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防汛抗旱|特写:抢通木石里

聚焦防汛抗旱|特写:抢通木石里
2024年06月23日 10:40 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6月23日电 题:抢通木石里

  新华社记者陈尚营、潘峰

  6月22日傍晚时分,看着抢通的公路,特别是旁边堰塞湖里的水慢慢见底,程海生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程海生的家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桂林镇宋村村木石里村民组。入梅以来的皖南暴雨,让木石里受灾严重,特别是老程家附近的一条县道,不到2公里的路段,有7处大大小小的塌方。最大一处塌方压垮了路基,泥土砂石堆积到道路下方,形成一个小型堰塞湖。

  老程的家就在这段塌方路段的不远处。

  6月21日下午,记者遇到老程时,他扛着一把锄头,正急着要去塌方的另一边看看自家庄稼的受损情况。“这条路得赶紧打通,这个水得赶紧放掉。我家房子就在下边,水积多了,一旦溃坝房子就保不住了。”他说。

  记者跟着老程翻越塌方路段。松软的黄土泥沙、山上滚落的石头、横在路上的大树,道路难行,老程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描述着6月20日晚上洪水来时的惊险一幕。“深更半夜,一楼进水了,我只能躲到楼上。”老程说,人没事就好,现在最揪心的就是路何时能打通。

  在快要到达最后一处塌方点时,能隐约听到机器的轰鸣声。老程快走几步,站到高处,“有挖机!”一路上眉头紧蹙的老程,看起来轻松了不少。

  一台推土机、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十几名抢险人员正在紧张施工。

  “不停工、三班倒,我们争取两天内打通这条路!”抢险队负责人余福荣说,他们来自中铁四局四公司,在歙县有一个在建大桥项目,“根据抢险救援的需求,我们项目停工,21日一大早就赶到这里抢通道路。”

  正在说话间,突然下起了大雨,虽然穿了雨衣,但不少工人的衣服还是被淋湿了。“你们先下去休整,再换一批人上来吧。”余福荣说,这次来了30多名工人参与抢险,带了十多台大型机械设备,他们从山外进来,一路上已经清理了好几处小的塌方点,“平时是施工队,遇灾害险情,我们原地变成抢险救援队,大家都很有经验了。”

  截至22日12时,歙县境内7条国省道和8条县乡道不同程度受损,道路塌方869处。当地按照“先通后畅”原则,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机械全力抢通中断道路。桂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全镇道路塌方40多处,涉及道路23条,已清理通畅道路22条,投入人力800余人次。

  在现场看着木石里最后一处塌方点清理完毕、道路抢通,余福荣也松了一口气。“预计是两天,现在提前了12个小时。”余福荣说,接下来会继续做好保畅的工作,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路通了,自家房屋也安全了,老程开始计划生产自救的事。他要对农田进行清淤、修整,尽可能减少损失。(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