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河北正定: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

文化中国行|河北正定: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
2024年06月17日 17:35 新华社

  新华社石家庄6月17日电 题:河北正定:文化“活”起来,旅游“火”起来

  新华社记者闫起磊、巩志宏

  夏日傍晚,登上雄伟的正定古城南城门远眺,古街古楼映入眼帘,古塔古寺错落有致,宛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络绎不绝的游人在此邂逅历史、品读文化,感受穿越时空的千古之美。

  “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拥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现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馆藏文物7600多件,建筑学家梁思成曾三访正定,惊喜于其古建筑之丰富珍贵,称“实在赞叹景仰不能自已”。

  近年来,正定先后实施城门保护恢复、古寺群落修缮、阳和楼复建等一系列古城风貌恢复提升工程,将传承历史文脉同古城保护相结合,让古城记忆可见可触,让历史文化可感可知,不断拓展文旅融合空间。

  古朴的开元寺塔旁,玻璃罩下的考古发掘现场引人注目,游客可直击自唐朝以来的古井、古城墙、古街巷等七个历史时期叠加的文化地层遗迹,“零距离”触摸城市根脉。

  在古城中心区域,被称为正定九楼之首的阳和楼巍然矗立。金元时期,这里曾是元杂剧的创生和演艺中心之一,现在又成为“老曲新唱”的重要场所。每天华灯初上,这里灯火通明、乐声悠扬,惠民演出依次登场。

  文物与人相近,人与古建相亲,古老与现代融合,浸润出正定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旅游业态。

  隆兴寺的大悲阁内,屹立着我国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铜铸千手观音立像,其艺术之精湛、历史之厚重让人震撼。大悲阁外,《千手观音》舞蹈舞姿优美,展现独特东方神韵。

  阳和楼前的关帝庙,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正在创作剧目;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的“赵子龙”带队巡街,提醒游客安全出行……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演员扮演的正定历史名人“跨越时空”而来,为游客带来别样体验。

  除了实景演绎,数字技术“赋能”正为古城文旅融合带来新动力。

  驻足隆兴寺摩尼殿前,打开“自在正定”公众号,一幅实景导览图呈现在眼前,滑动手指便能听到详尽解说。“虽然首次来正定,但游玩起来一点障碍都没有,只要跟随提示,就能一处不落地领略古城文化。”一名外地游客说。

  “一部手机,游遍古城”。在正定,游客不仅能享受在线购票、语音导游等服务,还能跟随全景VR“云游”古城。近年来,正定推动旅游景区数字化建设,通过数字技术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为游客带来鲜活的感官体验和畅快的文化享受,让文旅资源焕发新生机。

  漫步古城,游人如织,秩序井然。

  景区建成多个直饮水免费供应点,游客可一解暑热;直饮水供应点及一些公厕休息厅内,多个充电口可解游客“燃眉之急”。

  近年来,正定持续改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推行政企单位卫生间、停车场、开水间免费对游客开放,全县4.48万个停车位免费停车,18处免费直饮水机、上千个便民座椅,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出行体验,营造出景城一体、共建共享的旅游环境。

  “正定深挖历史底蕴,创新旅游业态,聚焦古建古塔、红楼文化、三国名将等正定符号,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让文物活起来、文化兴起来、旅游火起来,千年古城正在绽放新光彩。”正定县副县长、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王素刚介绍说,今年一季度,正定古城接待游客1292.72万人次,同比增长200.23%;门票收入2143.16万元,同比增长107.63%。(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