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医疗上市12年募18亿扣非亏6.9亿 再推股权激励低业绩考核

九安医疗上市12年募18亿扣非亏6.9亿 再推股权激励低业绩考核
2021年11月29日 09:58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明鸿泽

股价九连板,二级市场上风头出尽的九安医疗(002432.SZ)与其基本面严重背离。

九安医疗股价大涨,源于一份公告及在互动易平台上自爆。公司称,其美国子公司 iHealth Labs Inc.的产品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以下简称“试剂盒”)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使用授权(下称“EUA”)。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试剂盒市场需求、市场份额等都具有不确定性。股价大涨,并不意味着九安医疗能借此翻盘。

事实上,2010年上市以来,九安医疗的盈利能力整体较弱。近12年来(含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累计数约为亏损6.89亿元。

上市以来,九安医疗完成了三次股权融资,累计募资18.41亿元,公司并未借助资本市场融资提升盈利能力。此外,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总资产25.21亿元,剔除募资部分,资产规模并未明显扩大。

备受质疑的是,继去年股权激励被质疑利益输送外,今年,公司又在筹划股权激励。其低价授予股票,明显偏低的业绩考核目标,再次被质疑为利益输送。

股价九连板与惨淡基本面

口罩、手套、疫苗、核算检测产品等,但凡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新产品问世,常常遭资金追捧,股价大涨。

九安医疗就因此股价坐上“火箭”,不断上窜。

今年11月1日,九安医疗股价最低为5.94元/股,到11月5日,股价收报6元/股。11月8日,股价突然以涨停开盘,但涨停随即被打开,全天高位小幅波动,尾盘有所下探,最终收报6.39元/股,涨幅为5.50%。9日,股价下跌1.41%,10日上涨1.43%,11日,早盘平开横盘,午后突然走高,收盘时涨幅为5.63%,12日微涨0.74%。

异常出现在15日,早盘小幅高开,横盘震荡,下午2时33分,突然遭巨量资金杀入,瞬间涨停。16日,股价小幅高开,秒涨停,虽然有过短时博弈,但很快被封住涨停,直至下午收盘。17日,股价表行为一字板涨停,18日,涨停价开盘,很快被砸开,经过几番博弈后,早盘10时24分封死涨停。这一天,成交量7.02亿元,创去年7月15日以来的新高。

紧接着的是19日至25日的5个交易日,股价均表现为强势涨停。到11月25日,股价达到16.06元/股。

至此,本月内,股价收了9连板,月内最大涨幅为170.37%。

真正让股价飙升的是一份公告及公司在互动易平台上的“自爆”。11月8日,公司披露,试剂盒获美国应急使用授权。产品优势在于“可由个人自行采集前鼻腔拭子样本进行操作,15分钟快速出结果,无需处方,即可通过美国的电商、药店、商超等渠道进行购买”,预计未来可能为公司带来相关销售收入。

11月11日至15日,九安医疗在互动易平台上的“自爆”。针对此前公告,公司回应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家用自测试剂盒在美国现货热销”、“月产能一亿人份”、“2022年初增产至每月2亿人份”、“新冠抗原家用自测OTC试剂盒价格为6.99美元(1人份)”等。

根据九安医疗回复,有投资者计算出,九安医疗在美国月销售额可达7亿美元甚至14亿美元,一年下来,销售金额可能达百亿美元。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取得历史性突破也只有20亿元。两相对比,经营业绩增长速度堪称吓人。而这一业绩与仅30亿元左右市值显然不匹配。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九安医疗的股价从15日开始连续涨停,直到11月25日,连收9个涨停。

接下来,九安医疗收监管关注函、澄清、提示风险等。11月25日晚间,公司发布股票异动公告时称,相关试剂盒在海外销售收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尚无法预测该产品给营业收入和业绩带来的影响。

公司还就此前互动易回复进行澄清,表示产能并不能等同于实际产量及销量。公司提醒投资者不要因概念混淆,出现错误推断。

11月25日晚,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称,全球范围内,九安医疗的试剂盒究竟有多大竞争力,随着疫苗以及药物的推广,试剂盒未来的市场需求有多大等等,都是一个未知数,九安医疗能否借试剂盒翻盘,还很难说。

实际上,九安医疗的经营业绩整体上不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同比下降50.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0.50亿元,同比下降86.19%,而扣非净利润则为亏损0.25亿元。

Wind数据显示,2010年上市以来,九安医疗实现的净利润累计数也只有1.22亿元,扣非净利润则为亏损6.89亿元。

由此可见,九安医疗的经营基本面颇为惨淡。

两推股权激励均遭质疑

不确定性的试剂盒遭爆炒,引发股价九涨停,这期间,监管质疑其有从中获利嫌疑。

股价大幅上涨与九安医疗的利益勾连,源自其实施的股权激励。

2020年,九安医疗实现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1286人,包括副总经理王湧、丛明、财务总监孙喆、董秘邬彤等,行权价格为11.53 元/份。行权条件是达到业绩考核目标,具体为,以2019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0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70%、20%、40%。

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06亿元,以此计算,2020年至2022年,其目标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12亿元、8.47亿元、9.88亿元。

去年三季度,在推进股权激励时(激励对象明单调整时间为去年10月15日),公司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6.07亿元,超过目标数。

因此,市场质疑,九安医疗的股权激励,业绩考核没有挑战性,存在利益输送嫌疑。

蹊跷的是,今年10月25日,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开始行权,第一个行权期符合行权条件的激励对象187人,可行权的期权数量为304.7万份。原本6元多的股价历经连续涨停,股价超过16元。

这意味着,187名激励对象可从中获利约0.14亿元。如果股价没有本轮大幅上涨,则是浮亏。

因此,股价大幅上涨与行权“完美撞车”,交易所也因此质疑九安医疗,是否存在涉嫌通过拉抬股价便利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自主行权以获利情形。

不仅仅是2020年的股权激励计划,目前正在推进的股权激励计划,也被质疑存在利益输送情形。

根据2021年激励计划草案,公司拟向激励对象授予738.5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6.49元/股,激励对象总人数为354人,其中,仍然包括副总经理王湧、丛明、财务总监孙喆、董秘邬彤等四人。行权条件仍然为业绩考核目标,以2019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1年至2024年的增长了分别不低于20%、40%、70%、80%。据此计算,2021年至202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8.47亿元、9.88亿元、12亿元 、12.71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九安医疗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相比2019年前三季度增加 54.30%,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已完成2021年业绩考核指标的 93.27%,全年业绩达标基本上已成定局。

显然,这一业绩考核要求不具有挑战性,难以达到激励效果。

业绩考核指标的设定还存在诡异。根据业绩考核目标,2024年的营业收入较2023年仅增长5.9%,远低于前三个考核年度的营业收入增速。

为何2024年的营业收入增速大幅下滑?九安医疗作出这样的判断有何依据?

显然,这样的业绩考核目标太低。

对此,交易所也下发了关注函,要求九安医疗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公司层面以2021年作为首个考核期的确定依据和合理性,2021年公司层面业绩指标的设置是否能达到激励效果,2024年增长率指标较前一考核期的提升显著低于前三个考核期的原因及合理性。此外,交易所还要求公司说明本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是否存在向相关人员变相输送利益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以来,通过IPO及定增,九安医疗已累计完成融资18.41亿元。而截至今年9月底,公司总资产25.21亿元。

对比发现,上市12年来,九安医疗不仅主营业务亏损,扣除募资后,资产规模也没有明显扩大,公司整体上似乎没有什么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