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难民营走出的奥运选手

肯尼亚难民营走出的奥运选手
2024年06月26日 17:22 新华社

  新华社肯尼亚图尔卡纳6月25日电 题:肯尼亚难民营走出的奥运选手

  新华社记者王冠森

  薄雾未散,晨光熹微,汗水早已将训练服打湿,佩里娜·洛库雷·纳康在肯尼亚西部高原茶地结束晨练后拉伸着身体,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成长在难民营的她从未想过,自己即将站上奥运会的赛场。

  今年5月,国际奥委会公布了巴黎奥运会难民代表团名单,名列其中的纳康将参加田径女子800米项目,在盛夏逐梦巴黎。

  21岁的纳康来自南苏丹,在2010年战火侵袭家乡后与姨妈一起逃至肯尼亚,现居住在位于图尔卡纳郡的卡库马难民营。

  卡库马难民营是肯尼亚第二大难民营,地处肯尼亚、乌干达、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四国交界的荒漠地带,目前有超过28万人居住在这里及其周边安置点。

  远离家乡和父母,心中的苦闷无处诉说,体育成为抚慰纳康内心的良药。“我享受在空旷地带追逐、奔跑的感觉,像是风的追随者。”

  在朋友的鼓励下,纳康参加了在难民营内举办的田径比赛,在奔跑中迎来人生的转折点。世锦赛冠军、肯尼亚田径知名女运动员杰普科斯盖发现了纳康过人的天赋,后通过奖学金项目将其招至麾下,接受训练和教育。

  难民作为社会边缘群体,如何寻找适合难民个体的发展方向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第一次组建难民代表团,为受难民危机影响的潜在精英运动员提供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执教难民运动员并不容易,在紧抓训练的同时,我需要更多关注她们的个人成长。”杰普科斯盖说,难民运动员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承受着经济、心理、社会文化的多方面压力,“与其说是教练员,我更像是一位期盼着她们成长的母亲”。

  清晨5点起床穿戴装备、简单热身,进行2公里到5公里距离不等的训练跑,在完成白天的课业后,下午会进行第二次训练。这是纳康的生活日常。

  当问及运动员何时休息时,杰普科斯盖微微一笑,“孩子们没有休息的时间,训练天天如此”。

  “我希望通过体育走出阴霾,实现梦想。也想成为像珍妮丝(杰普科斯盖)一样的人,帮助难民、帮助我的同胞。”纳康说。(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