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良渚论坛”架起文明交流互鉴之桥

第二届“良渚论坛”架起文明交流互鉴之桥
2024年11月27日 22:57 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11月27日电 题:第二届“良渚论坛”架起文明交流互鉴之桥

  新华社记者冯源、朱涵、段菁菁

  一双慧眼,目光深邃穿透时空;两道涟漪,相互交叉而互不干扰。在第二届“良渚论坛”上,源自良渚玉器“神人兽面纹”的论坛官方标志首度亮相,寓意着“文明之眼、融汇共生”。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11月25日至27日,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考古学家、作家、音乐家等30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第二届“良渚论坛”,围绕“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题开展研讨,共商文明交流互鉴。

      交流:相知无远近

  “我的祖父存书颇多,其中就包含中国的《四书》和《孙子兵法》,这些书对我影响很大。”提到自己和中国文化的因缘,在中外作家对话平行论坛上,墨西哥作家罗赫略·格德亚说,“我们面临着共同的挑战,拥有同样的梦想,而文学作品的交流能够加强彼此联系。”

  “文学的核心价值是展现人类心灵的高度,它拒绝人在俗世里沉溺,拒绝心灵被遮蔽。”在本届“良渚论坛”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麦家在主旨演讲中阐述了文学的价值,引起了许多外国作家的共鸣。

  “我非常赞同全球文明倡议的共识,我们要通过互鉴、对话来加强文明的包容。”在中外音乐家对话分论坛上,瑞士音乐学家泽维尔·布维耶说。

  “音乐的历史要远远早于文字的历史,音乐是一种超语言的文化形态。”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表示,在良渚文明的故地,邀请全球音乐家进行对话,就是希望使音乐这一超语言文化形态从历史走向未来,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神指引。

      互鉴:如切如磋

  在中外考古学家对话分论坛上,希腊考古学家苏尔塔纳·玛丽亚·瓦拉莫蒂分享了在希腊北部发现公元前1500年的粟遗存的报告。

  粟作农业源于中国,那么粟是如何传播到希腊的?在会场上,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安婷与这位希腊学者进行了一番认真的讨论。她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关注粟从东向西的传播,之前也看过希腊同行的学术文章,自然不会错过现场交流的机会。

  “考古发现证明,世界各地的文明有着多种多样的产生和发展的道路,回望古代,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刘斌说,中外考古学家济济一堂,开展文明起源的学术交流,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是通过交融互动而不断发展的。

  法国作家爱德华多·贝尔蒂回忆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是2004年,当时去了北京和上海,那是一次神奇之旅,中国就像一幅让人着迷的画。我有三部作品都与中国相关。”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管平潮说:“文明互鉴能让作家的作品更厚实。”

      合作:行远自迩

  “之前的国家图书馆每年只迎接1.8万名访客,而新馆在开馆的第一年就接待了超过230万访客。”在论坛上,提到中国援建的萨尔瓦多国家图书馆,萨尔瓦多文化部长劳尔·卡斯蒂略表示,这一宏伟的工程象征着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价值追求。

  《中国江南的考古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明探求》《从动物、植物、矿物中探寻古代中国》……在中外考古学家对话分论坛上,中日学者与浙江大学出版社共同签约,将合作出版中日联合考古系列研究成果。

  中日两国学者在浙江的合作始于1994年,在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东京大学教授米田穰也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特约研究员。“我们希望通过和中国同行的紧密合作,探索更多的问题,获得更多的成果。”米田穰说。

  “现在的考古学呈现出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态势,各国考古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国际合作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王宁远说,“我们将制定长期的研究计划和目标,扎实工作,向公众展现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