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种下一棵“幸福草”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种下一棵“幸福草”
2024年10月24日 10:50 新华社

  新华社福州10月24日电 题: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种下一棵“幸福草”

  新华社记者庞梦霞

  金秋十月,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菌草林随微风摆动。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10月的日程表密密麻麻:5天跑遍半个新疆查看菌草防风固沙效果、赴俄罗斯调研、举办2期菌草国际培训班……

  他随身携带的出差日记和工作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翻开内页,所有内容都围绕着一个关键词——“菌草”。

  上世纪80年代,福建省食用菌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砍树种菌”的问题,“菌林矛盾”日益突出。林占熺当时在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工作,看到荒山秃岭只剩野草,感到十分心疼。“那时我就开始思考,是否能用草代替木头,不再靠砍树做菌棒。”林占熺说。

  如我不为,何人当为?如非今日,更待何时?林占熺说干就干。借款建实验室,扎进山里选育品种,经过两年多攻关,林占熺终于在简陋的条件下发明菌草技术——以草代木培养食用菌。

  这项技术引起美国一位农场主关注,开出高薪邀请林占熺赴美工作,并提出买断他的菌草技术。林占熺说:“出国只能富我一家,将技术无偿教给国内的农民,却可以让千千万万老百姓脱贫。菌草扶贫是我身为党员坚定选择的路。”

  野草变山珍。在林占熺的指导下,菌草技术帮助福建一些山区贫困户以较低的投入获得不错的收益。1997年4月,菌草技术被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林占熺带着6箱菌草草种奔赴宁夏固原。

  宁夏昼夜温差大,林占熺和工作队员经常住在菇棚里,夜里多次起来检查菇房的温度变化,手把手教农民如何种菇。成功出菇后,彭阳县古城镇第一批27个示范户每户增收超2000元,最高甚至增收过万元。当地流传起一句顺口溜:“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

  菌草技术服务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同时,也走出国门开始援外之旅,首站是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当时巴新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原始部落阶段,技术推广困难重重。”林占熺结合当地实际,对菌草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让这项技术更易懂易学。不久后,巴新民众惊奇地发现,漫山遍野的野草“变出”解决温饱的食物,他们欣喜地将菌草称作“中国草”。甚至有人给孩子取名“菌草”,以感谢中国的援助。

  如今,“中国草”已在106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菌草援外技术培训班举办超350期,培训人数超过1.5万人。

  今年81岁的林占熺,依旧奋斗在一线。“菌草不但是扶贫减贫的好帮手,其生命力强、根系发达,还能防风固沙、保护生态。”近几年,林占熺带领团队走遍了我国西部地区,不断探索菌草生态治理新路径。习惯“出差赶最早一班飞机走,最晚一班飞机回来”的他,笑称自己“每个节日都过成劳动节”。

  林占熺说:“我愿成为一棵菌草,为贫困地区的父老乡亲带去幸福,站在沙漠中抵御风沙。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