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地香江中标33亿项目股价两连板 转型加速IDC服务营收占比达85%

城地香江中标33亿项目股价两连板 转型加速IDC服务营收占比达85%
2024年06月28日 10:59 长江商报张学荣1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城地香江(603887.SH)持续推进数据中心运营服务业务。

6月26日晚间,城地香江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香江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下称“香江系统”)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中国移动长三角数据中心算力基础设施建维服务项目。

其中,香江系统承担60%合同工作量,预计中标金额为33.04亿元。这一金额超过城地香江2023年全年的营业收入。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去地产化的尾期,IDC服务业务已然成为城地香江的支柱产业,2023年,这一业务实现营收20.14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高达84.95%。

城地香江正加快数据中心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城地香江自持数据中心项目IT总容量近200兆瓦,已经成为华东地区领先的第三方IDC服务商。

中标金额超2023年营收

城地香江继续夯实IDC服务业务。

6月26日晚间,城地香江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香江系统与上海启斯云计算有限公司及深圳中兴通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中国移动长三角数据中心算力基础设施建维服务项目。

根据公告,该项目预计总采购172.5MW,香江系统承担60%合同工作量,预计中标金额为33.04亿元,合作期限为10年。其中8年为确定期限,剩余2年是否续签存在不确定性。中兴通讯作为联合体牵头人,所承担的合同工作量比例为30%;上海启斯所承担的合同工作量为10%。

2023年,城地香江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粗略计算,该中标金额占公司去年营收的比例高达139.41%。

对于此次中标合同,资本市场反应较大。在中标公告发出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一字涨停。实际上,在6月26日公告发布当天下午,公司股价已经第一次涨停,截至6月27日收盘,公司股价两连板后收报5.64元/股。

不过,城地香江在公告中表示,上述中标事项尚处于公示阶段,具体中标金额、实施期限及后续是否取得中标通知书或与招标人签订正式合同尚存在不确定性。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城地香江以23.33亿元对价,购买沙正勇、谢晓东等15名交易对手方持有的香江科技100%股份,由此,城地香江正式切入IDC业务领域。

此后,城地香江开启了去地产化过程。同花顺数据显示,公司的房屋建筑业从2019年的14.46亿元降低至2023年的3.48亿元,营收占比也从49.44%降低至14.7%。与此同时,IDC服务业务营收不断上升,已然成为公司的支柱产业。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这IDC服务业务实现营收20.1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84.95%。

自持IT总容量近200兆瓦

资料显示,城地股份(城地香江前身)成立于1997年4月,主营业务为桩基、基坑围护及岩土领域相关设计等地基与基础工程服务,涉及房地产、市政工程、公用设施、工业厂房等。

2016年上市前后三年,城地香江的经营业绩呈增长态势。上市前一年即2015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5.5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56亿元。到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72亿元,营收涨幅远超净利。

2019年收购香江科技后,城地香江业绩大增。当年,公司营业收入大增132.01%至29.2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9.12%至3.31亿元。由于主营业务加入了IDC服务,当年公司更名为城地香江。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继续增加至39.33亿元、3.93亿元。

然而,2021年,由于香江科技业绩不达标,以及公司的房地产业务受影响,公司计提了商誉减值和坏账及减值准备,导致归母净利润巨亏6.05亿元。2022年至2023年,公司盈利能力仍旧孱弱,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3亿元、-6.21亿元。

对于2023年业绩表现,城地香江表示,一方面信用减值增加及房地产相关业务规模急剧收缩收入下降所引起,另一方面IDC投资运营业务尚处在集中投资阶段,因此公司盈利能力短期内承压较大。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自并购转型以来,城地香江数据中心建设步伐确实较快,于2019年及2021年,分别开启了太仓数据中心和上海临港数据中心的投资建设。截至目前,城地香江自持数据中心项目IT总容量近200兆瓦,已经成为华东地区领先的第三方IDC服务商。

此次中标中国移动数据中心项目大单,对城地香江而言,无疑将助公司进一步夯实IDC业务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