对于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司法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我会在未来的履职中,多发现真问题、多提出高质量的建议,为首都建设和市民生活做更多扎实有效的工作。”

王红梅代表:

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北京北投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红梅当选市人大代表两年多来,以人大财经代表小组成员身份,多次参与文化保护、宣传活动等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她说,履职历练让她更加了解相关部门的工作,也更加清楚人大代表肩负的职责与使命。

“事前绩效评估是本市预算绩效管理在工作探索总结中的创新性成果,为全国首创。专家组和人大代表通过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删减不必要的支出项目,并对预算合理性、经济性进行评估,从而压减不合理的支出额度。人大代表可以对每个项目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对专家组的评估能力进行打分评价。”王红梅言简意赅地解释了人大代表参与事前绩效评估的意义。

王红梅介绍,2024年,市财政局共邀请人大代表514人次参与了313个财政项目事前绩效评估评价,代表人次、项目数量、资金规模分别增长23%、58%、85%,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今年市财政局进一步推动事前绩效评估、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和预算管理深度融合,加强重点领域成本管控,坚持“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王红梅来自通州区代表团。她还谈到,自己作为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参与者,亲眼见证了副中心从奠基建设、生机勃发到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去年人代会上,王红梅提出《关于增加环球影城至台湖镇环影宿游示范片区公交专线的建议》,在多个部门的支持推动下,建议落到了实处,增加的公交路线既方便了游客出行,也助力片区内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

刘春代表:

珍惜代表身份践行责任担当

“要当好人大代表,就要积极参与决策,特别是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动建言献策,不做‘哑巴代表’‘举手代表’。”今年已是市人大代表、北京京门商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春履职的第八年,在他看来,当选人大代表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新时代的人大代表要聚焦新使命、新任务,坚定制度自信,深入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形成生动实践。

在专访中,刘春分享了自己的履职经历。“在去年的北京市两会前,我有幸代表门头沟区40万人民,在一次座谈会上介绍了门头沟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阶段性成果,表达了大家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他说,汇报中提到的一项重要建议,相关工作在会前就得到了推进,“我对此深感欣慰,也感受到了作为代表的责任和价值。”

刘春在履职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人大代表不仅要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勤勉工作,更要充分发挥代表示范作用,以自身行动带动身边群众,积极参与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之中。在接下来的履职之路上,他将始终珍惜这份荣誉,以强烈的责任担当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和地区发展贡献力量。

赵云英代表:

“长”在社区与居民“双向奔赴”

市人大代表赵云英来自基层,作为昌平区城南街道拓然家苑社区书记,她分享了社区工作者和居民“双向奔赴”的故事。

“2023年,我们拓然家苑社区收到接诉即办诉求234个,到2024年下降到了94个。从这个数字大家可以看出来,确实少了不少。其实我们只用了一个笨方法,那就是‘长’在社区。”赵云英说,拓然家苑社区共有居民1295户、3645人,“我们就是通过不停地入户,和居民面对面沟通,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化解了非常多的矛盾。”

拓然家苑社区也是城市更新的受益者。赵云英说,去年,拓然家苑社区通过自己的议事协商平台,妥善解决了其中一栋居民楼电梯维修的难题。“这部电梯20岁了,确实已经‘生病’了,老化配件的更换大约需要2万余元。说实话,这些钱无法动用公共维修基金,我们就是通过‘大家的事儿,大家商量着办’,动员本单元的居民以众筹方式修好了电梯,整个过程零投诉。”在赵云英看来,只要大家都能做到“社区是我们的家,我们大家都爱她”,很多矛盾都能化解。

赵云英还谈到社区对“小小孩”“老老人”的牵挂。“去年3月,我们成立了昌平区首家社区托育点,解决双职工的带娃难题。下半年开始,我们跟社区里的老人一起种大葱、种韭菜,还和他们一起用自己亲手种的菜包饺子。”

赵云英说,自己在社区工作中感受到了“双向奔赴”的情感,“非常欢迎在座的各位记者,抽空到我们昌平区城南街道拓然家苑社区,感受好邻居们的热情。”本报记者 刘苏雅 张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