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河南高标准农田抗旱保丰收

科技助力河南高标准农田抗旱保丰收
2024年06月16日 15:03 新华社

  新华社郑州6月16日电 题:科技助力河南高标准农田抗旱保丰收

  新华社记者朱舜、马意翀

  夏日午后,走进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平整的农田集中连片,大型平移式喷灌机在已经出苗的玉米地里缓缓移动,长达数百米的钢架如同展开的喷灌“双翼”,大量喷头将细密的水花均匀地洒在田间。卷盘式喷灌机、指针式喷灌机等也齐上阵,依托多种智慧农业设施,高标准农田展现抗旱优势。

  “地里的喷灌机利用手机App即可操作,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水流量大小、行走速度、喷头高度和角度等,想让地里下小雨、下中雨、下大雨都行。”西平县人和乡种粮大户丁军华说,他目前流转约6800亩土地,前段时间播下的玉米都顺利出苗。

  近期西平县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最高气温突破40摄氏度。西平县提前安排部署,6月初组织各乡镇排查检修机井,保证机井都能出水。

  丁军华表示,这段时间地里浇水灌溉不受影响。“我们有自己的井,之前政府统一打的,非常深,50米,一直都有水,一扫卡就出水了,很方便。”

  田地里,小型气象站、土壤监测站等不间断地采集相关信息。在不远处的高标准农田服务中心,室内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天气、墒情等数据。工作人员只需敲击键盘,输入参数,即可操控农机设备进行抗旱浇地等工作。

  今年70岁的赵贵喜是宋集镇张湾村种粮大户。据他介绍,地里的大型平移式喷灌机一小时大约能浇20亩地,一天能浇地约500亩。“目前地里玉米第一遍水都浇完了,加上14日的降雨,我流转的地块旱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缓解。” 赵贵喜笑着说。

  为了应对旱情,西平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五六十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关注农户的实际困难,对农户进行灌溉指导。西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丁群生说,从5月底到现在,他已经来老王坡高标准农田七八趟。他表示,虽然干旱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但依托高标准农田内的完善配套设施和智能灌溉设备,影响总体可控。

  “玉米出苗今年慢一点,但后期通过加强管理,对产量的影响不会太大。”丁群生说。

  近年来,西平县累计投入12.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9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3%。目前西平县高标准农田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地下水补灌为辅,采用平移式、固定式、卷盘式等多种灌溉模式,有效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亩均节水率达30%。

  河南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585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6%。通过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更多“靠天田”变成“高产田”。(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