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2024年04月20日 00:11 智慧生活报

  原题再现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中,季羡林投入池塘的几粒种子,经过几年的蕴蓄,可以长成一塘风景。开国领袖毛泽东也将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把人民比作土地,号召“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更从种子中领悟人生:“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高一的你,尚处于人生的“种子”阶段,我们又该如何培育、播种自己“生命的种子”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700字。

试题分析

  材料中对于培育、播种有明确限定。季羡林一例强调“蕴蓄”,即种子变成“一塘风景”需要长时间的蛰伏与积累,毛泽东一例运用比喻论证阐明了土地的基础性作用,种子生长要紧紧抓住土地,青年成长也要脚踏实地,努力锤炼,使身体、精神和情感都健康。

  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把“身体、精神、情感”作为抓手,结合高中生活体验,进行写作,也可以从“蕴蓄”入手,分层次地谈论青春锤炼的方式。

下水作文 1

深埋青春良种静待遍地生机

  相比于芳草萋萋,鲜花怒放或硕果累累的植物表象,其背后的种子总是不太起眼。季羡林先生在《清塘荷韵》中说,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抛在水中,扎在泥里,最终却收获了荷花生姿,荷叶田田的一池韵味。青春如种子,微小不靓丽,但有养分滋润,只要种子优良,终有破土的一刻,青年是种子,在蛰伏中积蓄能量,开枝散叶,焕发生机。

  静心蛰伏,是为了见天日。

  若身无光彩,也不必羡慕他者的华丽,暗室慎独,终将会有自身的华美,况且就如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迎春花随东风绽放,喜气盈盈,梅花在寒风中挺立,霜雪傲骨,都开得恰到好处,各有风采,花期未到,还请先蛰伏,大器晚成,看“我花开尽百花杀”,同理,种子或品类不同,或时机未到,虽埋在土里,也需要耐心等待。从“昔日龌龊”变为“放荡思无邪”,孟郊写得容易,可其间的艰苦与孤寂,身处其中的人自然会懂,埋在泥土里靠着嫩芽顶破硬壳的种子,像极了青年低头默默努力的模样。

  踏实务本,是为了汲取养分。

  从种子到植物的成长过程,不能仅依靠种子自身的努力,泥土中的养分也在时刻助力着种子破土而出。通过“掩埋”,种子才可以是真正意义上的“良种”。领袖毛泽东将人民比作土地,因为其中蕴含着革命的力量,共产党人于是有了革命的依托,他们深植于群众土壤,脚踏实地,才有红色战旗美如画,蛰伏在暗处,借土生发,锐意拼搏,才有广袤大地春常在。青春之华光,是不断汲取养料,内化生成,日拱一卒,以量变换来的质变,青春之华光,就是在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中磨砺、奋斗出来的。

  种子不会满足于只是种子。若当下的“躺平”不再是戏谑,当“摆烂”已成常态,青春的种子渐渐萎缩腐烂,在意识到这颗种子已经没有了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可能,一切为时已晚。

  奋斗在当下。莫怕他人冷眼,声声质疑,要享受孤独,提升自我,熬过慢慢长夜,将冷板凳坐穿,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莫怕能力不足,前路茫茫,要踔厉奋发,稳扎稳打,以知识为养料,凝结成自身的智慧与精神。作为高中学生,应畅游学海,积极锻炼,稳扎稳打,在实践中体验青春的质感,感受生命的曼妙,凝结成勇往直前的卓绝精神。

  种子不会满足于只是种子,它要的是遍地生机。

  王洋: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国际高级注册汉语教师,教育学硕士。太原市迎泽区第八届中小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主题系列演讲比赛优秀指导教师。“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展示暨研学旅行活动”全国总评选高中组优秀指导教师。

下水作文 2

做一粒好种子承参天之重任

  做人如同做种子,袁隆平用一生教会我们如何做一粒好种子;从种子到荷花,季羡林见证了生命力量的蕴蓄;党为种子,人民为地,毛泽东指明了生命之种生长的肥沃土壤。青年更应该做一粒种子,积蓄力量,未来长成参天大树。

  传承先辈伟业,种下心怀祖国、情系天下的种子。

  一粒种子总是会被湮没在黑暗的泥土里,想要生长,就必须立下破土而出的志气。正如袁隆平院士所说:“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培育健康的种子,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先辈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应该成为怎样的种子。陈乔年烈士,甘当种子,用自己的浴血奋战换取如今的太平盛世;张福清老人,化剑为犁,插入三尺黄土,造福一方;核潜艇科学家黄旭华,为国埋名,甘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发中的螺丝钉,几经外力,仍不动如山……心怀祖国、情系天下是他们的人生信条,也是种子精神的内核。

  磨炼坚韧意志,做养精蓄锐、勤勉努力的种子。

  种子在未萌发时养精蓄锐,沉睡于泥土中。而在发芽时,又能以强劲的生命力冲破土层,茁壮成长。我们应当做一颗坚韧不拔、勤勉努力的种子。在里约奥运会之前,中国女排接连失利,关键队员伤病频发,但女排姑娘们从未丢掉女排精神,在低谷中积蓄力量,不仅力克东道主、上届冠军巴西队,还拿下荷兰,战胜塞尔维亚,夺得了那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正如我们的学习生活,要想成长,只有不断地汲取知识,在学习中汲取智慧,在学习中洗涤未来。

  投身报国实践,在为人民服务的广阔天地中生根发芽。

  开国领袖毛泽东曾言“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种子”应扎根于泥土,向上生长,最终造福世间。黄文秀回到大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扎根于基层,像一粒种子带动人民茎叶向上攀爬,带动全民致富。张桂梅如同一粒种子播于偏僻山区,以自身知识的养分,为山区的孩子们提供营养,撑起了我国教育之地。樊锦诗以“种子”身份走向荒漠,用自己所蕴含的文物保护能力,重新孕育出敦煌文化,增强了中华文化自信。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唯有像一粒种子扎根于人民之中,以“为生民立命”的决心,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助推人民幸福,造福百姓。

  作为新时代青年,此刻正是我们争做好种子的时期,我们都应严格要求自己,以传承前人之志为己任,以为人民奉献自己为目标,磨炼意志、积蓄力量,报之祖国大地以一粒好种子,担起华夏复兴之时代重任!

  罗添添: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高中语文教师,文学硕士。第四届山西省“悦读 明理 笃行”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