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头条·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弄潮搏浪正当时——探寻县域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新华全媒头条·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弄潮搏浪正当时——探寻县域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2024年12月29日 20:43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弄潮搏浪正当时——探寻县域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周圆、胡林果

  在辽阔的中国经济版图中,县域是发展的基本单元。

  资源要素各不相同、产业发展各具特色,近年来,面对压力挑战,中国的很多县城用信心扎稳发展之“锚”,以禀赋坚定前行之“舵”,靠创新扬起御风之“帆”。

  一座座小城飞跃上升的发展故事,折射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厚植产业优势

  从一块煤发家,一座小城实现了从贫困县到“西部煤都”的蝶变。

  走进位于陕蒙交界的神木市大柳塔镇,一座座庞大的现代化煤矿,彻底颠覆人们对煤炭行业“风险大”“污染强”“科技含金量不高”的刻板印象。

  穿西服上班、用鼠标“割”煤、矿工化身“程序员”“工程师”……在神木,采煤已从传统印象里的“黑大粗”变为“高精尖”。

  曾几何时,神木也曾陷入单纯“挖煤”“卖煤”的模式,经济命脉被煤价的涨跌左右。难以建立起完备的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缺少韧性和进阶空间。

  为了牢牢抓住发展主动权,神木围绕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创新平台打造,大力发展以煤为基础的高端能源化工产业项目。同时着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文旅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抓住一个个“新风口”培育梯度接续产业。

  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蓄势。2023年,神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成为全国十强县中唯一的西部县市。

  壮大特色产业,不能只凭资源“靠天赏饭”,更要瞄准市场需求,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

  从“土特产”到“致富粮”,一粒青稞如何实现“七十二变”?

  走进西藏江孜县的一家酒业公司生产车间,发酵罐、清酒罐等18个罐体矗立在厂房里,全自动生产线井然有序,一件件青稞啤酒被迅速贴标、打包、装箱。

  “在传统青稞酒制作基础上,我们研发出多款青稞白酒、啤酒和饮品。2021年至2023年共销售120多万件,累计营业额7100多万元。”公司董事长扎西热杰说。

  青稞蛋白代餐棒、青稞烘焙预拌粉、青稞奶茶、青稞爆米花……从传统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实现产学研三方合作,江孜目前研发生产的青稞系列产品已达40余种。

  除了食品加工,江孜还探索将麸皮、秸秆等加工成饲料、有机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全面提升产业经济、民生和生态效益。

  放眼全国,一座座小城因地制宜,致力打好特色牌,形成优势产业。

  曾经是躺在贫困县名单中的“落后生”,如今是频频登上热搜的网红县城。山东曹县瞄准“汉服经济”,挖掘细分赛道里的大市场,从“流量爆红”迈向“产业长红”;

  从一道“光”延伸,青海德令哈市由荒凉小城变身“光热之都”,光、热、电的循环转换,让这座西北小城在世界新能源舞台上大放异彩;

  汇聚4家上市快递物流企业总部和30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上海华新镇变“边缘”成“圆心”,化劣势为优势,成长为拥有千亿级物流产业的“快递第一镇”……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接着乡村,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深挖资源禀赋,瞄准发展赛道。越来越多县域小城逆势崛起,特质鲜明地站在人们面前。

      保持发展定力

  “传统产业步入‘夕阳’了吗?”

  面对不少地方遭遇的发展困惑,福建晋江用“咬住实体不放松”的定力证明: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

  专注于一双鞋、一张纸、一把伞……实体经济是晋江产业的根基。多年来,面对外部市场变化的考验,面对脱实向虚的“热钱”“快钱”等诱惑,晋江企业家们始终心无旁骛,践行着“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的理想追求。

  “这些年,我们有很多机会拓展利润增长模式,比如体育地产、金融投资,但安踏管理层恪守‘单聚焦’战略,从未改变。”安踏集团副总裁李玲说,无论规模再大,企业始终将生产好一件衣服、一双鞋作为主业。

  坚持,绝不等于守旧。

  安踏、特步、361°等企业敏锐捕捉消费升级动向,从面料、设计、工艺、流程管理等方面持续创新,让“舒适”“科技”“时尚”成为国货运动服饰的新标签;盼盼食品集团通过5G和物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化“未来工厂”,生产协同效率和订单交付及时率大幅提升……

  凭借对实业的坚守,晋江已构建起一条条“搬不走”的产业链。目前,晋江已有纺织、鞋服两个超千亿元,食品、建材、医疗健康、智能装备4个超300亿元产业集群,各领域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保持定力,就要坐得住“冷板凳”,啃得了“硬骨头”。

  芯片设计制造、心脏支架和各类药品、人形机器人……从咸菜小镇到“科学之城”,“张江创造、辐射全国、走向全球”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0到1”的突破谈何容易。

  “种咸菜”每年都有收成,“种企业”的收获周期却要拉长到五年、十年,甚至更久。多数技术领域投入大、周期长,短期内难以实现重大突破。在上海张江,多年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坚持用耐心资本浇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科技成果陆续落地、开花、结果。

  “搞硬核科技创新,如果没有坐‘冷板凳’的定力,就不会有‘热产业’的竞争力。”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侯劲说。

  安徽省面积最小的县城界首,在多个领域跻身循环经济“国家队”,靠的就是坚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咬紧牙关不换篇,一任接着一任干;

  被誉为“湘中黑马”的宁乡,多年来坚持“强工业”目标不动摇,有的重大产业项目持续跟踪近10年,最终实现由“乡”到“城”、由“农”到“工”的转变……

  锚定战略目标久久为功,更多县域在“慢就是快”中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赛迪顾问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千亿县”总数达到59个,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到7.6%。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一个个县域发展的传奇故事,靠的就是咬定青山、久久为功的坚定,以及夯基垒台、接续推进的韧劲。

      紧握创新之钥

  蔚蓝海岸之畔,科技园摩天高楼耸立,后海中心区五彩霓虹闪烁,蜚声中外的科技公司随处可见。

  这里是深圳南山区——中国上市公司密度最高的地方。

  就在不久前,坐落于南山的深圳市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上演了一幕大型商业传奇。其孵化的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销售超千万份,掀起海内外“西游热”。

  从传统农业镇,成长为初具意象的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南山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创新百强区榜首,2023年,南山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7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3家。

  有改革开放的基因,有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一路走来,“创新”始终是南山最为闪耀的标签。

  家电企业康佳、创维,互联网企业腾讯,手机厂商科健、传音,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中兴……每一波时代浪潮中,南山都涌现出代表性的创新企业。敢闯敢干、勇于创新,让南山人踩上了节拍、找到了位置、抢到了机遇。

  如今,南山被誉为“梦想和奇迹最容易诞生的地方”,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将逼近万亿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放眼全国,传统产业占比较大、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发展后劲愈发不足,成为一些县市共同面临的难题,如何逆势突围、破局成棋?

  800亿元、900亿元、1000亿元,巩义市近5年先后跨过3个台阶,成为河南省首个“千亿县”。一路向上的经济总量曲线,背后是持续向创新要动力。

  在巩义,万达铝业公司说“没有新的高端的产品,万达早被市场淘汰了”,泛锐熠辉公司称“公司最忙的地方不在车间,而在实验室”,天祥新材料公司认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是靠技术研发拿到的”……

  创新蔚然成风,靠企业努力,更离不开政府有为。在巩义,行业发展研讨会上,企业家坐“主位”,领导干部坐周边;一家创业公司的博士团队,初到巩义遇上住房难题,被安排到与市领导同住一栋公寓楼……

  目前,巩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覆盖率为71.46%,研发投入强度已达2.8%,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从2020年的35家增加到去年的67家。

  将创新“置顶”,广袤县域地区正在加快布局科创版图,迭代创新体系。

  四川广汉推动建设“西部传感谷”,从传感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传感元器件生产等方面布局未来,规划到2027年,传感器相关产值突破100亿元;

  浙江乐清坚持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将电气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开拓国外市场,不断进行深度研发、科技创新;

  江西贵溪通过持续开展科技攻关,电子级氧化铜粉、高速型镀层电极丝等新研发产品,打破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国产化……

  县域向“新”攀登,正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今年前11个月,随着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8%,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兴,国家强。

  数千小城如同一条条奔腾的江河,万流入海,汇聚起中国经济波澜壮阔的力量。(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