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绿色动能 瞄未来赛道——安徽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一线扫描

增绿色动能 瞄未来赛道——安徽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一线扫描
2024年05月21日 16:58 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5月21日电 题:增绿色动能 瞄未来赛道——安徽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一线扫描

  新华社记者水金辰

  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辆辆机器人小车搭载着原材料硅片在车间内穿梭。作为一家生产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的光伏新能源企业,自去年2月建成投产以来,35条生产线每天可下线电池片约700万片。

  滁州是安徽较早布局光伏产业的地市。据介绍,目前当地已实现百亿产业项目、特色产业集群、上市企业县域全覆盖。在滁州凤阳县,当地正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全力建设千亿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去年6月,凤阳正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试投产。“我们是光伏电池和组件制造领域的企业。凤阳当地聚集了光伏组件制造所需的玻璃、边框等辅材生产企业,未来企业间将能更好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公司副总经理李龙庭说。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安徽省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之一。安徽该产业营收规模2023年达6121.9亿元,实现两年翻番。

  “科技支撑和产业链式发展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罗宏说,目前安徽已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3家、省级平台364家,同时还围绕新能源、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和碳中和5大细分产业集群,设计产业链、完善产业链图谱,推动产业链在安徽乃至更大范围协同发展。

  “光伏电池组件更新迭代快,企业只有强化技术储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在安徽宣城市,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华说,他们在异质结叠钙钛矿这一前沿技术路线上已开展小规模试验,预计明年叠层电池中试线将投入使用。

  记者注意到,像华晟新能源等一批企业正不断抢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未来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滁州市全椒县,“头顶”气罐的氢能公交已经行驶1年多。作为氢能公交“核心动力系统”及其关联零部件制造企业,安徽元隽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俊春表示,该公司开发的30KW和66KW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在交通领域节能减碳潜力已经显现。

  质子交换膜是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以前长期依赖进口。“通过自主研发,2022年我们形成了国产质子交换膜批量生产能力。”张俊春说,目前生产的8微米、12微米质子交换膜较三年前已降本约70%,助力氢燃料电池成本整体下降。

  据了解,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已实现安徽16地市全覆盖。今年,安徽明确开展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并抢占氢能领域发展赛道,建设氢能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等,更好发挥园区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承载作用。(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