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中共四大纪念馆:再现红色记忆

文化中国行|中共四大纪念馆:再现红色记忆
2024年06月28日 16:33 新华社

  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公园的开放式绿地中,一座砖红色方正建筑庄严大气。

  这里是中共四大纪念馆。距此约700米,一处居民区内立着一座石碑: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遗址。20世纪30年代,中共四大会址所在的石库门房屋毁于日军侵华炮火。1987年,有关部门明确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为会议遗址。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中共四大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供图)

  历史的印记并未远去,红色记忆在史料挖掘和传承弘扬中被不断点亮。2006年,虹口区在多伦路215号建立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临);2012年9月,新建成的中共四大纪念馆正式开馆;建党百年之际,在保持原有展陈大纲不变的基础上,纪念馆将主展厅面积由430平方米扩展至1049平方米,增加沉浸互动体验,更充分地讲述中共四大历史——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

  走进纪念馆序厅,主题雕塑“工农联盟”首先映入眼帘。其背后是“历史丰碑”短片,两侧为“风起云涌”浮雕,带领参观者回到中共四大召开的历史氛围中。

  “从党的四大前夕至党的五大召开,短短两年多时间,党员人数从994人扩增至近5.8万人,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工会、农会等群众团体的数量与人员猛增。”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徐雪琛说,由此,纪念馆常设展主题为“力量之源”,呈现建设群众性政党的新篇章。

  继续参观,中共四大代表展区用两面展墙讲述20名出席大会的代表。其中,最年轻的代表阮章的照片是今年年初最新列入的。

  这是一场持续多年的“红色追寻”。据介绍,2003年,阮章作为中共四大代表的身份就得到确认,但照片一直未能找到,是中共四大代表中唯一缺少照片的。坚持不懈的寻找终于在近年取得重大突破,经联合天津、唐山、中山等党史部门协作攻关,并由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的人像比对检验技术综合研判,2022年,在收集发现的多种阮章信息资料和多张历史照片中,阮章后人提供的阮章南开中学毕业照得到确认。

  阮章后人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展陈前。新华社记者郭敬丹 摄

  看着展墙上大伯年轻时的照片,阮章侄子阮宝胜难掩激动。“照片底片由我奶奶保存了60多年,然后传给了我,现在终于能让更多人看到先辈的样子,感悟他们的奋斗。”

  重新唤醒的红色记忆还包括中共四大会址所在的石库门里弄名称:广吉里。近年来,纪念馆在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等有关部门指导帮助下,对会址所在的里弄名称开展考证研究,终于在2021年确认了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里弄名。

  纪念馆场景再现厅还原了当年广吉里的会议场景:一块写着英文的黑板,长条桌边围着一圈木凳。“出于安全考虑,当时的会场被布置成英文补习班,在这样的‘掩护’下,参会代表们对中国革命的前途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共四大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王力说。

  如今,这个场景成为“红色课堂”,来自上海多所中小学校的孩子们组成纪念馆“小红花”志愿者团队,通过情景剧等方式,讲解中共四大历史。以英文补习班为线索,中共四大纪念馆等单位还联合推出“讲好中国故事·四大TALK”国际传播短视频节目,用青少年和外国留学生的视角,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心中的上海,旨在让国内外观众感受新时代下中国的奋进发展、历史文脉和城市精神。

  融合周边环境,中共四大纪念馆推出红色文化元宇宙展区,观众可通过四川北路公园内指引牌扫码进入小程序,将镜头对着纪念馆国旗广场前“上海革命遗址旧址纪念设施元宇宙展区”,即可进入上海16个区的AR场景,全市共计612处革命遗址旧址图文信息便在漫步中“尽收眼底”。

  “我们还将用更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空间,让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润泽人心,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闪亮。”徐雪琛说。(记者郭敬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